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过年一样热闹。
走在路上,能明显感觉到新车多了不少,各种品牌、各种型号,让人眼花缭乱。
国家又是“以旧换新”又是“报废更新”地给政策,车企和经销商们也铆足了劲儿搞促销,这一下子就把大家的买车热情给点燃了。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光是上半年,咱们国家就生产和销售了超过1560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还多。
这阵势,按理说车企们都应该赚得盆满钵满,晚上做梦都能笑醒吧?
可怪就怪在这里,销量是上去了,但很多车企的财务报表一拿出来,脸上的笑容就有点僵硬了。
整个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4.8%,也就是说卖一百块钱的东西,毛算下来才赚不到五块钱,这甚至比很多其他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还要低。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车卖得这么火,钱都去哪儿了?
为什么看着红火的生意,却没挣到多少钱呢?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看看这19家主要上市车企的半年“成绩单”,到底谁是真正在闷声发大财,谁又是在赔本赚吆喝。
要说这场大考里成绩最亮眼的,那非比亚迪莫属。
这家企业现在简直是国内汽车市场的“现象级”存在。
上半年光是营业收入就达到了3712.8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700多个亿,净利润也稳稳地拿下了155.11亿元。
这两个数字不仅是它自己同期的最高纪录,也让它毫无悬念地坐上了国内上市车企的“双料冠军”宝座。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一直被上汽集团牢牢占据着。
如今比亚迪不仅车卖得最多,挣钱也最多,这说明它已经找到了一套既能扩大市场又能保证利润的成功方法,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实在是太难得了。
有人得意,自然就有人失意。
曾经的“老大哥”上汽集团,虽然体量依然巨大,上半年营收也接近3000亿元,但净利润却在下滑,比去年同期少了9.2%。
不过,上汽也不是没有亮点。
如果咱们把那些卖资产、政府补贴之类的“非主营业务”收入刨除掉,只看它靠卖车和提供服务这些本职工作挣了多少钱,也就是所谓的“扣非净利润”,会发现这个数字竟然暴涨了4倍多。
这说明上汽集团正在努力调整,靠自己的核心业务重新找回挣钱的能力,这位巨人正在艰难地转身。
同样显得有些“纠结”的还有吉利汽车。
从账面上看,它的净利润也下滑了9.2%,但这里面有个小插曲。
吉利上半年靠着外汇汇率的变动,意外地赚了26个多亿,这笔钱跟卖车关系不大。
如果我们把这笔“意外之财”去掉,看它主业的真实盈利能力,会发现它的核心净利润其实翻了一倍还多。
这表明吉利汽车的产品本身和市场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内在的实力相当扎实。
相比之下,有些传统车企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
比如长城汽车,过去几年靠着出口在海外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但现在比亚迪、吉利这些对手也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竞争一下子就激烈起来,再加上它重要的俄罗斯市场出了问题,导致它上半年的营收几乎没怎么增长,利润还在往下掉。
而北京汽车的情况更糟,营收和利润双双下跌,特别是净利润,直接从去年同期的近20亿元暴跌到只剩下3.6亿元,这个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卖得多,赚得少”甚至亏损的怪圈呢?
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惨烈的“价格战”。
为了从对手那里抢客户,大家都在降价。
长安汽车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它上半年卖了135.5万辆车,销量创了近八年的新高,这本该是件大喜事。
可结果呢?
总收入反而下降了5.3%,净利润也跟着跌了近两成。
这就好比一个水果摊,为了多卖点水果,把价格降得很低,虽然摊位前人来人往,看着很热闹,但一天下来一算账,发现利润薄得可怜。
理想汽车也面临类似的情况,虽然销量在增长,但因为市场竞争加剧,也不得不降低售价来吸引顾客,导致总营收出现了少有的下滑。
好在理想汽车的产品本身定位比较高,利润空间相对厚实一些,所以即便如此,它的净利润还是实现了微弱增长,算是惊险地稳住了阵脚。
不过,在这场混战中,也有人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
赛力斯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它背后的问界品牌功不可没。
虽然赛力斯集团整体的销量和营收有所下滑,但它的净利润却暴涨了81%。
原因很简单,它不靠低价车去冲量,而是专注于卖像问界M8和问界M9这样四五十万起步的高端车型。
这些车单价高,利润也高,卖一辆挣的钱比卖好几辆低价车还多。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高价值、高利润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合资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也拖累了它们背后的中方大集团。
比如东风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它们都曾非常依赖像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这样的合资品牌来贡献利润。
但现在,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这些曾经的“利润奶牛”销量大幅下滑,风光不再。
这就直接导致东风集团的净利润暴跌了92%,几乎快要不赚钱了。
广汽集团更惨,上半年直接从盈利15个多亿变成了亏损25个多亿,这是它近年来第一次出现半年度亏损,情况相当严峻。
相比之下,那些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年轻企业,虽然大部分还在“烧钱”阶段,但已经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最让人惊喜的是零跑汽车。
它不仅销量和营收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上市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半年度盈利!
虽然利润只有3000万元,数字不大,但这标志着它已经从一个纯投入的阶段,开始进入有产出的阶段,商业模式跑通了,这比赚多少钱本身意义更重大。
小鹏汽车也走在好转的路上,虽然还在亏损,但亏损的金额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了近六成,营收也创了新高,离盈利的目标越来越近。
蔚来汽车则比较特殊,它的车卖得很好,营收也创新高,但亏损却在扩大。
这是因为它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建设换电站、技术研发和拓展新品牌这些着眼于未来的事情上。
这像一场长远的投资,虽然眼下很花钱,但如果未来布局成功,回报也可能是巨大的。
好消息是,它第二季度的亏损已经比第一季度有所减少,说明花钱的效率在提高,也让人看到了扭亏为盈的希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