《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

197马力,五连发卡弯一把过,这台SUV把驾驶变成了一种情绪解药。

凌晨两点的微信提示音,未读邮件的红色角标,会议室里循环播放的PPT——当代职场人的“班味”,早已渗进呼吸的节奏里。而最近在《去班味吧》第二期里,唐九洲、李晋晔和吴楠开着瑞虎8 PLUS乘风版冲进山野的画面,让我突然意识到:也许真正的解压,不是逃离生活,而是换一种方式掌控它。方向盘,就是最直接的情绪开关。

我开着这台车跑过盘山公路,也载着朋友穿过碎石溪滩。它不只是一台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情绪调节舱。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为什么说瑞虎8 PLUS乘风版,是“去班味”的理想载体?

动力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是弯道上的呼吸节奏

很多人看车,第一眼盯的是“1.6TGDI鲲鹏动力”这种术语。但真正上路后,你才会懂,动力的“灵性”比绝对数值更重要。

197马力听起来不算炸裂,可当你在海拔攀升的山路上连续攻弯,这台发动机的持续输出能力就显现出来了。7DCT变速箱的换挡速度极快,几乎感觉不到顿挫——不是那种“顿一下再冲”的突兀感,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节奏。尤其是在五连发卡弯这种场景下,动力衔接的顺滑度,直接决定了你是“手忙脚乱救车”,还是“行云流水过弯”。

我特意试了运动模式,油门响应明显更激进,转向阻尼也变重了,手握方向盘的那一刻,真的有种“车随心动”的掌控感。这不是夸张,而是机械系统对驾驶意图的精准翻译。就像节目里吴楠说的:“打开运动模式,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背后,是奇瑞在动力调校上的深厚积累。瑞虎家族环塔拉力赛五连冠的履历,不是营销话术,而是实打实的底盘与动力协同验证。从赛场到民用,工程师没把“运动感”阉割掉,反而通过电子系统的精细标定,让普通用户也能体验到“教科书级走线”的快感。

《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有驾

操控稳不稳,底盘说了算

很多人以为过弯稳,全靠轮胎抓地力。其实,底盘结构才是幕后功臣。

瑞虎8 PLUS乘风版用的是火星架构底盘,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全独立悬架。这套组合听起来“常规”,但调校才是关键。我在连续弯道测试时,明显感觉到车身侧倾被控制在“恰到好处”的范围——不会僵硬到颠簸,也不会软到晃荡。这种“稳态侧倾角”,让乘客不会被甩来甩去,驾驶员也能清晰感知车辆动态。

更让我惊喜的是非铺装路面的表现。节目里三人组临时起意玩水,车子轻松驶下碎石滩。19°接近角和20°离去角,意味着它能应对更多复杂路况。加上360度倒车影像的辅助,哪怕新手也能从容进出狭窄小路。车身刚性足够强,过坑洼时没有松散感,底盘传递上来的是一种“整”的质感。

说白了,这车的底盘不是一味追求舒适或运动,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城市通勤不累,偶尔撒野也不怂。

停车之后,才是治愈的开始

很多人以为自驾的乐趣全在驾驶,但我觉得,停车后的体验,才是决定旅程品质的关键。

《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有驾

瑞虎8 PLUS乘风版的超大全景天窗,绝对是“氛围感神器”。试想一下,傍晚溪边,天窗一开,晚霞像油画一样铺满头顶,配上SONY殿堂级音响流淌出的音乐,触手可及的是78.6%全车软包面积带来的柔软触感——这哪是车?分明是移动的治愈舱。

节目里吴楠说她最爱天窗,我完全理解。女生对空间感和氛围的敏感度,往往比男生更细腻。而唐九洲和李晋晔则对空调赞不绝口——多区独立空调+急速制冷,夏天上车三秒就凉下来,连冰镇饮料的口感都能保持。这细节,只有真正用过的人才懂。

