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版秦L:比亚迪暗藏多少e7蓄势待发
比亚迪展厅里挤满看客,销售顾问指着角落里一台车:"这车不摆主展台,但每天能带走二十本订单。"车头贴着限时价签:纯电轿车9.88万。没有明星站台,没有技术宣讲,e7用最原始的价格暴力撕开市场裂缝。
平台换壳术的精准打击
e7的车身数据与秦L EV完全重叠,动力参数像是照抄作业。展厅里两台车并排停放,掀开底盘护板,连电池包固定螺栓的位置都分毫不差。销售员直言:"这就是秦L换了个壳,产线上多开条传送带的事。"
比亚迪深谙平台复用之道。同一套骨架能变出轿车、SUV甚至皮卡,改个前脸造型就能当新车卖。某供应链人士透露:"现在每套成熟平台至少备着三套外壳方案,随时准备装弹上膛。"
价格屠刀下的市场逻辑
当吉利银河星愿还在用麂皮内饰吸引年轻人,奇瑞风云A8忙着展示智能座舱,比亚迪直接甩出中型车卖小型车价。销售话术直击要害:"您买海鸥的钱,现在能开走比网约车还大的私家车。"
这种降维打击让对手措手不及。某竞品市场总监苦笑:"我们还在算激光雷达成本,比亚迪已经用五年前的平台造出现金流机器。"e7的CLTC续航压着网约车准入门槛设计,刀法精准得令人胆寒。
组合拳背后的战略储备
展厅暗处藏着更大杀机。销售员"说漏嘴":"年底还有款e7 Pro,续航多100公里,贵不了两万。"这暴露出比亚迪的底牌——同一平台能拆出多个价格档位,随时填补市场缺口。
产线工人证实,秦L平台至少预留了五个衍生车型的工装夹具。这些"预备役"车型平时藏在图纸里,一旦某价位段出现竞品黑马,三十天就能完成量产准备。就像打地鼠游戏,冒头一个敲一个。
价格大乱斗的终局猜想
业内流传着可怕传言:宋Pro平台正在孵化7万级电动SUV,腾势的豪华配置或将下放至15万区间。某经销商老总坦言:"现在卖比亚迪得像炒股,指不定哪天就被自家新车背刺。"
这种战略让友商陷入两难。跟风降价可能赔本赚吆喝,坚持溢价又怕被比亚迪掏空基本盘。就像菜市场里突然来了个摊主,既卖三块钱一斤的山东大葱,又摆着五块钱三斤的东北秋菜。
比亚迪展厅的灯光打在e7车身上,金属漆面泛起冷光。这台没有设计亮点的车,正用最粗暴的方式改写游戏规则。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造型曲面时,比亚迪的工程师已在绘制第八套平台复用方案。市场终将明白:在绝对的成本优势面前,所有花拳绣腿都是纸老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