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

看到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发布会,三辆新车S07、S09、L06发布,起步价15.69万,我的第一反应是:现在国产新能源车市场的卷,已经卷到地心了。咱们不妨问一句:今天的消费者到底图什么?咱们要的究竟只是一个能代步的壳子,还是被一堆高科技和新概念“包裹”着的新生活方式?

首先不得不说,现在谁家没有点华为、激光雷达、高通芯片、超大屏、多扬声器,就都不好意思出来开发布会。深蓝S07直接全系标配华为ADS SE智能驾驶系统,25个传感器一搅合,安全功能20项,后排还能触控;芯片用高通,屏幕有15.6英寸2.5K,啥数都很好看。动力上还搞“双修”,纯电和增程,550公里的纯电续航,增程综合跑1385公里。你说说,这些数据放在两三年前,简直是科幻片。可放到今天,你要是没这些,大家连头都不抬。

这样想未免有些悲观,可真的是车企给消费者升级,还是消费者逼车企进化?我们都愿意觉得是前者,但归根到底,市场才是最绝情的推手。试想一下,如果你家楼下的车只能纯电跑350公里,隔壁小区新上架的能轻松挨两天城际拉练,中间午休还能10分钟蹭满大半,要你选,你会觉得哪个香?或者说,你根本就不需要——但一看到别人的好,你这心里头,能真的不痒吗?

再往深里想,那些加出来的新配置,到底是不是刚需?还是企业为了锁定你升级换代的胃口,强行按头操作?比如深蓝S07的20扬声器、55英寸AR-HUD和巨无霸屏幕,请问我们每天车里用来开会、看动画片、甚至躺着看电影的时间到底有多少?我可不可以抱怨一句,“这要是电视行业,别说20扬声器,10个我都没见过,怎么开到汽车上都比房子里富裕?”

再说深蓝S09,电池整上宁德时代5C,310公里纯电,10分钟50%补能,这些数字又直戳了谁心窝?其实纯说续航,不是你用不上,是你根本想不到会不会用上。大部分人,尤其城市通勤,100公里电量都足够。可厂商怎么说?“有备无患!”万一有一天,你真想开着车自驾西北大环线,不超充、不断电,怎么行?这是不是车企在消费用户的远方梦想?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对生活的那点期许,早晚有一天会实现。

但最狠的,还是智能。“车位到车位2.0全自动导航辅助”,坐副驾驶已经不够看了,直接导航到停车位,意思是你几乎不用管。技术到底帮谁?是消费者在解放双手,还是商家在拴紧你的钱包?你以为你是懒惰的受益者,其实厂商最懂你的惰性。

到深蓝L06亮相,轿跑+全球首发3nm座舱芯片+全域智驾+磁流变悬挂,听起来像F1和高铁结合体。语音交互还支持70多种语言,有没有必要?问问身边人,你有多少次用语音指令操作?很多人根本不会开口,车里就一个人,和谁聊?但你不配不行,谁敢在同行里“落伍”?行业首款悬架,的确是黑科技,可中国路况下真有用多少,全民享受几何,这是不好细究的。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小细节是S05登陆欧洲市场,37990欧元起。你可以说中国品牌输出,了不起。但面对欧洲老大哥们,可能人家真不在意你15.69万的国产“高配打底”,却会在乎你的品牌和服务。你拼配置,人家还看安全和底蕴。这不是你便宜就能俘获全世界用户。

价格战这个点最值得说。三款车这么堆参数,按15.69万起售,怎么看都是“硬拼性价比”。这不是深蓝一家卷到头,国内几个新能源品牌早就是推着彼此往悬崖边挤。问题是,这种逻辑真的能让用户省钱吗?其实很残酷,每一轮价格下探、配置超配,都在榨干性价比红利,背后是更高强度的内卷:供应链、设计、研发到品质,大家最终都得算到你身上。谁敢偷工减料?那能活几天?

但反过来看,这么“卷”下去,性能提升那么明显,卖相更“诱人”,对普通购车者是不是件好事?一边是高配低价,一边是信息冗余和选择障碍。你看发布会恨不得三分钟搞懂十项功能,哪有那么多心思?表面上自己越买越明白,其实更容易掉进“堆参数即好”的陷阱。哪天汽车失去了驾驶乐趣,全都是大号手机,咱们到底赢了什么?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说到底,今天新车发布会最“炫技”的不是产品,而是下场“讲故事”的本事。什么“全球化”“黑科技”“行业首创”,再怎么说,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让你动心、赶紧掏钱。可消费在升级,用户也绝没那么傻。信息透明、口碑相传,总要有落地体验说服人。技术可以跟风,体验还是得脚踏实地。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更值得思考的,是现在一辆15万级新能源,几十项高配高技,五年前算天文数字,现在成了“入门标配”,这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的大浪淘沙已经真正开始?当别家还在卖基础功能车,有的人开始琢磨舒适、安全、智能都不妥协。这对普通用户来说其实是件好事。你不得不接受,汽车行业游戏规则变了,谁也没法轻松糊弄谁。

可是换个角度,永远往上卷,卷到最后,是不是已经被技术裹挟?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20个扬声器、70种语言的语音唤醒和每分钟毫秒级响应?还是我们只是被市场教育得觉得非此不可?每年新品,数字好了,功能多了,你卡壳爆表的选择饱和度,成了车企最想看到的图景。毕竟在消费者犹豫再三选了下单那一刻,所有的参数堆叠才真正变成了“生产力”。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最后我要说一句:别让发布会的数字和科技词堆砌蒙蔽了你对自己需求的判断。发布会下的炫技,是车企的阳谋。到底真正适合你的,是隆重的参数清单,还是接地气的踏实体验?是追逐一时风潮,还是做个明白的消费者?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你每次买单之前,心里要有杆秤。与其被市场和厂商品牌故事裹挟,不如静下心来想想,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你掏腰包的理由。

以上,不过是个人一点琐碎念叨。毕竟车是自己的,路是自己的,喜欢也好,理智也好,选的舒心才是王道。科技是好事,但别被科技“捧杀”了判断力,这才是这个卷到头的新能源时代,给每个人出的最大一道选择题。

深蓝发布三款新车,配置堆料明显,价格战持续加剧-有驾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