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开油车的你,或将面临这些尴尬局面!

最近几年,大伙儿坐在一起聊天,是不是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

以前咱们聚会,聊起车来,说的都是这车是V6还是V8,百公里加速猛不猛,一箱油能跑多远。

可现在呢,话题好像一下子就变了,大家更关心的是谁家车机更智能,谁家辅助驾驶更好用,还有就是小区里能不能安充电桩,充满一次电要多长时间。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都还觉得手里的诺基亚手机砸核桃真结实时,身边已经有人用上了能上网、能看视频的苹果手机,整个世界的话题都变了。

五年后,开油车的你,或将面临这些尴尬局面!-有驾

这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未来幻想,而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革。

对于那些现在还开着燃油车,或者正打算买一辆燃油车的朋友们来说,未来五年,可能真的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一些过去从未想过的现实问题了。

首先咱们得聊一个最根本,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变化,那就是整个围绕着燃油车的服务体系,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战略性收缩”。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马路上跑的绝大多数不还是烧油的车吗?

4S店和修理厂不都开得好好的吗?

怎么就收缩了呢?

这事儿咱们得从源头看起。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们国家燃油车的总产能,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足足有三千万辆。

但实际情况是,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大量的生产线都处于闲置状态,厂房里空空荡荡,机器盖着防尘布,这背后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而另一边,新能源汽车那两千万辆的产能,大部分都是近几年新建的,厂区里热火朝天,订单都排到了好几个月后。

一边是冷冷清清,一边是门庭若市,资本和市场会怎么选,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这种变化最先冲击到的,就是那些曾经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的合资品牌。

它们的销量和利润持续下滑,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五年后,开油车的你,或将面临这些尴尬局面!-有驾

为了生存下去,它们不得不采取最直接的办法:关停并转,缩减产能。

这可不是空口说说,就拿广汽菲克在长沙的工厂来说,这曾经也是生产Jeep系列车型的明星工厂,最后却落得个在拍卖市场上一再流拍,甚至把价格砍掉了将近十个亿都乏人问津的境地。

一个工厂的命运,就是整个燃油车产业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

工厂是生产的源头,源头的水量小了,下游的渠道自然也会干涸。

于是我们看到,曾经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BBA”4S店,有些地方的数量开始减少了。

甚至有消息说,奥迪和奔驰都停止了对一部分经营不善的经销商的授权。

一些经销商为了活下去,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干脆把展厅腾出一半,一边卖着传统的豪华燃油车,另一边卖起了鸿蒙智行的问界汽车。

这种一个店里同时上演着两个汽车时代的景象,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最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变化。

可以想象,再过个三五年,当整个产业链的上游都在萎缩的时候,我们日常接触的售后服务,比如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可能你车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坏了,跑遍全城的汽配城都找不到现货,只能从外地订货,等上一个星期;或者你想给车做个深度保养,却发现经验最丰富的那批老师傅,都已经转型去研究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了。

东西少了,服务的人也少了,那维修保养的价格自然就会跟着上涨。

到时候,可能真就应了那句话,“买车容易养车难”,而且是越来越难。

接下来要说的,可能更让每一位燃油车主感到扎心,那就是我们爱车的价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水。

在二手车市场里,燃油车曾经是绝对的王者。

五年后,开油车的你,或将面临这些尴尬局面!-有驾

过去,大家买车除了看品牌、看性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保值率。

像丰田、本田这些日系品牌,还有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德系豪华品牌,它们的二手车在市场上是出了名的“硬通货”,开个三五年,卖出去的时候亏不了多少钱,甚至有些热门车型还能卖出相当不错的价格。

这份底气,来源于它们成熟的技术、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良好的口碑。

可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规则。

随着电动车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续航里程越来越长,智能化体验越来越好,用车成本又极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换车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新能源。

买燃油车的人少了,那二手燃油车的价格自然就撑不住了。

有数据显示,就在两三年前,丰田和本田的主力车型三年保值率还能稳稳地站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可到了现在,很多车型都已经跌向了百分之五十多,除了少数像凯美瑞和雷克萨斯这样的常青树还能勉强维持,大部分车型的保值率曲线都是一路向下。

德系豪车也没能逃过这一劫,为了和新势力抢市场,新车的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打个八折七折,新车价格都崩了,二手车的残值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所谓的“保值神话”,在市场的残酷现实面前,已经碎得差不多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几年后的场景:当你决定换车,把自己这几年精心呵护、按时保养的燃油车开到二手车市场时,车商给出的报价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甚至觉得是一种“侮辱”。

那种心里的失落感,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而对于那些正准备买车的人来说,看到燃油车如此难堪的保值率,再对比一下像华为问界这类高端智能电动车稳定甚至还在上升的价值,心里那杆秤会倾向哪一边,结果不言而喻。

这样一来,燃油车就在新车和二手车两个市场上,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五年后,开油车的你,或将面临这些尴尬局面!-有驾

最后,我们来谈一个和每个人钱包息息相关的问题,那就是未来的养车成本,特别是油费,很可能会持续走高。

这件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油价波动,得从国家能源战略这个更大的层面去理解。

有一个数据很关键,我们国家每年进口的石油里,有大约七成都被用在了交通领域,也就是被我们车轮下的发动机给烧掉了。

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外汇支出,更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

所以,推动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转型,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是一件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

而且,石油并不仅仅是燃料,它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化工原料。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塑料制品、化纤衣物、医疗用品等等,都离不开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各种成分。

如果能把用来烧掉的汽油节省下来,投入到化工生产中,就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支撑起更多行业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去想,通过一些市场和政策手段,逐步提高燃油的使用成本,引导大家向更高效、更清洁的电能转变,就成了一个非常合乎逻辑的趋势。

所以,不要再觉得油价涨跌只是市场行为,它的背后,可能关系着一盘更大的棋。

我们也能看到,像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能源巨头,它们并没有固守在加油这一个业务上,反而在非常积极地拥抱变化。

一方面,它们在逐步优化和调整加油站的布局;另一方面,则投入巨资去建设充电站、换电站,甚至进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领域。

对它们来说,未来的身份是综合能源服务商,而不是单纯的石油销售商。

少卖一些汽油,把宝贵的原油资源用于炼化利润更高的化工产品,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划算的账。

那么在五年之后,燃油车主很可能就要面对加油站没那么方便找,而油价却可能处在相对高位的双重压力。

每一次开车去加油,看着油枪上飞速滚动的数字,那种无奈和肉疼的感觉,恐怕会越来越真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