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铁们,今儿个咱们不聊别的,就聊点儿这几天在网上冒出来的“稀罕事儿”。你猜怎么着?老姜我这双看遍了互联网风起云涌的眼睛,又被一条新闻给“闪”了一下腰。说的是什么呢?宗庆后老先生的弟弟,宗泽后老弟,他手底下那“娃小智”品牌的董事长,叫吴坚的,第一次直播露面了。这本身没啥稀奇的,现在哪个做生意的还不兴直播带货、刷刷存在感?但关键是,他老人家在直播里,给咱们画了一张大饼,那饼画得可真是…有点儿意思。
说白了,就是招商嘛。这年头,做生意的,甭管大厂小店,都得想着怎么把盘子铺大。这“娃小智”也是,吴董事长大手一挥,说咱们门槛低啊,没代理费,没加盟费。听到这儿,老姜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感觉,就像你走在夜市上,突然有个小贩冲你喊“不要钱不要钱,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你是不是下意识会多看两眼,然后琢磨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果然,那药就在后头呢。吴董事长接着说,“如果你一次性采购,下预付款30万元,你分期采购,那么我们会奖励一辆汽车(SUV),3年的免费权,3年以后送给你。”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儿“上头”?SUV啊!30万买货送SUV!这玩意儿,就像往滚油里浇凉水——“炸”了!老姜我一看这消息,立马就“咦?”了一声。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里头肯定藏着不少门道儿,值得咱们掰开揉碎了,好好盘盘。
首先,咱们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捋捋。这“娃小智”,是宗泽后宗老弟领衔的“宗盛系”搞出来的新品牌。听听这名字,“娃小智”,一听就跟“娃哈哈”有那么点儿血缘关系,但又保持了那么点儿距离,你说是不是挺鸡贼的?这就像江湖上,大家都是一个师门出来的,但总有那么几个师兄弟,要另立山头,打着“正宗”的旗号,再搞点儿新花样。
天眼查一扒拉,这“娃小智”食品(杭州)有限公司,注册时间挺有意思,2025年1月成立,公众号注册更是到了2025年9月。虽然媒体报道里,又说这公司是2025年成立。这些时间点有点儿混乱,但没关系,重点是这“娃小智”公号9月29日发的文章里,宗泽后和吴坚给这品牌定位可是“以新消费为根本基因,从品牌内核、产品创新到市场推广进行系统性重构”。看清楚了,是“新消费”、“系统性重构”!这话听着可太互联网了,是不是?什么叫“新消费”?说白了,就是把旧酒装新瓶,或者干脆就是搞个新瓶子,然后告诉你里面装的酒,能让你喝了飘起来。
再看这招商政策。30万采购送SUV三年使用权,三年后送你。这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对于一个刚起步的新品牌来说,一下能拉到300个县区的“独家经销商”,这气势,那是相当可以的。想想看,300个县区,每个30万,这启动资金,那可就是实打实的九千万!一个亿的小目标,这不就奔着去了吗?
但老姜我总觉得,这事儿有那么一股子似曾相识的味道。你想想,这几年,各种“新零售”、“社区团购”、“社交电商”,是不是都玩过类似的把戏?先是高额返利,再是免费送东西,然后把你的钱圈进来,再然后呢?有成功的,当然更多的是一地鸡毛。这30万送SUV,听起来是诱惑巨大,可细想想,这车子,真的是白送的吗?
咱们来算笔账。一台普通的紧凑型SUV,市场价位大概在10万到20万之间。如果按照15万来算,30万的货,等于说其中一半的价值,就用来“送”车了。而且,这还只是三年使用权,三年后才真正归你。这中间,车子的折旧费,保险费,保养费,油费,这些隐形开销,可都是实打实要你自己掏的。这买卖,划算吗?
