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车发布会我看了,句句不提比亚迪,但招招都冲着汉去的,这下压力大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开了12年车的人,我昨天看完吉利银河E8的发布会,真的是没谁了。这场发布会表面上在讲产品,实际上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招招都冲着比亚迪汉去的。
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过世面了
早年我在4S店做过3年销售,后来跑媒体这么多年,北京车展、上海车展也没少去,但像昨天这样“暗戳戳”怼竞品的发布会,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直接的。
不吹不黑地说,吉利这次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春秋笔法”。表面上在夸自己的银河E8,实际上每一个数据、每一项配置都在对标比亚迪汉,甚至包括小鹏、小米都被“误伤”了。
风阻系数这个事儿,我必须得说说
先说说最有争议的风阻系数。吉利银河E8宣布0.199Cd,特意强调是120km/h时速下测的。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时速?
话说回来,我这些年试驾过的车没有100台也有80台了,风阻测试的门道我还是懂一些的。一般来说,厂家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测试条件。小米SU7之前宣布的0.195Cd确实是在160km/h下测的,这个时速对咱们日常用车来说确实没啥意义,毕竟超速了。
但是吧,从技术角度来说,高速下的风阻系数测试难度确实更大,这点我是服气的。不过作为一个奶爸的角度来说,我更关心的是日常驾驶场景下的实际表现,120km/h这个标准确实更贴近咱们的实际使用。
转弯半径的“小心机”
银河E8的转弯半径5.62米,作为一台5米级的车来说确实不错。你说巧不巧,发布会上还专门放了个演示视频,比亚迪汉EV因为转弯半径大撞了障碍物,银河E8成功躲过了。
这波操作我是没看懂,说好听点是展示灵活性,说难听点就是明摆着在拉踩。厂家也是够拼的,为了证明自己好,把竞品的“糗事”都拿出来了。
45英寸大屏,真的实用吗?
关于那块45英寸的8K大屏,说句良心话,确实挺震撼的。不过作为一个带着老婆孩子出门的奶爸,我更关心的是这玩意儿实用性如何。
这些年我也算是体验过各种大屏了,从最早的iPad贴车机,到现在动辄十几二十寸的悬浮屏,我发现一个问题:屏幕越大,操作起来越不方便,尤其是开车的时候。
银河E8这块45寸屏确实够大,显示效果也不错,但你想想,坐在主驾的时候,想点击屏幕右下角的功能,胳膊都得伸老长。这就有点过分了,实用性真的要打个问号。
价格战背后的深层逻辑
银河E8的售价17.58万-22.88万,加上各种优惠能到15.38万起,这个价格确实很有杀伤力。结果没想到,吉利这是要把新势力往死里卷的节奏。
话说回来,我在4S店那几年见过太多价格战了,最后受伤的往往不是发起者,而是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吉利现在的策略很明确:配置上多一点、设计上好一点、价格便宜一点,这确实是个杀手锏。
但是吧,从长期来看,这种拉踩式的营销我个人是不太赞成的。汽车毕竟是大宗消费品,消费者最终看的还是产品力和服务。
作为奶爸的实际体验
前段时间我试驾过比亚迪汉EV,整体感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加速性能和NVH表现。银河E8我还没开过,但从参数来看,两车各有千秋。
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个阶段的新能源车,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吉利,产品力都已经相当成熟了。作为消费者,咱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
如果你更看重品牌力和保值率,比亚迪汉可能更适合;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和新鲜感,银河E8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场发布会看下来,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国产车企真的是卷起来了,而且卷得越来越直接。从暗戳戳的对比,到现在几乎明牌对抗,这个行业的竞争确实到了白热化阶段。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竞争激烈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好事,产品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实惠。但我还是希望各家车企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本身上,少搞一些口水战。
那问题来了,面对银河E8这样的强力竞品,比亚迪汉接下来会怎么应对呢?是继续坚持自己的路线,还是也会跟进降价?
大家觉得呢?欢迎车友们留言聊聊你们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用车需求不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