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智驾测试引争议!鸿蒙智行不予置评,特斯拉称不关注排名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闹得沸沸扬扬,估计不少关注汽车的朋友都有所耳闻。

这事儿的主角是一家叫“懂车帝”的汽车平台,他们搞了个节目叫《懂车智炼场》,听起来是想给大家科普一下现在越来越火的“智能辅助驾驶”到底是个啥水平。

他们找来了市面上差不多四十款热门车,像是大家熟悉的问界、小米、小鹏、理想,还有特斯拉、比亚迪等等,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有点名气的智能汽车都到场了。

懂车帝智驾测试引争议!鸿蒙智行不予置评,特斯拉称不关注排名-有驾

测试的内容也挺实在,就是模拟咱们平时开车最怕遇到的一些危险情况,比如在高速上或者城市里,总共有十五种特别容易出事故的场景。

这节目一播出来,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开了锅。

尤其是其中一期关于高速公路场景的测试,连远在美国的特斯拉老板马斯克都亲自下场转发了。

视频里,懂车帝把这些车拉到一块,在一个封闭的场地上模拟各种高速路上的突发状况。

比如,大半夜开车,前面突然出现一排反光的锥桶,告诉你正在施工,旁边还有车要临时并道,这就很考验汽车的“眼睛”和“大脑”能不能及时反应过来。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在高速最右边的应急车道上停着一辆故障车,看这些智能汽车是会直愣愣地撞上去,还是能提前发现并且平稳地绕开。

测试结果出来后,争议就来了。

在高速这部分的测试里,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X两款车表现最好,五项测试全部通过,拿到了百分之百的通过率,成了全场唯一的“满分学生”。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懂车帝智驾测试引争议!鸿蒙智行不予置评,特斯拉称不关注排名-有驾

因为在咱们国内,大家普遍觉得,像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小鹏这些国产品牌,在智能驾驶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在适应中国复杂路况上,应该是更有优势的。

毕竟他们用了激光雷雷达、高精地图这些“豪华装备”,理论上应该看得更清楚、更准。

可这次测试,反倒是主要靠摄像头的特斯拉拔了头筹。

马斯克看到这个结果,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他转发视频的时候还特意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们特斯拉的数据都不能离开美国,也就是说我们的车来中国考试,相当于没复习过中国的‘真题’,结果还是考了第一名。”这话一说,火药味就更浓了。

他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在说特斯拉的底层技术本身就非常强大,不依赖于某个特定地区的数据训练,也能表现得最好。

面对这样一个测试结果和马斯克的“炫耀”,国内的车企们自然有话要说,他们的回应也是五花八门,非常有意思。

反应最直接、也最硬气的是华为这边的鸿蒙智行。

他们就简单地回了几个字:“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这话说得很有水平,虽然字少,但信息量很大。

懂车帝智驾测试引争议!鸿蒙智行不予置评,特斯拉称不关注排名-有驾

首先,用“某平台”而不是直接点名,就透着一股子不认可。

然后用“所谓‘测试’”这四个字,更是直接对这个测试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不予置评”,不是说我怕了或者我认输了,而是一种“你的游戏规则我不认同,我没必要下场跟你辩论”的态度。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技术自信。

华为可能认为,这种在封闭场地里,用一些标准化的假人、假车进行的测试,跟真实世界里千变万化的路况比起来,还是太简单了。

他们的系统是在中国数不清的真实道路上,靠着海量的数据一点点“喂”出来的,更擅长处理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鬼探头”、突然加塞的车辆,或者是各种奇形怪状的障碍物。

你用一套标准化的考卷,去考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司机”,他可能还真不一定能拿高分,但这不代表他实战能力不强。

作为赢家的特斯拉,姿态就放得很低,副总裁陶琳说:“我们不关注排名,任何测试和排名都是暂时的,但对安全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这话听起来特别谦虚,但其实是更高明的展示。

意思就是,考第一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追求的是更宏大的目标。

既展现了风度,也稳固了自己胜利者的形象。

懂车帝智驾测试引争议!鸿蒙智行不予置评,特斯拉称不关注排名-有驾

还有一些车企,比如岚图汽车的负责人,就看得更长远。

他说这次测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行业目前都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

比如说,在高速上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快速避险,或者说汽车的感知系统怎么才能更好地识别那些不标准的障碍物,这些都是大家需要共同努力去提高的。

这种回应就跳出了谁输谁赢的小圈子,把问题引向了整个行业如何共同进步的层面,显得更有格局。

那么,我们普通老百姓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得明白,任何测试都有它的局限性。

清华大学的教授也说了,一次测试考得好,不代表它在所有情况下都绝对可靠。

懂车帝自己也出来解释,说他们做这个节目的初衷是科普,是想提醒大家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的功能和它的安全边界,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并没有要做一个官方的排名。

现实世界里的路况远比测试场里复杂得多,可能是一个褪色的交通标线,可能是一个被风吹到路中间的纸箱子,这些都是测试里很难完全模拟的。

懂车帝智驾测试引争议!鸿蒙智行不予置评,特斯拉称不关注排名-有驾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测试结果就当成是买车唯一的标准。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这背后其实是不同技术路线的比拼。

特斯拉坚持用摄像头,就像一个视力极好的聪明人,通过强大的算法来分析看到的一切。

而国内很多厂商走的是“摄像头+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的融合路线,相当于给这个聪明人又配上了望远镜、夜视仪和精确的导航地图,装备更齐全,在一些极端天气或者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理论上会更可靠。

这次的测试项目,可能正好更适合特斯拉发挥,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其他技术路线的价值。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为国内车企的这种“不服气”和“较真”感到高兴。

这种激烈的竞争和争议,恰恰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正在飞速发展。

正是因为有像华为这样坚持自己技术路线、并且用海量真实数据去打磨产品的企业,我们才能看到国产智能驾驶技术在短短几年里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在很多我们日常驾驶的真实场景里,比如城市拥堵路段的跟车、自动泊车等,很多国产车的体验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这次的争议,与其说是一次排名之争,不如说是一次宝贵的交流和鞭策。

它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让整个行业对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企业们争得越厉害,技术进步得就越快,我们最终能用上的产品也就会越安全、越好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