还有那块15.6寸2.5K高清屏,不只是大,关键是清晰顺滑。导航、音乐、视频,操作起来像用平板一样流畅。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车内空气净化)多维度打造沉浸式体验,这不是堆配置,而是对“品质出行”的系统性思考。

设计语言:颜值也是情绪价值的一部分

我们常说“买车看眼缘”,其实背后是设计语言在影响情绪。瑞虎8 PLUS乘风版的**“虎啸”前脸+犀利灯组**,第一眼就有种“不好惹”的气场。而追猎式贯穿尾灯,夜晚点亮时辨识度极高,像一道划破夜色的光。

新增的浅云灰车漆,比传统黑白银多了份高级感,不张扬却耐看。内饰的时尚木纹饰板+环抱式座舱,营造出温馨又不失格调的氛围。这些设计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让车主每次靠近车时,心情都能微微上扬。

横向对比:它和“同级选手”比,赢在哪?

《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有驾

我们拿它和两款热门中型SUV简单对比:比亚迪宋PLUS DM-i 和 长安CS75 PLUS。

动力响应:宋PLUS DM-i胜在省油,但纯电模式下高速再加速略显吃力;CS75 PLUS 1.5T版本动力够用,但197马力的瑞虎8 PLUS在高海拔地区更从容。

操控质感:CS75 PLUS偏舒适,过弯侧倾稍大;宋PLUS DM-i为节能调校,驾驶乐趣较弱。而瑞虎8 PLUS的底盘支撑和转向反馈,明显更运动。

座舱体验:三者都有大屏和全景天窗,但SONY音响+2.5K分辨率+高软包覆盖率的组合,瑞虎8 PLUS在“质感营造”上更胜一筹。

当然,宋PLUS DM-i在油耗上有绝对优势,CS75 PLUS性价比突出。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驾驶乐趣+座舱品质”的平衡,瑞虎8 PLUS乘风版确实提供了不一样的选择。

用户真实反馈:它真的能“去班味”吗?

我在车友群做了个小调研。一位杭州的程序员老铁说:“上周带家人去莫干山,堵车时烦躁,但一上高速,打开运动模式,听着SONY音响放摇滚,突然觉得班味儿被甩在身后了。”

另一位女车主分享:“天窗打开那一刻,孩子尖叫‘妈妈,星星掉进车里了!’——那一瞬间,所有的加班都值了。”

《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有驾

这些反馈让我相信,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情绪容器。瑞虎8 PLUS乘风版通过动力、操控、座舱的协同设计,确实在帮用户重构与生活的距离。

未来展望:驾驶的“情绪价值”会越来越重要

行业在卷智能化、电动化,但我觉得,驾驶本身的乐趣不该被遗忘。L2级辅助驾驶可以减轻疲劳,但不能替代“亲手掌控”的满足感。未来的车,不该是冷冰冰的机器人,而应是懂你情绪的伙伴。

瑞虎8 PLUS乘风版的做法很有启发性:不盲目堆料,而是围绕“人”的感受做系统优化。这种思路,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竞争焦点。

问答时间

Q:这车适合女生开吗?

A:完全适合。方向盘轻重适中,360影像+自动泊车很友好,浅云灰配色也特别显气质。

Q:油耗怎么样?

《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有驾

A:暂无官方WLTP数据,但根据1.6TGDI发动机的调校风格,预计市区8-9L,高速6-7L,属于同级合理水平。

Q:空间够大吗?

A:轴距2710mm,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后备箱放三个行李箱+露营装备绰绰有余。

开着瑞虎8 PLUS乘风版,我常想:所谓的自由,未必是去多远的地方,而是你能否随时按下暂停键,把方向盘一转,驶向自己想要的节奏。

它不承诺彻底逃离“班味”,但它给了我们一个短暂抽离、重新充电的机会。而这,或许就是现代人最需要的治愈。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一辆车的“解压能力”,应该排在哪些配置前面?评论区聊聊吧。

《去班味》是场自由疗愈,方向盘成解压利器-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