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L GT的电池和续航消息这阵子在茶歇时被老吴翻了出来,他那句“你们说,71.8度和87度的电池,到底是噱头还是实惠?”一下子让话题转了天。我这才反应过来,比亚迪这回两种电池在工信部那边都过了,磷酸铁锂那块71.8kWh、还有夸张点的87kWh,续航,说是CLTC下有550、602和662公里可选。群里那小田倒是怀疑过这662能不能实打实跑个远门,毕竟北京到承德他那一趟,冬天掉表掉得厉害,老司机暗戳戳说还是得看脚法。
四驱版本对外标着602公里,前后两个电机拼起来能挤出390千瓦,后备箱附近有个电动尾翼,据说是买四驱能选装。小区地下车库晚上把车停一块,我忍不住多看了眼那根尾翼——邻居小胡笑说,这玩意下雨天抬起来,车屁股都像气垫船。
两驱版的功率分170和230,群友王师傅摸着下巴,说“咱平时跑市里其实用不着那么大劲”。不过有段子说有人冲着红色卡钳选的,大老爷们当玩具在那乐。说到尾翼和卡钳,销售那边顺嘴抖料,后头管理层一度嫌成本高,后来主销群那边反推得紧,也就留下来了。
尺寸倒是真不含糊,宋L GT车长有4840,宽1950,轴距跑到2930,SUV里横向空间给得头疼。有时候送娃去科技馆,小孩在后排伸不开腿,家长能急得冒汗,这车大体不会闹这个。
冷门配置爆出来的消息是,副驾座椅下居然有个隐藏储物箱,茶杯、小雨伞之类的能塞点儿。还有,车窗玻璃默认自带轻微隔音层,听维修师傅说,车主挑刺儿说没看见宣传,师傅嘴快:“新批次都是标配,不用加钱。”
有一回施工路面颠簸,稳定杆调教其实略僵,大胖师傅跟我说,这悬挂设计跟唐有点像,但细节上小修小补,舒适感得见仁见智。后备箱开口没老款高,装大件行李稍微费点劲,车友会聚会上,后排离地低的小孩钻进钻出挺方便。
常见误区还真得提一嘴,四驱版本动力虽猛,实际耗电比两驱的多将近15%,但经常有新司机糊涂,盲目冲着动力大买,结果冬天掉电掉得肉疼。二手市场里,这车新老切换影响小,尤其南方省份,有批车主反馈冬天续航缩水没那么明显,这信口胡说可不行,上海群大龙说他自测最多只少了七八十公里,比之前的秦要好点。
后来市区路口偶遇小陈,他说家里本来商量上极氪,结果女朋友死认比亚迪有补贴,电池安全他爸最看重。车开了三千多公里维修就一次——就一个充电盖弹不出来,售后直接上门弄好,没啥闹心事。
有意思的是,有媒体人茶余饭后插话,说这款发展其实走过一段弯路,最早双电机方案一开始不是这么配的,后来内测被说高速跟车稳定性不理想,才慢慢定型。
野路子跑车段里,还有车友说,宋L GT避震实际没表面看得那么硬,满载五人时候调性反倒柔点儿。东三省那边的兄弟发了几张雪地照片,轮胎原厂自带个低温耐磨层,群里甚至调侃这回“冻不丢脸”。
前几天在车友群吵起来,有个插话师傅说自己装了第三方仪表后,发现电池实际剩余和车机显示不总对齐,两边差个几度电,这是批次问题,有次售后师傅还搪塞说“车机算法明年OTA就修了”。
宋L GT到底咋样,市面上说法一堆,谁也扯不明白。我那辆去年底提的,现在换季早上有时会提示胎压异常,问师傅,答曰“多半是换季虚警”。懒得管,反正开着还顺溜。前门口老汪的小狗对新车倒还挺贴,车身下探钉子也没挂坏,一到夜晚小区快递还反应自动大灯太敏感,这事下回有空得琢磨琢磨,看要怎么调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