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问界M9的车主们,最近怕是五味杂陈。
喜的是,原厂放风儿说能“回炉重铸”了,激光雷达加持,智驾体验直接原地飞升。
忧的是,这番操作,不得“出血”多少?
这桩事儿,颇耐人寻味。
说车企内卷,那真是刀刀见血,新款恨不得一天换个马甲。
可对咱老车主呢,好像又成了“局外人”。
这回问界肯为老客户“补课”,倒也算凤毛麟角。
瞅瞅现在这新能源车市,更新换代的频率,堪比光速。
去年咬牙跺脚买的顶配,今年说不定就成了“丐中丐”。
硬件迭代飞快,软件升级更是眼花缭乱,老车主看着新功能上线,自己却只能望洋兴叹,这滋味,搁谁身上都不好受。
但疙瘩也来了,这硬件“精装修”,真能让老骥伏枥,焕发第二春?
拥护升级的车主,掰着指头一算,划算!
毕竟,换车动辄几十万,升级一下,就能摸到新款的智驾门槛,怎么看都稳赚不赔。
何况,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在滂沱大雨里可是救命稻草,安全才是王道。
但唱反调的也不少。
有人就嘀咕了,这车拆了又装的,还能保证原汁原味吗?
万一折腾出幺蛾子,谁来兜底?
再说了,升级费用肯定不菲,没准儿得掏几万大洋,还不如把老伙计卖了,置换新款,还能贴补家用。
瞧见没,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算盘珠子自然拨拉不到一块儿。
站在厂家的角度,这步棋走得着实精明。
一方面,秀了把肌肉,告诉大家咱有能耐给老车“开外挂”,提升品牌段位。
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老友粉”的巩固,毕竟,老客户才是金字招牌。
只不过,这“诚意”能有几分真,还得看最终的账单。
官方放出风声,要专门派救援车,弦外之音就是,这活儿不轻松。
参考新款M9的身价,以及激光雷达这些金贵的玩意儿,升级费用想必不会太“亲民”。
说到底,这也折射出新能源车企的一个共同焦虑:如何圈住用户的心?
开传统车,十年八年不在话下。
但新能源车,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变,老车主很容易觉得被时代“抛弃”。
车企如果一门心思扑在新车型上,而冷落了老客户的感受,迟早会被市场“拉黑”。
所以,问界这回的硬件升级,也算一次试水。
倘若能把成本和用户体验拿捏到位,或许能给其他车企一些启示。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儿能不能落地,还得看价格。
如果升级费用高得离谱,那所谓的“诚意”,也就成了镜花水月。
毕竟,消费者心里明镜儿似的,谁也不是冤大头。
最终,老车主是选择升级“续命”,还是置换“新生”,亦或是继续“隔岸观火”,都取决于他们对自身需求的权衡,以及对厂家诚意的考量。
这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硬件升级,更是一场厂商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拉锯战。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如何更好地照拂老用户,如何让老车主也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甘霖,才是更值得深思的课题。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户才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矛头指向厂家的营销套路时,是否忽略了用户对于自身权益的据理力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