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圈里有个挺炸的消息,据说新大洲本田要在重庆搞一场活动,发布一款无级变速的跨骑摩托,机甲风,外观还挺唬人。你仔细琢磨,这是不是挺反常?以前这些大胆的跨界玩的都是宗申、春风这种“敢想敢做”的厂牌,本田这种级别的国际大佬,要说听劝迎合国内用户玩这些“花样”,确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现在豪爵和本田正面打实力差距太大,建议豪爵搞点“超限战”,别光死磕发动机,把混动、自动挡、油箱容量这些“新鲜玩意”玩起来,结果刚写完没两天,本田就真整出个无级变速跨骑,这是巧合还是看到了市场风向?不管咋说,事实到了跟前,这问题就摆明了——豪爵到底该怎么接招?
现在咱们得回头想想,为啥本田敢下场玩“旁门左道”?其实市场早变了。前些年大家买摩托,讲究的是动力、机械性、纯粹的骑行体验,甭管是跨骑还是踏板,变速箱手动必须得有,觉得自动挡那是懒人玩意,骑士就该抡胳膊挂挡才有范儿。但你看看现在城市里摩托的普及,人们骑摩托多半是为了通勤,图方便、省心,尤其是女性和年轻人,不想在红绿灯前还得挂个一挡、二挡来回捅。
去豪爵店里看过,那场景挺真实——跨骑撤柜,店员都主推踏板。你问为什么?答:现在买跨骑摩托的人少,还不如上踏板。踏板不用想换挡,轻轻松松拧油门就走,尤其是城市,堵堵停停的,自动挡那叫一个方便。不夸张地说,在某些城市,自动挡摩托车市场份额能打穿天花板了。
可问题来了,大家以为踏板是骑士归宿,只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有自动挡跨骑——看着像本田一样的跨骑,骑着却像踏板一样顺滑,那谁说骑士不能继续骑跨骑呢?毕竟跨骑的轮胎更大,通过性和稳定性都完胜踏板,既能满足对机械感的追求,还能节省通勤时间。自动挡跨骑要是一普及,说不定会有一大堆“踏板转粉”的用户。
本田真正“听劝”了,这才是整个摩托市场的风向球。豪爵还在玩明星配件,搞座椅好、轮胎好、仪表盘炫,妄图打打配置牌,问题是,消费者有时候不止是冲着参数来的,而是想要“全套体验”:顺手、好骑、天天都能用。
设想一下,现在大街上要是真出了能自动变速的跨骑,用户会怎么选?会不会把那些以前不愿学打挡,只愿骑踏板的人全吸引过来?配置再高,挡位还是得自己捅,麻烦就是麻烦。豪爵要是还把心思全放在“堆配置、比参数”上,那这仗还怎么打?本田如果把跨骑做得和踏板一样傻瓜,豪爵不但没了技术壁垒,连用户习惯都丢给人家了。
想想这些年,跨骑和踏板的竞争本就是两套逻辑。踏板靠的是彻底的易用性,跨骑靠的是机械乐趣和个性。可只要用户愿意,要打破这个壁垒其实挺容易,把自动挡塞进跨骑里,这玩法就变了。人们不再需要做选择题,而可以两手都要:既有跨骑的“酷”,又有踏板的“顺”。
更狠的是,本田做自动挡跨骑还不会对自己的踏板市场有啥损伤,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品牌口碑、质量保障都在那摆着。反过来豪爵呢?一边缺乏发动机核心竞争力,一边还要在配置上下死力气。这种打法在拼参数、拼简化体验的当下,已经显得有点僵化了。摩托市场最大痛点不是动力天花板,而是“大众能不能无痛上车”,能不能“拧油门就走”,不用考虑那么多传统机械细节。
这么看,豪爵之前走“配件明星策略”,其实是被动出牌。你再堆料用户也只是看个新鲜,骑起来还是老问题:城市里走走停停费劲,买回家还得给家里人做思想工作,“学会打挡啊,别怂”——可谁家孩子愿意再多学点复杂呢?多半就是轻松点,随性点。
这个问题进一步深挖,其实更现实:技术升级、产品创新,什么时候都应该是为了解决用车最直接的痛点。中国摩托市场这些年,真正的创新少之又少,大家都是小步快跑。踏板市场炸了,跨骑就凋零;你来我往拼配置,最后还是靠抄作业。
但本田这回干个无级变速跨骑,等于给大家提了个醒:摩托车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质变,不是继续沿着老路加参数、做装饰品,而是要彻底简化使用门槛,帮助它不止是“骑士的玩具”,还可以是普通人的日常工具。
现在摆在豪爵面前的难题就更明显了。如果还在比参数,来个仪表盘带导航、空气滤芯能用五年、一键启动什么的,都会被自动挡大势碾压。你搞出一个十二升油箱,再加“全身贴花”,用户依旧问你:是不是还要自己打挡?如果答案是“是”,那就再见了。配置优化限制不了市场转向,真正能撬动市场的,是硬核的技术突破——比如自动变速、智能骑控这些。
本田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个行业分水岭。如果产品真的落地,后面必然引发一波跟进潮。别的厂牌一看,自动挡能救市,那大家走自动挡也不丢人了,过去觉得自动挡是“懒人专属”,现在直接成了“新时代跨骑主流”。那豪爵要是不跟,等同于自己把一大批用户让出去,全球摩托市场的排名说不定还真得下降一位。
不禁要问,豪爵到底“输”在哪?是技术,还是观念?好像两样都被本田抢了先。技术上本田就是稳,观念上敢于突破;反观豪爵,把安全感建立在困死用户的“配件体验”上,眼看着人家用自动挡抢走了新用户和城市骑行主力,自己却守着老套路不肯转身。
实际上,摩托行业很少有真正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在自动挡这类成熟的应用上。只不过多数企业觉得做自动挡不够“骑士”,怕砸自己招牌,谁肯第一个吃螃蟹?所以以前都没人敢做。但一旦本田这类大厂发力,等于宣告“自动挡是大势所趋”,那其它企业也就跟着走了,观念一旦松动,变革很可能加速。
市场的选择,其实很简单:消费者不管那些行业门户之见,只要好骑、日常实用、价格合适,谁家都能买。豪爵如果不加速切换思路、主动抢进自动挡技术,很可能很快就被时代抛在后头。守着老配件策略、无视用户真实需求,表面看是“稳”,实际是“等死”。毕竟,用户才是真正的裁判员。
更讽刺的是,豪爵某些高管一提创新,还是那套“我们把座椅做软了,灯做亮了”,可用户早就不只盯着这些所谓的小改小革。“能不能让我骑得更轻松,能不能别再搞复杂的驾驶习惯”,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你满足了,就能活下去,满足不了,就等着市场自然淘汰吧。
本田这次的“听劝”,其实是在告诉所有中国摩托车品牌:别再按照过去玩摩托的思路做决策了。是时候全面转身,为用户的真正需求服务了。摩托车不再只是热血青年和老骑士的专利,它应该是每一个普通人的选择,让更多人能无忧上路,把摩托彻底升级成代步工具而不是费劲的机械玩具。
最后再说一句,等市场新局彻底拉开,本田带头,其它品牌跟进,豪爵如果还不“回头”,可能真的连最后的位置都保不住了。摩托行业的变革就像大浪淘沙,挡不住也逆不了,谁能理解用户,谁才能活到最后。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