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电动车预售66万惨败 高价与三周零订单的背后
当索尼社长川西泉嘲讽中国电车只会玩大屏时,可能没想到自家电动车预售三周零订单的尴尬。这款定价66万元的AFEELA 1,用惨淡销量给日系车企上了生动一课:在新能源赛道,傲慢比无知更致命。
一、定价失误:错把情怀当溢价
索尼本田给AFEELA 1贴上65.9万-79.9万元的高端标签,却拿不出匹配价格的技术底气。中国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数据很直白——问界M9上市25天拿下5万订单,小米SU7 Max首月交付2.8万台,而索尼电动车预售三周吃零蛋。
对比参数更显荒诞:66万的索尼电车EPA续航483公里,充电功率150kW,这数据甚至打不过三年前20万级的国产车。反观宁德时代4C电池已实现10分钟补能400公里,比亚迪"百万英里"电池装车量突破百万。当索尼还在炫耀车内能玩PS5时,中国车企早已把续航焦虑变成历史名词。
二、技术代差:日系造车的致命伤
AFEELA 1的电池管理系统像极了索尼Walkman时代的产物。91kWh电池包仅支撑483公里续航,快充效率比小鹏G9慢三倍,这样的表现放在2025年堪称行为艺术。更离谱的是交付计划,顶配版要等到2026年,基础版甚至排到2027年,这种速度在"下订即生产"的中国市场纯属自取其辱。
智能化方面更是全面掉队。45个摄像头堆砌出的L2+辅助驾驶还要加价选装,而华为ADS 3.0已实现全国无图智驾,小鹏XNGP覆盖50+城市。当中国车企用算法重塑驾驶体验时,索尼还在把电动车当放大版游戏机来设计。
三、定位错乱:移动客厅不是刚需
被日本网友戏称为"行走的PS5",AFEELA 1的产品逻辑暴露了日系车企的认知偏差。贯穿式全景屏、车外交互灯幕、远程游戏支持这些花哨配置,在续航焦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中国消费者要的是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实在技术,不是价值20万的车载游戏厅。
这种本末倒置的产品思维,让索尼重蹈诺基亚覆辙。当年手机巨头执着于物理按键时,苹果用触屏智能机改写了行业规则。如今中国车企用800V高压平台、900V超充架构定义电动车新标准,索尼却还停留在堆砌屏幕数量的初级阶段。
四、傲慢的代价
索尼的滑铁卢绝非偶然。从贬低中国电车技术到产品定位失误,从技术路线偏差到供应链短板,每个环节都在验证"偏见比无知更危险"的市场定律。当丰田开始采购比亚迪电池,日产寻求华为合作时,索尼的固执己见显得格外刺眼。
这场66万定价的豪赌,最终沦为新能源时代的经典反面教材。它提醒所有跨界造车者:汽车工业的游戏规则已由中国重新定义,要么放下身段融入浪潮,要么抱着过时技术沉入海底。对于日系车企而言,承认差距可能是重获新生的第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