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汽车,这句话如今听来,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小鹏汽车,这个曾经在新势力中并不显山露水的品牌,如今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着实让人感慨。想当初,这可是多少人唱衰的对象啊!内部斗争的传闻、高管频繁变动的消息,隔三差五就上热搜,活脱脱一部车圈“宫斗剧”。
你要是问老司机们小鹏之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十个有八个会告诉你:贵!同样的配置,小鹏愣是比别人贵出一截。这就像菜市场买菜,同样的西红柿,你非要卖别人两倍的价钱,谁买账?当然,价格高一部分原因确实是技术投入,但更大的问题,恐怕还是内部的“蛀虫”。供应商报价虚高、内部流程冗杂,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说白了,就是效率低、内耗大。
王凤英的到来,就像是一剂猛药,给小鹏来了个刮骨疗毒。这位汽车圈的老将,可不是吃素的。她一来,就对小鹏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砍掉了不少不必要的环节,精简了团队,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她重新梳理了与供应商的关系,把价格压了下来。这下子,小鹏终于可以放下身段,和消费者好好谈价格了。
你可能会问,就换了个人,真能有这么大的效果?当然,这背后还有一系列的举措。比如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设计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凤英的到来,起到了关键的“催化剂”作用。她给小鹏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执行力。
现在再看小鹏,已经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公子哥”了。G6的热销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亲民的价格、不错的配置,加上小鹏一贯的智能化优势,让这款车成为了爆款。销量起飞,股价回升,小鹏似乎又回到了正轨。
不过,80万辆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依然存在。竞争对手们不会坐视小鹏的崛起,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小鹏能否保持住这股势头,还有待观察。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小鹏的未来究竟会如何?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再次陷入困境?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小鹏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