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石汽车与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毫无征兆地清空了其抖音、微博账号中的所有内容。
这一回应,似曾相识。2017年7月5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去美国“开例会”。次日,他在微博发表声明,称“会承担全部责任,尽责到底”。当日乐视网公告,贾跃亭辞去一切职务。此后,“下周回国贾跃亭”成为网上盛传的段子。
2023年9月10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甩下上百亿债务远走海外。
2025年4月17日,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将其微博账号内容全部隐藏,并远赴英国“融资”。
有媒体联系极石汽车,咨询极石汽车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的原因,以及公司目前是否平稳运行,极石汽车公关负责人表示:“不清楚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账号内容的原因,公司目前平稳运行,产品销量有所上涨。”但具体数据,极石汽车依然未透露,这种模糊态度进一步放大了外界猜测。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极石汽车董事长昌敬套现近9亿却劝投资者耐心一点”相关话题曾登上热搜。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昌敬通过集中竞价和询价转让等方式多次减持石头科技股票,对石头科技持股比例由23.15%降至21.09%,累计套现约8.88亿元。随即,公司高管如丁迪、毛国华等也于2024年年中财报期间减持股份,进一步动摇市场信心。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为19.77亿元,同比下滑3.64%;扣非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下滑11.26%。
销量数据始终是悬在极石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自2023年11月启动交付至2025年3月,极石01累计销量仅7875辆,月均不足470辆。即便在2024年8月推出降价5万元的标准续航版后,销量虽短暂攀升至650辆(2024年11月),但仍未突破四位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接竞品理想L8在2025年3月单月销量达5275辆,今年累计12940辆,几乎是极石同期销量的6倍。
更严峻的是价格体系的崩塌。二级市场出现极石01优惠6万-12万元的抛售现象,部分车商甚至以“附赠车载配件”为噱头变相降价。这种饮鸩止渴的促销手段,不仅损害品牌溢价能力,更暴露出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困境。技术研发上,极石汽车的短板更为明显,其核心部件,如增程器、激光雷达等,都依赖外部供应商,与小鹏等注重自研技术的品牌相比,极石汽车缺乏自主研发的技术壁垒。
面对国内市场的溃败,极石将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场。2024年,其高调宣布与中东、中亚等15国经销商签约,宣称海外订单超1万辆。但实际交付数据难以验证:阿联酋全年预计交付仅500辆,远落后于路虎卫士等传统豪强。即便在售价翻倍至56万元(国内售价的两倍)的迪拜市场,极石01全年销量仅600辆,所谓的“卫士杀手”称号更像是一场自娱自乐的营销表演。
主编点评
资本热潮退去,当消费者回归理性,那些依靠噱头营销、组装式造车、创始人IP幻象支撑的品牌,终将露出底色。昌敬清空社媒的举动,或许正是这场幻灭开始的信号。在新能源赛道的血腥淘汰赛中,极石能否活过2025年,答案或许早已写在其月销数据之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