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司机朋友,特别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们,心里都有个大大的问号:听说现在驾照扣分到年底不再自动清零了?
这个说法在司机圈子里传来传去,让不少人心里直打鼓,生怕一不小心,辛辛苦苦考来的驾照就出了问题。
其实,这个说法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但这个误会背后,却藏着大家必须了解清楚的交通记分新规则。
今天,咱们就用最直白的话,把这件事彻彻底底地讲明白,让每一位司机都能心中有数,开车上路更安心。
首先,咱们必须明确一点,驾驶证的记分清零制度并没有取消,它依然存在,但它的“清零”方式和很多人想象的“日历年清零”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误以为,不管今年扣了多少分,只要熬到12月31号晚上12点,新的一年开始,所有人的分数就都像按了刷新键一样,自动回到12分。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真正的规则是这样的:每一本驾驶证都有一个独立的“记分周期”,这个周期不是从1月1号到12月31号,而是从你“初次领取驾驶证”的那一天算起,往后顺延一整年。
举个例子,如果您的驾驶证是2023年10月15日领取的,那么您的第一个记分周期就是从2023年10月15日开始,到2024年10月14日24时结束。
在这个为期一年的周期里,只要您被记的分数累计没有达到12分,并且您已经将所有产生记分的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全部缴纳完毕,那么到了2024年10月15日零时,您的记分就会被自动清零,恢复到12分。
这里面有两个最关键的核心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第一是“记分周期”是跟着你个人走,而不是跟着日历年走。
第二,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就是“罚款必须缴清”。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产生“分数没清零”的错觉。
比如,您在记分周期内有一个违章,扣了3分,罚款200元。
您在“交管12123”手机应用上处理了这个违章,确认了扣分,但是忘记或者拖延了缴纳罚款。
那么系统就会认为这个违法处理流程没有走完,这3分就会像个小尾巴一样,被自动转存到您的下一个记分周期里。
所以,不是系统不清零,而是因为您有“未完成的作业”,导致分数无法被清除。
因此,处理完违章后,一定要及时查看并缴纳罚款,这才是完成一次违章处理的完整闭环。
说完了普遍规则,我们必须把目光聚焦到新手司机群体上,也就是处于“实习期”的驾驶员。
对于他们来说,驾驶证的管理规则要严格得多。
实习期,绝不是一个可以慢慢试错的“新手保护期”,而是一个要求极高的“观察期”。
最严厉的一条规定必须牢记:在实习期内,一旦记分达到12分,后果不是暂扣驾驶证去学习,而是直接“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注销”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您这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都白费了,您需要重新回到驾校,从报名开始,像一个从未学过车的人一样,重新考取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和科目四。
这对于任何一个刚拿到驾照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可能有人会问,那在实习期扣了6分或者8分,没有到12分,会有什么影响吗?
会不会延长我的实习期?
根据现行规定,对于我们最常见的C1(手动挡小车)和C2(自动挡小车)驾照,实习期内记分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实习期并不会被延长。
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放松警惕。
12分这个额度,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非常“脆弱”。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开车时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导航,被摄像头拍到,扣3分;在市区道路压了实线变道,扣3分;在路口没有礼让正在通过斑马线的行人,又是3分;再加上一次变道忘记打转向灯,扣1分。
仅仅是几个看似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10分就没了,剩下的2分额度会让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车都提心吊胆。
而且,现在的交通执法越来越精准和严格。
遍布城市角落的高清摄像头,不仅能清晰拍到驾驶员是否在打电话,甚至连副驾驶是否系了安全带都一清二楚。
副驾驶不系安全带,驾驶员要被记1分并罚款;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以教育和罚款为主,但也体现了对交通安全的全方位要求。
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违章行为,堪称“扣分大户”。
比如不按规定避让校车,一旦校车停下并伸出停车指示牌,在规定车道内的车辆必须停车等待,强行通过就是6分。
在高速公路上无故占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更是直接一次性记12分,实习期司机直接“回炉重造”。
处理违章的流程也需要大家了解清楚。
现在,“交管12123”手机应用非常方便,绝大多数罚款金额在200元以下、单次记分不满12分的违章,都可以在手机上处理和缴费。
但如果您的记分在一个周期内达到了12分,那就不能在网上处理了,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前往交管部门的违法处理窗口现场办理。
等待您的是为期七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简称“满分学习”,学习结束后还要参加科目一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分才予以清除。
如果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两次以上达到12分或者累计记分达到24分以上的,那麻烦就更大了,不仅要考科目一,还要在十日内重新参加科目三的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最后,必须郑重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动“买分卖分”的歪脑筋。
有些人为了图省事,找所谓的“黄牛”帮忙处理违章,或者拿自己的分去给别人销。
这种行为在过去可能还有空子可钻,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变得非常危险。
交通管理系统有严格的大数据监控机制,比如,一本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最多只能为3辆非本人名下的机动车处理违章;一辆车也最多只能接受3本非车主本人的驾驶证来销分。
一旦系统发现异常,比如您的驾驶证频繁为不同地方、不同品牌的车辆销分,就会被系统自动锁定,列为重点嫌疑对象。
一经查实,不仅会面临高额罚款,禁止办理相关业务,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因提供虚假证言、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而被处以行政拘留。
那些声称“包消分”的黄牛,最终只会让您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切勿因小失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