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赴港上市,东风退市:一场“放手”与“归家”的双重选择

岚图赴港上市,东风退市:一场“放手”与“归家”的双重选择

昨晚本来想着早点休息,结果刷到新闻——岚图要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母公司东风集团股份则同步私有化退市。两条消息绑在一起看,颇有点“前浪推后浪”的意味。

先说岚图。作为东风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它的技术储备其实并不差:增程、纯电两条路线并行,底盘调校在自主品牌里算上乘,智能化也不落伍。但现实是,市场层面它始终缺乏存在感。根据公开销量数据,今年前7个月岚图累计卖出不到5万辆,和理想、问界动辄月销2万台以上的节奏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岚图赴港上市,东风退市:一场“放手”与“归家”的双重选择-有驾

为什么?不是车不好开,而是缺少“记忆点”。理想有“奶爸车”,问界有“华为加持”,蔚来主打服务体系,哪怕是销量不高的小鹏,也有“激进科技”的标签。反观岚图,消费者很难一句话概括它的特点。品牌心智的缺失,才是它最大的短板。

这也是为什么岚图要独立上市。登陆港股,不仅意味着多了一条融资渠道,更是把它推到一个“自我证明”的舞台。以后它必须靠销量和市场反馈来赢得认可,而不是在东风的体系内过日子。对投资者来说,这既是风险,也是机会:岚图到底能不能跑出来,将直接影响它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和未来。

我个人对岚图的印象,其实挺矛盾。几年前试驾岚图FREE,底盘质感让我想起沃尔沃,稳健、厚重,是真下过功夫的。但当朋友问我“这个价买它还是理想?”我愣了一下。因为掏钱的人往往不会只看技术,他们买的是品牌、服务和社交认同感——这一点上,岚图还远远不够。

再说东风集团股份退市。这并不是“撑不下去”的信号,而更像是一种主动选择。国有车企在资本市场普遍存在估值偏低、股价长期低迷的问题。对东风来说,与其被动接受市场冷遇,不如收回去,把精力放在内部改革和新能源转型上。退市后,反而能轻装上阵,避免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干扰。

岚图赴港上市,东风退市:一场“放手”与“归家”的双重选择-有驾

这种“双向操作”其实很有意思:母公司退市收缩战线,子公司独立上市扩张边界。表面上看是“一个退一个上”,实则是把资源和关注度重新分配。东风不再耗费精力在资本市场的表演,而是把舞台交给岚图去博出位。

但话说回来,独立上市只是开始。资本动作再漂亮,如果产品和定位没有突破,依然难以打动消费者。岚图未来要回答的问题很简单:在新能源市场的红海中,你凭什么被记住?

我的判断是,它需要尽快找到一个清晰的人设。可以是偏商务的“行政新能源”,也可以是更均衡的“全能家用车”,但不能继续模糊下去。因为模糊意味着被边缘化,而新能源赛道留给“背景板”的空间并不多。

岚图赴港上市,东风退市:一场“放手”与“归家”的双重选择-有驾

最后我想说,岚图赴港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次公开考试。东风选择放手,让岚图去闯市场,这本身是一种勇气。至于能不能交出让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都满意的答卷,就看它能否在未来两三年里跑出真正的存在感。

退市与上市,一个回归,一个出征,看似矛盾,其实是东风在新能源时代做出的双重选择。成败与否,岚图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