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一顾到大写的服!星纪元ES这操控,让老司机闭嘴惊艳

哥几个,先听我一句劝:以后谁再跟你说,一台舒舒服服的新能源家轿,能在赛道上把操控玩得明明白白,你先别急着信,也别急着不信。

你就让他把车开出来遛遛。

因为上个礼拜,我就差点被一台叫星纪元ES的家伙给整不会了,我那套纵横车圈十多年的“看车玄学”,差点当场崩盘。

这事儿得从奇瑞那个神神秘秘的iCAR工厂试车中心说起。

那天,风和日丽,厂家请我们去“品鉴”星纪元ES的操稳性能。

你懂的,这种活动,说白了就是大型凡尔赛现场,流程我都背熟了:先听一堆牛X轰轰的技术讲解,然后上车象征性地开两圈,最后在镜头前挤出“遥遥领先”的微笑。

尤其是在这个电车恨不得把厨房都搬进驾驶舱的年代,你跟我谈操控?

我心里想的却是,这车的沙发,软不软?

结果呢?

不屑一顾到大写的服!星纪元ES这操控,让老司机闭嘴惊艳-有驾

现实这兄弟,总喜欢冷不丁给你一耳光。

当那台星纪元ES被扔进那个刁钻的S弯时,我人是懵的。

按照物理定律和我的老司机直觉,这么一台接近5米长、主打“云台智能底盘”超舒适的大家伙,高速进去不推头就算成功,姿态能有多优雅?

可它就像忘了自己是个“沙发精”,车头精准地切入弯心,车尾的跟进干脆利落,几乎感觉不到一丝多余的晃动。

你给它一个指令,它就给你一个结果,中间没有任何拖泥带水,那种感觉……就像你跟一个高手过招,你的每一个念头,他都能心领神会。

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过的不是什么“五连杆独立悬架”或者“R-EPS电动助力转向”这些枯燥的名词,而是我那辆陪我翻山越岭的破二手车。

当年,没钱改车,过弯全靠“人车合一”,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菩提树下参禅悟道。

而眼前这台ES,它用技术把那种“随心所欲”的感觉,变得唾手可得。

这玩意儿,真有点不讲武德了。

不屑一顾到大写的服!星纪元ES这操控,让老司机闭嘴惊艳-有驾

回过神来,我才想起来,在上S弯之前,它还经历了一场“屁股的考验”。

那是一段由石板路和减速带铺成的、堪称“悬架卸妆油”的颠簸路。

一般来说,走这种路,车和人总得疯一个。

要么车硬得像块铁,把震动毫无保留地“翻译”给你的脊椎;要么软得像条船,忽忽悠悠过去,但你也别想跟它聊什么叫“路感”。

但这台ES的骚操作在于,它居然找到了一个中间地带。

震动是有的,但传到你屁股上的时候,已经被磨平了棱角,变成一种很闷、很高级的“砰、砰”声。

车身姿态稳得一匹,你甚至可以在车里优雅地喝口水,而不是被颠得七荤八素。

这就是“前双叉臂”的功劳。

在咱们这个级别的家用车里,大家为了省成本、抠空间,麦弗逊悬架几乎是标配,那玩意儿就是个“经济适用男”,能过日子,但别指望太多激情。

不屑一顾到大写的服!星纪元ES这操控,让老司机闭嘴惊艳-有驾

而双叉臂,那可是性能车的“白月光”,天生就是为了让轮胎死死抓住地面而生的。

奇瑞在星纪元ES这种走量的车上用这套东西,摆明了就是在说:我不想只在冰箱彩电上跟你们卷,底盘这块硬骨头,我偏要啃下来。

至于那个直线加速,说实话,对于电车来说,快,是本分,不快,才是不称职。

它的那个增程系统热效率吹到了44.5%,但这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快得不“晕”。

很多电车为了炫耀参数,油门调得跟电门开关似的,一脚下去,人直接被“弹射”出去,快是快了,后排的丈母娘也快吐了。

但这台ES的加速,像太极推手,劲儿使得绵长且线性,动力源源不断,而不是愣头青的一顿王八拳。

这种感觉,对于那些从油车世界“叛逃”过来的老司机们,简直不要太友好。

所以你看,事情就变得很有趣了。

当所有人都以为新能源车的终极形态是“移动的智能客厅”时,奇瑞这个理工男突然跳出来说:“不对,车,首先得是车。”

不屑一顾到大写的服!星纪元ES这操控,让老司机闭嘴惊艳-有驾

它用空气悬架+CDC告诉你,我能比你更舒适;然后用双叉臂+五连杆告诉你,我还能比你更有驾驶乐趣。

它不是让你在舒适和操控之间做选择题,而是告诉你:成年人,我全都要。

当然,肯定会有人抬杠:增程器?

那不就是个“脱裤子放屁”的过渡方案吗?

这话没错,但对于广大的、还被续航里程和充电桩位置支配着恐惧的中国家庭来说,这恰恰是眼下最没毛病的答案。

纯电是未来,但我们都活在当下。

星纪元ES这一通操作,与其说是在秀肌肉,不如说是在表达一种态度,一种在浮躁的内卷市场里,难得的清醒。

当大家都在卷屏幕数量、卷冰箱容积、卷语音助手能陪你聊多久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回头去打磨底盘、去计较那0.1度的转向精准度,这事儿本身,就挺值得尊重的。

不屑一顾到大写的服!星纪元ES这操控,让老司机闭嘴惊艳-有驾

这台车能不能大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国的新能源牌局,因为有了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玩家,才变得更有意思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