关键在哪儿呢?这30万的货,到底是什么货?是娃哈哈那种家喻户晓,人人见了都认识,放在哪儿都能卖出去的快消品吗?不是。这是“娃小智”啊,一个“新锐品牌”,一个打着“新消费”旗号的玩意儿。这货能不能卖出去,好不好卖,卖多少钱,这才是真正的核心啊!你花了30万拿了货,如果货品本身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最后烂在手里,那别说SUV了,你可能连修车的钱都赚不回来。
这事儿,让老姜我想起了那些年,各种“加盟”项目、各种“代理”模式。一开始,都是把前景描绘得天花乱坠,说什么“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说什么“轻松月入十万,坐享人生巅峰”。但当你真正投钱进去,拿到那一堆所谓“产品”的时候,才发现,这所谓的“风口”,刮来的不是钞票,而是呼呼的耳光。
这吴坚董事长,可不是个新手。天眼查里写得明明白白,他是宗盛系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包括贵州娃茅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宗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宗师傅饮料(杭州)有限公司等等。看看,从“娃茅”到“宗师傅”,再到现在的“娃小智”,这“宗盛系”的版图可不小。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玩资本,玩招商,那是老手了。他知道怎么用最诱人的条件,去吸引那些手里有点儿闲钱,又想搏一搏的“经销商”。
老姜我不是说这种模式一定不好,但这种“重奖励、轻门槛”的招商策略,往往会吸引两种人:一种是真正有远见、有能力,能把货盘活的,这种人少;另一种,就是那些被“SUV”冲昏了头脑,以为捡到便宜,头脑一热就往里冲的“韭菜”。说句不好听的,这30万的货,卖不卖得出去,谁知道呢?但30万的预付款,那可是实打实先进了公司的账户。
咱们再回头看吴董事长直播里那番话:“我也希望娃哈哈能越做越好,也希望这个大小姐的娃小宗也越做越好。中国那么大,我们大家一起好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服务于我们的经销商。”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充满了商业的“大格局”,一副其乐融融、共同繁荣的景象。但老姜我心里清楚,这商场如战场,哪有那么多其乐融融?嘴上说着“大家都好”,心里想的,可都是怎么把自己的蛋糕做大,甚至,是从别人的碗里抢肉。
尤其是宗馥莉大小姐刚辞去娃哈哈董事长职务不久,这“宗盛系”的“娃小智”就这么高调地冒出来,还玩了这么一出“送SUV”的招商大戏。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这到底是家族内部的“良性竞争”,还是各有各的算盘,想要在“娃哈哈”这个金字招牌的光环下,再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财富密码?
老实说,我对这种模式,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因为很多时候,这种“重资产绑定”的模式,最终受伤的,往往是底层的经销商。他们背负着30万的货款,背负着一辆可能根本用不上的SUV,然后发现产品根本卖不动,最后只能自己消化,或者砸在手里。这就像你跟着一个“领路人”去淘金,领路人告诉你“这矿里全是金子”,你吭哧吭哧挖了半天,发现挖出来的全是石头,而领路人早就拿着你的“入场费”走人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老姜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万一人家产品真的好,市场前景真的广阔呢?万一人家真能把这“新消费”玩出花来,让经销商跟着一起发财呢?这种可能性,当然有。就像当年淘宝刚出来的时候,谁能想到它能改变整个中国的零售业?当年各种“共享经济”冒出来的时候,也有人觉得是忽悠。所以,对“新事物”,咱们不能一棒子打死。
但关键在于,辨别的能力,风险的意识。作为潜在的经销商,你有没有深入了解过“娃小智”的产品?它的口感如何?它的定位是什么?它面对的消费群体是谁?它真的具备“系统性重构”的实力,能在已经被巨头瓜分殆尽的快消品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些问题,比那辆闪亮的SUV,更值得你去深思。
说到底,这年头,做生意就得擦亮眼睛。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掉下来的,往往都是陷阱。人家吴董事长能用一辆SUV,就忽悠来300个县区的经销商,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这个社会上,想赚快钱、想一夜暴富的人,还真不少。而那些真正靠谱的生意,往往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免费送”,也没有那么多让人心跳加速的“暴富神话”。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老先生,一辈子都在踏踏实实做产品,做渠道,做品牌。他老人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可能是“多销快周转”。卖得多,周转快,利润自然就来了。这才是生意的本质。如今,宗泽后老弟搞的这个“娃小智”,虽然嘴上说着“新消费”,但骨子里,这“送车”的招商模式,到底是“新”,还是“旧瓶装新酒”,甚至“旧瓶装过期酒”,咱们还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行了,老姜我就说到这儿。这事儿吧,咱们不站队,不批判,就只是摆出来,让大家伙儿自己琢磨。30万换一辆SUV的三年使用权,三年后归你,听起来挺美,但最终是美梦成真,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可就得看各位看官自己的本事和运气了。
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呗。你觉得这30万的买卖,值不值?或者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发财故事”,是成功了,还是最后砸在手里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