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证了不少汽车品牌的分分合合,但今天看到锐胜汽车正式从北汽制造独立出来,专做MPV这个消息,我是真的有点意外。作为一个开了12年车的老司机,而且家里有娃的奶爸,这个必须得说说。
从4S店到评测师,我对MPV市场的观察
还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在4S店卖车的时候,MPV这个品类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利润空间大,恨的是真正懂MPV的客户太少了。那时候大家买车,要么轿车要么SUV,MPV?“那不是面包车吗?”
但是吧,这几年情况变了。特别是二胎三胎政策放开后,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开始考虑MPV了。话说回来,带着老婆孩子出门,你就知道空间有多重要了。
锐胜独立,这波操作我是看懂了
不吹不黑地说,锐胜这次独立,时机选得不错。你看现在的MPV市场,真的是两极分化严重得厂家也是够拼的:
高端的埃尔法、威尔法这些,动不动就五六十万,普通家庭谁买得起?低端的那些工具车,虽然便宜,但说好听点是实用,说难听点就是简陋。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了:12万到25万这个价位段,真正能满足家庭需求的MPV产品太少了。你说巧不巧,锐胜正好瞄准了这个空档。
奶爸视角:MPV到底需要什么?
说句良心话,作为一个奶爸,我对MPV的需求是很实际的:
首先是空间 。不光是坐得下,还得坐得舒服。锐胜M8这个5317mm的长度,3200mm的轴距,在中大型MPV里算是够用了。特别是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还带电动调节,这点我是服气的。
其次是实用性 。侧滑门这个配置真的是没谁了,特别是在狭窄停车位,推拉门比掀门实用太多。我之前试驾过一台GL8,停在商场地下车库,车门根本开不了,那叫一个尴尬。
还有就是性价比 。这车提供燃油、CNG、纯电、增程四种动力,选择够丰富。特别是CNG版本,跑网约车的朋友应该会很感兴趣,成本控制确实有优势。
从试驾角度看产品力
老实说,我还没机会深度试驾锐胜M8,但从之前体验锐胜王牌M7的感受来看,这个品牌在MPV上确实是用心了。
那次试驾M7,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NVH控制,在同价位MPV里算是中上水平。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没有那种廉价车的松散感。内饰虽然不算豪华,但至少对得起价格,不像某些品牌那样割韭菜。
话说回来,M8相比M7在尺寸和配置上都有提升,特别是那个贯穿式尾灯,确实提升了不少档次感。但是吧,真正的产品力还得等实车体验才能下结论。
理性分析:锐胜能成功吗?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不得不承认,锐胜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小:
品牌认知度是最大问题 。说句实话,很多消费者连北汽制造都分不清楚,更别说锐胜了。独立后如何快速建立品牌影响力,这是关键。
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 。比亚迪、吉利这些品牌在MPV市场动作频频,锐胜想从他们嘴里抢肉,真的需要硬实力。
但是机会也是存在的 。12-25万这个价位段确实是空白市场,而且锐胜在兼用MPV市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销量增长50%+不是吹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回事
作为一个从业12年的老司机,我对锐胜的独立总体是看好的。MPV市场确实需要更多专业的品牌来填补空白,而不是所有厂家都去挤SUV那个独木桥。
但是吧,成功的关键还是产品力和品牌建设。锐胜如果能把产品做扎实,把性价比做到位,再加上合理的营销策略,在MPV这个细分市场还是有机会的。
这波操作我是没看懂厂家的长期规划,但短期来看,专注MPV确实是明智选择。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与其在多个领域都做得平庸,不如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
结果没想到,现在连品牌独立都成了新闻了。这也侧面说明了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那问题来了,大家觉得锐胜这次独立能成功吗?特别是有MPV需求的车友们,会考虑这个品牌吗?欢迎留言讨论,老图在评论区等着和大家交流!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可能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过作为奶爸,我确实希望市场上能有更多实用、靠谱的MPV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