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大降价,豪车打骨折,二手车商压力大

凌晨三点,汽车城旁边的4S店灯光还亮着。销售员正用胶带封箱当季最后一批奔驰A级——每台都挂着巨幅红字标签,“直降12万”、“清库处理”。外面夜风夹着秋意,有路过夜巡的保安自嘲说,现在车也成了“菜市场的白菜”,满地折扣,比去年年底还狠。与此同时,二手车商在旁边偷偷数着手里的计算器,不知该庆幸还是感叹:“我的库存成了提前贬值的理财产品。”

先别急着敲定结论。合资车大降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有媒体用“重灾区”来形容德、日系遭受的冲击,仿佛车企成了失守防线的士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正好准备换车,这样的行情,你是冲着“白菜价”闻风而动,还是犹豫着怕买了明年的“库存王”?

专业一点说,“降价”不是贬值,而是价格与现实资源配置的重新博弈。9月合资车降价榜刷新了烽火线:奔驰A级降幅48%,宝马iX1让利15万,奥迪A4L降价17万,大众宝来、速腾均在40%以上,那些几年前卖到你家门口只能仰望的车型,现在跟二线电动车的价差越来越小。日系车尤为惨烈:本田CR-V、雅阁降幅35%;丰田卡罗拉、雷凌也有34%的优惠。这不是“便宜没好货”,而是好货成了便宜货。

当然,数据告诉我们一切。汽车行业不像小饭馆,今天削价明天涨一点应付原材料成本。这里面每一台车的降价背后都有账本,有库存压力,有战略调整,更有市场结构性变化。我见过一些经销商的报表,利润率薄得像卫生纸,他们看着“官方指导价”,心里苦笑:要是都按那个卖,恐怕连下个月租金都供不出来。

合资车大降价,豪车打骨折,二手车商压力大-有驾
合资车大降价,豪车打骨折,二手车商压力大-有驾
合资车大降价,豪车打骨折,二手车商压力大-有驾

但问题到底出在哪?几个原因不难梳理出来:自主品牌崛起、电动车价格战、合资车“老品牌效应”褪色、国六排放标准逼近,以及消费趋于理性。每一点都不是新闻,小学生也能说出一两个,但把这些线索放在一起,你会发现——豪华品牌的价格防线在今年被电动车突破了。人们的“身份认同”已经从雅阁、速腾的标志牌,转到“纯电、智能座舱、激光雷达”这些新名词。谁还一股脑扎进20年前的车圈鄙视链,还不少人买车只认“车机互联”和“智驾辅助”。

说到“德系、日系成重灾区”,这话其实只对了一半。所谓重灾,不是车企要倒闭,也不是产品质量变成抽签。更多时候,是原本牢不可破的价格体系,突然变得脆弱了。比如你去年还要加价买的车型,今年变成“库存清仓”,车主朋友圈里哀嚎“今年买,明年割”。手机圈有一句话:“不买当观众,越等越便宜。”现在换到汽车市场,连多年“加价提车惯例”都被砸碎。

反过来说,这场价格雪崩也顺带暴露了某些现实。比如,很多豪华品牌把一台紧凑型车,按高配置包装、用大宣传堆砌,实质就是一台“贵版宝来”。当市场被价格倒逼,消费者的智商便宜得越来越高。于是你发现,亲戚家本来一心等宝马3系,突然转头买了隔壁理想,理由很简单:“价格便宜,配置全,开出去不丢面。”汽车早就不是排队报批的身份象征,只是交通+电动小家电。

我必须承认,这种变局下,经销商最难,车企最高兴不起来。有销售也自嘲:“原来推销新车,像当骗子;现在降价促销,像在割肉。”从折扣到回本,他们的心态跟当年卖房中介同样浮动——盼降价不敢囤货,怕砸手里也怕不降得够快。有些从业多年的老法师,甚至赔在二手车倒手里,被“存货贬值”教做人。黑色幽默不是夸张——你在一线城市买一辆降价豪车,可能比老家盖房子还便宜。而那些苦等“厂价”坚挺的老车主,突然发现一夜之间自己的座驾成了“跳水冠军”。

细节推演一下:降价能否持续?二手车价格会不会跟着崩?新能源补贴退坡后传统品牌还会不会回弹?这些问题有些像法医对“死因”推理,有点复杂。首先,形成一轮普遍“降价潮”,通常伴随政策放宽(限购松动)、产业链成熟(零部件成本下降)、新旧交替(技术升级)、周期性活动(经销商清库节点)。过去车市还玩“饥饿营销”,现在它变成了“断臂求生”。谁都没有刀把子在手里,厂商只能比谁先断,谁断得狠。

当然,这里并不是一场“谁最惨”的比赛。就像法医看片现场,血迹和致伤点都只是现象,背后的伤情才是重点。合资车降价的现实,实际上是一场“身份溃败”与“性能洗牌”的并发症。老牌子不再贵,贵也没人买;性价比成了唯一参考线。于是,“降价冠军”变成了“清库先锋”,原有的品牌神话,被一块块价格标签、降价通知敲得粉碎。

最后,留点空间。如果你正考虑买车,这种“白菜价”是不是值得冲,还是更值得观望?降价之后,品牌溢价还值不值钱?又或者,豪华品牌“降到地板价”后,自主品牌会不会被反打回来?这些问题没人能一口吃下所有答案。就像午夜的4S店灯光,璀璨之下有清算也有新生,都是市场的周期律罢了。

合资车大降价,豪车打骨折,二手车商压力大-有驾
合资车大降价,豪车打骨折,二手车商压力大-有驾

没有永远坚挺的价格,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品牌神话。降价浪潮里,你是出手的主角、看戏的路人,还是“库存贬值”的受害者?或许这才是值得我们冷静回顾的现实关节——你是愿意买一辆跳水的豪车,还是更愿意等下一轮可能更狠的价格战?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