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懂车帝推出《懂车智炼场》系列节目,对36款热门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展开封闭道路实测,引发行业对自动驾驶技术现状的深度反思。测试覆盖真实高速与城市道路的15类典型事故场景,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款车能“满分通关”,即便表现最优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在高速场景的6个项目中仅通过5项,暴露出当前技术仍存在明显短板,这说明当前技术尚未达到“全自动”的程度。
此次测试引发了行业热议,有专家认为,这种测试对消费者认识辅助驾驶的正确功能、关注自身驾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提醒作用。但也有观点质疑测试方法和过程,认为测试过程不严谨,中间有漏洞。对此,懂车帝回应称,测试的目的并非挑出“最智能”的车,而是通过事故模拟,科普辅助驾驶的边界,让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才是安全驾驶的第一责任人。
7月25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转发了懂车帝《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科普节目的相关视频,并配文称:“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
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SAE) 制定的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自动驾驶从L0到L5共分为六级。其中,L0意味着无自动驾驶功能,而L1至L4则是在特定限定场景下,由系统完成相应的驾驶行为。只有当自动驾驶技术达到L5级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化驾驶,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人类干预。值得一提的是,L4级自动驾驶在系统指定的适用场景下,也可实现 “无人驾驶”,可以理解为限定场景下的L5。
目前,中国主要车企均已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吉利、长城、长安、东风、一汽红旗、上汽、奇瑞等车企,已经实现了L3级别智能驾驶的布局,其中吉利、长城、东风更是率先进入L4/L5级别智能驾驶领域的探索。
早在4月16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就在工信部官网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力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长安大学教授赵祥模指出,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形式,但目前仍存在测试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这成为技术规模化落地应用的瓶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段伟文认为,自动驾驶车辆厂商应更加审慎,建议国内相关试验应开设试验场,以提供更多试验数据保障安全。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