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5年的黄浦江畔,合资品牌正以另一种姿态苏醒。当合资老将不再执着于定义赛道,反而在共生中重获星辰大海的坐标。
褪去无序的喧嚣后,这届上海车展的合资品牌,竟然开始集体“回春”。有着主场作战优势的上汽大众,更是展现出作为合资老大哥的强大势能。
车展发布会上,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表示:“上汽大众将成为覆盖燃油、纯电、增程、插混全品类车型布局的汽车企业,给出‘ALL IN’的新解答。”
这次不但有首款增程式全尺寸SUV概念车ID. ERA,还有“油电同权”战略下的Pro家族、ID.家族、途岳家族等众多明星车型。包括新AUDI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奥迪 E5 Sportback,则代表了百年奥迪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力度。
这些累累硕果背后都只是上汽大众开启2.0战略之后的一大缩影。赶在上海车展专访间隙,钟叔驾道试图了解洞察到一个更加完整有节奏的上汽大众。
迈入合资2.0,成效几何?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能源大变革,上汽大众去年及时调整了打法。去年6月,上汽大众中外股东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签署一系列重大协议。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合资车企从此前的外方技术输入到中外“技术共创”。
上汽大众也由此开启了“技术共创”的“合资2.0时代”。距离上汽大众提出该战略已经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它的进展情况到底如何,是否有取得想象中的成果?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表示,如果从合作模式方面看,上汽大众其实从前年起已全面切入2.0时代。尤其是在传统燃油板块,主要是把德国先进的技术、产品直接拷贝到中国市场。但现在会更加关注本土化,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来融合进德系造车工艺。比如国内市场需要加入更多关于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的创新,以及适应中国路况的辅助驾驶功能等。
本届车展展示的ID.ERA概念车正是合资2.0战略的一款旗舰级产品,定位一款全尺寸增程式SUV,计划于明年上半年上市。
面向新能源赛道,未来上汽大众会坚持油电同行,既汲取德系车在传统动力系统的经验,又融合中国在电驱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力求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为此上汽大众同步公布了极具前瞻性的新车规划,到2030年将推出超20款新车,26年底前率先推出10款(含7款新能源产品),以庞大的新车阵容引领合资2.0时代。作为上汽大众电动化转型的先锋军的ID家族,此次也是全面进击,ID.3 GTX套件款首次与公众见面。
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表示,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赛道的同时,上汽大众在燃油车领域也将不断深耕,持续迭代技术、打磨品质,持续推进油电同智、油电同进,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切入增程,拥抱变革
这次上汽大众推出ID.ERA概念车,被业内称为合资品牌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为何要剑走偏锋搭载这一曾经被视为权宜之计的增程技术?
首先是它在国内的接受认可度已经逐渐提升,从理想开始,到后续的问界M8、深蓝S09、阿维塔06、猛士M817等一众车型,证明了增程的市场接受度与技术进化空间。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目前依然保持着燃油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上汽大众2025年第一季度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达到16.5%。但是插混和增程领域,这一数据接近为零。微弱的市场占比恰好证明了上汽大众的产品布局和投放力度有大幅提升空间。
大众集团CEO施文韬在车展上也表示:“增程技术并非过渡,而是长期存在的解决方案,在特定车型与市场上具备极高的适配性。”
ID.ERA作为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球车型,这次把开发周期从48个月压缩到24个月。它最大的底气来自搭载的发动机EA211,拥有体积小、效能高、输出稳、故障少、噪音低、全适配6大核心优势,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
其次切入增程也为其他合资车企转型提供了新范本。转型需要坚持多种技术并行,切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深度本土化,产业链也要从此前的“封闭研发”转变到“开放合作”。不沉迷于价格战的泥淖,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和迭代,才是拥抱变革的正确打开姿势。
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世界”
如果说“在中国,为中国”容易联想让人到“中国特供车”这个词,而且往往意味着减配。到了“在中国,为世界”,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中国定制。仅一字之差,背后却是中国扮演的角色已经完全改变。现在中国已经从单纯引进技术到本土化发展,再到产品优于国外,实现反向输出。
以目前热销的帕萨特Pro为例,同样配置的车中国价格只有欧洲的60%-70%,但中国版配置更高。说明中国汽车行业和消费者需求进步都非常快。
为此上汽大众选择强强联合,打造出同时满足中国和全球市场的车型。比如为了带来更好的智能化体验,上汽大众积极融入中国本土出行生态,并牵手小鹏、地平线在内的科技企业展开合作,借助其在辅助驾驶和车载系统领域的能力,共同推动品牌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化产品开发与标准建立。
同样以严苛制造工艺著称的上汽大众,始终坚持着质量底线,安全已经成为品牌的基本生命线。虽然目前节奏下产品研发和上市时间都在缩短,但质量上并不会妥协。
发布会展台上的实验室,上汽大众以展示白车身的形式,向观众诉说了其不计成本的安全理念。以途昂Pro为例,热成型钢占比达26.8%,高强度钢占比高达82.3%。还有身价过亿的“网红假人军团”,包括正碰、侧碰等安全系列,通过模拟真人的身体结构和特性,评估碰撞事故中乘员受到的伤害。
综述
当ID.ERA的脑机接口感知系统与途昂Pro的改装文化同台亮相时,上汽大众已不再是那个“谨慎的追随者”,而是以“燃油守正、电动出奇”的姿态,为合资品牌在智能电动时代的价值重生提供全新样本。
这个赛道不仅限于技术产品的展示,上汽大众还用很多“发明”在引领风尚。比如首创“一口价”政策,到后续的动力总成终身质保,都成为它立足于战场的重要砝码。而这场转型的终极考验,或许在于上汽大众能否将德系工艺的“长期主义”与互联网思维的“敏捷迭代”,真正熔铸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