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规:司机上岗,车企下岗,一场由“黑匣子”引发的行业洗

工信部最近整了个活儿,一个名叫《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的征求意见稿,直接把所有新势力和老司机都给干沉默了。简单翻译一下这份文件精神就是:以后开车,可能得先“上岗培训”了。

我看到这新闻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车企们不装了,摊牌了。过去几年吹的牛,什么解放双手、自动驾驶、智能领航,那些让你感觉自己是钢铁侠、开的是星际飞船的营销术语,现在被一纸公文直接打回原形。等于官方帮你总结了:那些都是广告,别当真,真出事了,还得看你自己。

这文件的核心,堪称典中典,就是每次你启动车辆,那个被车企吹成“未来”的辅助驾驶系统,会先像个赛博驾校教练一样,冷冰冰地问你一句:“嘿,哥们儿,培训过了吗?懂规矩吗?”你得证明你懂,你真的懂,你不是那个把油门当刹车的马路新人,系统才肯赏脸让你用。

工信部新规:司机上岗,车企下岗,一场由“黑匣子”引发的行业洗-有驾

这叫什么?这不叫用户体验,这叫用户提审。你花几十万真金白银买回来的“高科技配置”,结果用之前还得先磕头拜码头,通过它的认证,简直是买了个爹回来。很多人觉得麻烦,但讲真,这根本不是麻烦不麻烦的问题,这是个心态问题。这就好比你买了把绝世神兵,结果剑鞘上写着一行小字:请先熟读《使用者责任与风险告知书》并背诵全文,否则此剑无法出鞘。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但你再往深了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车企和用户之间,关于辅助驾驶的信任,已经彻底崩了。

车企们之前在干嘛?在修仙。一个个发布会开得跟飞升大典一样,今天我“全场景”,明天他“无限制”,后天又来一个“点到点”,各种生造词汇,各种宏大叙事,搞得好像买了他家的车,明天就能直接从北京的被窝里瞬移到上海的办公室,中间连厕所都不用上。他们卖的不是车,是一个“任意门”的梦。

结果呢?用户真信了。真有人在高速上睡觉,真有人边开车边打斗地主,真有人把辅助驾驶当成了全权委托的“代驾”。他们用生命在验证营销文案的真实性。然后,Duang,出事了。一出事,用户说你虚假宣传,车企说你错误使用,双方在交警队里吵得跟说相声一样,谁也说服不了谁。

工信部新规:司机上岗,车企下岗,一场由“黑匣子”引发的行业洗-有驾

所以,这份新规的本质是什么?它不是一个技术标准,它是一个“甩锅说明书”。是国家这个“裁判”看不下去了,直接下场,给所有“演员”都划好了一条行为边界。

它对用户说:“别做梦了,这玩意儿就是个辅助,你才是司机,方向盘得握紧了,眼睛得看路。你要是敢走神,系统就敢罢工。”那个实时监控,手一离开方向盘就警告,眼睛一瞟就退出的设计,是什么?是电子紧箍咒。你要是还不听,直接给你个“功能禁用30分钟”大礼包。简直是奇耻大辱。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曾经幻想的未来驾驶,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车子自己开着,我靠在窗边思考人生。现在这个场景变成了:我稍微一走神,车机里就传来一声咆哮:“你瞅啥瞅!看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就是那个味儿。

它对车企说:“也别吹牛了,老老实实告诉大家,你这套系统到底能干嘛,不能干嘛,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有点数。不能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去忽悠人了。”这等于直接砍掉了车企营销部门的一条大腿。以前是“我们的系统像个老司机”,现在必须改成“我们的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像个刚拿驾照但高度紧张、随时可能撂挑子的实习生”。

但这里面最核心、最掀桌子的,是那个叫DSSGDA的数据记录系统,也就是车载“黑匣子”。

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杀招,是这场大型荒诞剧中,唯一一个说真话的角色。它把每一次辅助驾驶的启用、每一次你的操作、每一次系统的反应,全都给你记得一清二楚。一旦出了事故,这东西就是铁证。你别说你没碰方向盘,数据显示你碰了。你也别说系统没报警,数据显示它用三种方言骂了你十八遍。

这东西对谁最有利?当然是车企。这等于给它们的法务部门发了一把“意大利炮”。过去几年,车企最怕的就是说不清。现在好了,数据在这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但责任绝对清晰。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个黑匣子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同行放过,直接把整个餐厅的厨房监控都给你公开了。

这背后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可能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而在中国四线小城的十字路口,在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面前。任何算法在“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现实逻辑面前,都脆弱得像一张纸。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用一个黑匣子来记录一切,成了唯一的、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这是一种反技术崇拜,它承认了在混乱的现实面前,最牛逼的AI,不如一个最诚实的摄像头。

当然,有些品牌的用户可能会觉得被冒犯了。尤其是那些把某个品牌当成信仰的群体。比如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相信马斯克是在造火箭,顺便做了个车。你现在告诉他,你这个“未来科技”也得遵守“地球交通法”,还得被培训、被监控,这简直是在动摇他的信仰根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没办法,天道无情。

工信部新规:司机上岗,车企下岗,一场由“黑匣子”引发的行业洗-有驾

讲真,有时候我开车走神,想的都不是工作,而是中午吃什么,这玩意儿它管得着吗?

工信部新规:司机上岗,车企下岗,一场由“黑匣子”引发的行业洗-有驾

所以你看,这个新规下来,看似是给用户上了枷锁,其实是把之前所有模糊、暧昧、可以互相扯皮的空间,全部压缩了。它用最不讲情面的方式,告诉了所有人一个真相:朋友,游戏结束了,幻想时间过去了。开车依然是一件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技术是你的辅助,不是你的替身。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草台班子。车企的营销是表演,用户的信任是错付,技术的进步永远追不上人性的复杂。而这个新规,就是给这个草台班子搭了个更结实的舞台,顺便在舞台下面装满了摄像头,让所有人都没法再演了。

技术可以进步,但安全不能退让。这句话听起来很官方,很正确。但它的潜台词其实是:别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了,赶紧把责任划分清楚,大家还要卖车赚钱呢。这,才是商业的本质。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