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重型伸缩铁路跨桥科技赋能高原交通建设新突破

在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川西高原,一项关乎川藏铁路建设的关键工程正迎来重大进展——甘孜重型伸缩铁路跨桥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座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桥梁装备,不仅填补了高原铁路建设中复杂地形跨越的技术空白,更以300米级的伸缩跨度和-30℃至50℃的极端环境适应性,成为新时代交通基建的“钢铁脊梁”。

甘孜重型伸缩铁路跨桥科技赋能高原交通建设新突破-有驾

作为连接川藏两地的“咽喉工程”,甘孜铁路跨桥的生产过程堪称一场高原工业的“极限挑战”。研发团队针对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大、地质结构复杂等难题,创新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混合结构,使桥梁自重较传统工艺降低30%,同时抗压强度提升至600MPa以上。在智能生产车间内,激光焊接机器人与5G远程监控系统实时联动,将每道工序的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确保这座“会呼吸”的桥梁在列车通行时实现无缝伸缩。

甘孜重型伸缩铁路跨桥科技赋能高原交通建设新突破-有驾

这座桥梁的诞生,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日夜攻坚。从2018年立项至今,团队先后攻克了低温焊接变形控制、大跨度结构稳定性、高原混凝土配比优化等12项核心技术,获得国家专利27项。特别是其独创的“液压阻尼伸缩系统”,能在地震等突发情况下自动缓冲冲击力,保障列车安全通行。目前,首座成品已成功安装在川藏铁路甘孜段关键节点,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后,将使成都至拉萨的铁路通行时间缩短至10小时以内,为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劲动力。

甘孜重型伸缩铁路跨桥的投产,不仅是中国基建实力的又一次彰显,更树立了高原复杂环境工程建设的新标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推进,此类创新装备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在非洲草原、东南亚雨林等地区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国智造”的桥梁跨越山河,连接起更加紧密的世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