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美股市场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4.46%,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人民币,创下近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幕不仅让全球投资者哗然,更揭开了这家电动车巨头深陷“内忧外患”的残酷真相。
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于9月30日正式终止,直接导致特斯拉核心市场销量预期受挫。尽管投行高盛紧急上调Q3交付量至45.5万辆,但市场早已嗅到危机——政策红利消退后,特斯拉单车售价环比暴跌2200美元,核心收入缩水近19亿美元。更致命的是,消费者“抢补贴”潮未能转化为长期增长动能,反而透支了未来需求,导致股价“利好出尽即利空”。
欧洲市场成为特斯拉的“滑铁卢之地”:1月销量同比暴跌45%,市场份额腰斩至1%,而同期欧洲电动车整体销量却逆势增长37.3%。比亚迪、上汽等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强势崛起,甚至被外媒评价为“新兴市场人手一辆比亚迪”。价格战中,特斯拉被迫重启库存车折扣,最高优惠达4000美元,但“以价换量”策略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Q2自由现金流骤降至1.46亿美元,同比暴跌89%。
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宣称,需将特斯拉市值从1.1万亿美元提升至8.5万亿美元才能兑现9000亿美元CEO绩效奖励,这一目标被摩根士丹利斥为“空中楼阁”。更令投资者不安的是,马斯克频繁分心于SpaceX、X平台及政治领域,导致特斯拉AI、Robotaxi等“未来叙事”屡屡跳票。其Robotaxi发布会因缺乏细节被嘲讽为“牛仔秀”,FSD渗透率更从20%下滑至10%,彻底击碎市场信心。
为应对补贴取消,特斯拉推出“精简版”Model Y,起售价39990美元,但配置大缩水:取消后排触控屏、织物内饰、座椅通风,续航骤降10%至321英里。分析师直言:“降价诚意不足,与Model 3仅差5000美元,难以刺激换车需求。”更尴尬的是,这款“减配版”被指“换汤不换药”,与竞争对手的技术迭代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特斯拉市盈率仍高达112倍,远超传统车企,但基本面已无法支撑“科技神话”。若无法在以下三方面破局,其市值崩塌或将只是开始:
重建产品护城河:对抗比亚迪等对手的全球围剿,需推出颠覆性技术;
平衡盈利与销量:告别“以价换量”恶性循环,重拾毛利率优势;
兑现AI承诺:将Robotaxi、FSD从概念转化为实际营收增长点。
特斯拉的暴跌不仅是资本市场的震荡,更是电动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硬实力竞争”的标志性事件。当“光环效应”褪去,唯有直面技术瓶颈、重塑战略聚焦,才能让这家百年车企避免沦为“前浪”。而对于投资者而言,4600亿市值蒸发敲响的警钟,远比财报数字更值得深思。
(本文数据综合自新浪科技、每日经济新闻等公开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