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锡箔色的城市还没醒来,猛士 M817 静静地停在户外体验营地前。雨水打在车顶,溅起细碎的声响。车身线条明晰,像一头等待机遇的大型动物。你走近时,电动踏板“咔哒”伸展,仿佛在无声地阐述它的智行本能。激光雷达与探照灯安安静静地“锁定”了你——难说在这个时代,是车在等待人,还是人在渴望一辆能穿越城市与旷野的移动堡垒。
假如你是猛士 M817 的车主。你想去无人区撒野,又要考虑孩子的安全座椅、父母的空调需求、老板的临时视频会议。你会纠结吗?毕竟,曾经的硬派越野车就是一块铁皮、一套机械四驱和一腔孤勇。舒适?智能?似乎是“变节者”的词汇。但现在,猛士 M817 很可能要改写这个悖论,至少它的参数和配置,是在认认真真地“挑战你脑内的刻板印象”。
2025年7月17日,猛士 M817 开启预售,Pro版 32.99 万、Max版 35.99 万元——价格区间比不少豪华品牌还要“聪明”,不至于让硬核越野玩家大呼“割韭菜”,也能让科技爱好者拿着金融计算器笑称“值”。限时权益是行业常规套路,诸如 “1000 元抵 5000 元”、“价值 8000 元充电服务”、“免费升级电动踏板”等,都在强调它正在“吸引年轻的中产,加速流量变现”。预售1小时内9713台订单,数字很漂亮,如果不是统计口径出了差错,算得上硬派越野的破圈之选。
再回到现场,汽车圈里不相信眼泪,只看细节和证据。猛士 M817 的外观,是典型的功能优先:机甲满分,悬浮顶、银灰防擦板、侧爬梯,都是为户外玩家准备的可实用部件。大灯像是把武器,内藏科技——LED、贯穿式灯带、发光LOGO,能让你在夜里找车的概率提升30%。更有意思的是,车门下的智能电动踏板像自家猫咪,见人自动“打招呼”,越野时立刻缩回,“拒绝社交”。轮胎花纹深达10mm,防剐蹭,泥地不打滑。用这些细节堆砌——确实说明这家车企想明白一点:“硬派不是粗糙,而是实用主义的极致。”
车尾继续满分硬汉,十字尾灯很有辨识度,外挂储物箱里的工兵铲和拖车绳,像是在暗示:即使你下不了无人区,至少可以在朋友圈里发个图,唬唬同事。车长近5米,轴距3米,空间打底,坐得开敞。机甲美学和功能设计就这样并行不悖,细看的话,还真有点“外表杀气腾腾,内心温柔体贴”的意思。
坐进车内,你会发现这不是早年硬派越野那种“只要能开就行”的逻辑。真皮Nappa,座椅加热、按摩、通风,你随手一摸,全是对“舒适”的严格强调。中控双大屏,分辨率2K,“飞航式”的布局甚至让电子工程师略有欣慰——终于不用捂着眼睛猜油耗或导航。储物空间多到令人疑惑,车门雨伞槽、中央扶手箱、车底镂空能放笔记本,合计22处储物格,兼顾“有娃有狗有父母”的中国家庭需求。甚至连出风口都在搞机械美学,旋钮一转,清脆的反馈能让强迫症患者心情美好半天。
内饰里,专用儿童座椅接口、小桌板、后排独立空调、空气净化系统——一边是家长和娃的刚需,另一边是副驾防滑扶手、顶棚 AUX 开关和车载冰箱——这波硬核与人性化的融合,简直是以“功能性说服感性”。纯粹的硬派越野,跟实用主义家庭用车,终于在一块车皮里握手言和。作为干刑侦的,这种“矛盾共处”就像警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的结合,听起来违和,真用起来才发现是理智之举。
智能科技是这车的“主角光环”。华为赋能不是简单拉标签。猛士 M817 上的“乾昆平台”带来的 L2+辅助驾驶,城市里自动跟车、自动变道、识别加塞、过弯“闭眼冥想”,都很主流。山野路上,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三重感知,能提前预测50米内的起伏,蠕行模式帮助你“稳稳地穿越炮弹坑”。如果你是个越野新手,系统建议路线;如果你是老司机,它支持你“浪”但不失控。车机鸿蒙座舱5.0,语音助手分主驾、后排、不同空间识别指令;NFC钥匙让你彻底免除忘带钥匙、手机没电的尴尬。远程APP控制,提前热车、远程查位置,越野时被困还能让家人参与救援。说实话,这些功能有些像警务援助,为人服务,但也无形中“收割”了对科技与安全的独特需求。
动力系统没偷懒。1.5T增程器+三电机插混,三高测试“过关”,综合功率505kW、扭矩848Nm、零百5.2秒,几乎是同价位的扛把子。纯电续航100km,日常通勤用电,平均每公里电费仅0.1元,远比加油划算。长途油箱70L,综合续航1300km,去一趟西藏都不用找加油站开瓶盖。越野四驱0-100%动态分配,空气悬架150mm调节,Max版还有“蟹行模式”,后轮跟着转,狭窄空间掉头、横向移动,脱困比前线侦查兵还灵活。涉水深度900mm,防水电机,沙漠、水坑来者不拒。你以前看硬派越野之“油老虎、脊背疼”,这次连续跑沙漠600公里还剩30%电量,车主都自称“不可思议”。
猛士 M817的最大价值,其实不在于某一项“极限参数”,而是把全场景适应力提高到了新水平:城市通勤,自动辅助解放双脚,下班找车位自动泊车帮忙;周末露营,大空间、6kW外放电变身“户外移动厨房”;长途越野,动力、悬架、全地形识别让你不是在“自虐”而是真正享受探险。以往需要两辆车配置,SUV城市、硬派越野休闲,现在一车全打包,科技、舒适、越野、安全彼此通融——只需一个车标,一个售价。
理性来看,猛士 M817之于硬派越野的新趋势,不是“妥协”,而是“进化”:把野性、舒适与科技熔于一炉,既面对“硬核玩家”的苛刻标准,又照顾“家庭实用”的琐碎需求。行业的黑色幽默在于,每个人都想用一辆全能的车,却没人愿为高度复杂买单。猛士 M817这场“智野兼修”的秀,背后还是技术与市场妥协的产物——没有神车,只有试图成为更好工具的机器。
问题留给各位:你是真愿意相信猛士 M817能“一车全能”,还是仍然怀念那种只有一把四驱杠杆、所有科技都靠双手的年代?毕竟,时代升级是一种必然,硬派的定义会否最终让智能科技“平等落地”,还是还会有新的“野蛮”造车入局?等你在评论区用专业或吐槽,补全这个答案。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