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 24 小时,小米YU7已经逼着第一家车型开始降价 2 万了。那 7 月份你还会看到 5 家继续跟进降价的车型。
3分钟内,小米YU7的大定就突破了20万,这还是一款选配完接近30万的车。
所以YU7这辆车会对接下来整个20 - 30万的SUV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就像一个大的漩涡,把这个价位所有想买SUV的车主全给吸过来了,甚至包括油车,像是宝马 X3、奔驰GLC。但影响最大的一定是新能源品牌,谁和YU7的定位越相似,谁的压力就会越大,马上降价也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接下来,我来给你盘点一下可能会降价的几个车型:
第一个是智界R7,价格区间和YU7基本一致,造型也偏向运动,同样主打智能化,定位非常相似。这车在YU7发布会还没开始的当天,就已经官宣降价2万了,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抢占先机。
第二个是特斯拉Model Y。但我跟你们说一个可能反常识的事实:都以为当初SU7上市会影响 Model 3吧?并没有。SU7上市这一年,Model 3的销量反而上涨了,从15.5万台涨到了19.6万台。也就是说,Model 3虽受SU7影响,却卖得更多了。但另一方面,除了SU7和Model 3之外,其他车型的市场份额反而被挤压了。这是行业内的一个现象:老大和老二打架,其实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受伤最严重,有的甚至直接被淘汰。
说回Model Y,特斯拉可能有两个对策:第一个是7月可能会推出限时补贴,比如保险补贴或者颜色选装免费之类的,按照特斯拉过往的策略,这几乎是可以确定的;第二个是加速廉价版Model Y地推出,这款车快的话三季度就能上市,价格大概在 20 万出头,但减配了很多。
接下来继续看还有哪些车型和YU7定位类似:蔚来ES6、小鹏G7/G9,还有极氪001和极氪7X。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几款车的价格都在25 - 35万上下。我查了一下,这些车目前本身优惠就不多,而且六、七、八月本就是车市的淡季,所以它们接下来的降价动机极强。没办法,小米的产品力未必比这些车型强多少,但人家就是有品牌号召力,说白了就是粉丝心甘情愿为这个溢价买单。
剩下的这些品牌和车型短期内还能做什么呢?就连华为的智界R7都已经降2万自救了,其他品牌能做的只有降价,靠降价争取那些还没对YU7“上头”、且不想等太久提车的车主,除此之外真的别无办法。
所以各位,上述提到的这些车,包括20 - 30万之间的所有SUV,我真的建议你们先不要出手。6月份最后的这几天,车企都在商量对策,7月份才是这场行业变革连锁反应的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