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大众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存在。燃油车时代,它几乎定义了中国人的汽车消费启蒙。可时代风向一转,新能源狂飙突进,大众不再是那个牢牢掌控话语权的“老师傅”,反而一夜之间变成了要跟中国新势力学技术的“老学生”。更有意思的是,大众不仅低下头,还把三家中国科技型车企请进了自己的“合资小圈子”。目前,小鹏、上汽、零跑各自牵手了一家大众系合资公司,让传统老大哥的大船在新能源浪潮中实现了“三级分舵”:大众安徽联姻小鹏,上汽大众背靠上汽,一汽-大众则锁定了零跑做技术队友。
让人忍俊不禁:这场“三国杀”似的技合战,大众扮演的其实是队长而不是教练。昔日统一的技术输出,如今变成了本地化、反向技术流入,各家合资公司自己找项目、拉关系、搞创新。管理大船跑赛马,听起来像段子,做起来是真有想法。你不得不说,大众在中国市场掌握的生存智慧、战略灵活性,是欧美老伙伴里面最“入乡随俗”的一个。
为什么现在“三大外援”各有归属?回过头看,这背后的逻辑用和菜头老话说:“你指望自己造轮子,还不如直接买辆电动车效率高。”大众虽贵为世界巨头,新能源转型却受政策、体制拖拽,相应周期按年算,前后套娃一拖再拖。反观本土新势力,十八个月造一款新车都嫌慢,别说智能驾驶、电动化核心技术这类升级。如此一比较,大众必须要拿出点真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顺理成章。
让我们梳理下三条主线:大众安徽+小鹏,走的是智能化创新搭档路线。小鹏的自研芯片、算法、智驾方案是亮点,双方合作非常深入。重大节点上,大众主动把德国工程师队伍直接派驻,对小鹏技术敞开了怀抱。甚至外媒疯传,小鹏芯片未来会装进大众新车,一时间大家惊呼德国工业正在“中国造”。你看老牌巨头此番姿态,着实放得开、一点不端着。
再来看上汽大众,上汽依托自己积累的新能源硬实力,把控平台、产品、供应链节奏。在宝马奥迪够不着的领域,上汽反而成了自主创新“国家队”。与大众的协作模式属于双向赋能,但“老伙计”之间默契多、扯皮少,比引入新外援要省心。双方联合开发智能数字化平台的成果,已经在奥迪品牌电车上率先亮相;大家都在赌,下一步会有更多突破性车型出炉。
最后是一汽-大众和零跑。零跑虽然名字“萌”,其实是行业隐形高手。它的B平台技术,吸引了一汽深度合作。更妙的是,一汽与零跑模式并非单纯供应链合作,而是在“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上下功夫。两者不但准备共推中国市场新车型,还要联手研发出口专属产品。谁说中国技术只能“内循环”?现在有人要带着它们出海,顺路割点国外智驾“大公司”的韭菜。
表面热闹,内里其实处处埋着机会与风险。对大众来说,三驾马车各奔前程,是技术多元化的“保险槓杆”。不同技术路径同步推进,既能分摊试错风险,也方便随时押注风口。在与丰田等国际友商的对比下,这种赛马机制明显更灵活。丰田强调自家工程师、体系完整,固然安全,但容易慢半拍。大众则是宁肯分蛋糕,也要保证不掉队。
当然,这场多线竞跑的终局,目前谁也说不准。大众安徽在智能化落地速度上或将最快,小鹏技术本土化推进无疑加分;上汽擅长效率和整合,有供应链优势,产品品控也更稳;而一汽-大众手握零跑成熟平台,叠加出口新车经验,技术和成本或许会成为“黑马”。
对大众来说,豪赌三路,是在中国市场自救图存。时代变了,技术转移、话语权易手已是新常态。往昔油车时代一起端碗喝粥,如今轮到中国新势力端盘上菜。大众要想不被淘汰,只能学会怎么吃、怎么合伙。至于未来,下一个三十年谁才会笑到最后?留点悬念给市场,让消费者和历史来说答案。技术和谈判桌上的“庄家”轮换更迭,这才是大时代的正确剧本。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