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那个名单出来,奔驰CLA纯电的青春版,哦不,是丐中丐版CLA 260 L来了。这事儿吧,特别魔幻。感觉奔驰终于不装了,摊牌了,它悟了。悟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在中国这个修仙大乱斗的市场,你光有三叉星徽这个金钟罩铁布衫,是不够的。你还得会一手压缩毛巾大法。
讲真,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发动机吗?是底盘吗?是智能化吗?是是是,但最重要的,是那个标。那个三叉戟,就是一张进入某种社交圈的任意门。过去这张门票很贵,你得付出真金白银和高昂的后期维护,才能获得一个“尊贵的梅赛德斯车主”的身份。现在奔驰搞这个CLA 260 L,本质上就不是在造车,它是在搞品牌授权的社交压缩饼干。你花20万出头,买的不是165kW的电机,不是磷酸铁锂电池,你买的是一个‘奔驰车主’的身份压缩包,回家一泡水,朋友圈一发,嘿,膨胀了,咱也是开大奔的人了,哪怕这个大奔的电池可能是隔壁比亚迪产的。
你以为奔驰想这么干吗?它不想。它做梦都想维持自己高贵的B格,一杯咖啡卖500块,还得让你感恩戴德地说谢谢老板。但现在这个市场,它允许吗?不允许。小米SU7上来就是一记闪电战,把20-30万这个价位炸成了焦土。极氪、蔚来、小鹏,哪个不是拿着刀在后面捅。妈的,卷疯了!全都卷疯了!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你死我活。最好的防守不是加固城墙,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奔驰这个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都能脑补出奔驰内部的会议场景。一边是严谨的德国工程师,白大褂穿得跟刚做完手术一样,拿着游标卡尺,跟你讲什么底盘的质感,操控的线性,讲了半小时,PPT翻了80页。另一边是中国的市场部小哥,直接把小米SU7的发布会录像往大屏幕上一放,雷军老师在那喊‘遥遥领先’,然后切到抖音,全是小姐姐在车里唱歌跳舞。德国老哥心态直接就爆了:“我们百年的技术积累呢?我们引以为傲的工程哲学呢?” 市场小哥两手一摊:“领导,时代变了。用户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工程师的艺术品,他们需要一个能发朋友圈的社交货币,一个移动的卡拉OK厅,一个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机你太美的大玩具。”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脑补可能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爷,他那个摊子都支持扫码支付好几年了,有些车企还没整明白呢。
所以你看,CLA 260 L的出现,就是这种内部拉扯和外部压力的最终产物。165kW的电机,够用吗?绝对够用,市区里你还能开出花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吗?挺安全的,就是冬天可能有点拉胯,但谁在乎呢?反正都是在市区里堵着。真正的核心,是价格。如果真的能到20万出头,那杀伤力就太大了。它打击的甚至不是小米和极氪,它打击的是所有想在20万价位买合资B级车的消费者。你想买个凯美瑞或者帕萨特?销售抬头45度角仰望天空,幽幽地问你:“先生,同样的钱,买个奔驰,不香吗?” 就问你怕不怕?
因为我真的开过一段时间的所谓豪华电车,我跟你们讲,很多时候你买它,真的不是为了那零点几秒的加速,也不是为了那个所谓的智能座舱。我作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很多功能我到卖车都没用过。你买的,就是那个品牌给你营造的一种“幻觉”。一种“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幻觉。奔驰太懂这个了。它现在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把这个幻觉卖给更多的人。这叫什么?这叫信仰下沉。加大加大加大。
但是,这种操作是双刃剑。你把门槛降低了,品牌的稀缺性也就降低了。当满大街都是三叉星徽的时候,那个标也就不再那么闪亮了。这是一种慢性自杀,用未来的品牌价值,换取今天的销量数字。但奔驰没得选,因为今天活不下去,就没有未来。就像一个修仙者,发现自己灵力不济,打不过隔壁新来的魔头,怎么办?只能燃烧精血,先放大招把今天扛过去再说。至于明天会不会根基受损,明天再说。
所以,这个CLA 260 L,就是奔驰扔出来的一颗信号弹,一颗自爆卡车。它告诉所有人: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也要下场肉搏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你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那个标。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意味着内卷的程度,又要上升到一个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的新高度。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
所以你问我这个20万出头的奔驰CLA纯电怎么样?我会买吗?我不会。但我会拼命鼓动我那些想买车又爱面子的朋友去买。为什么?因为看他们花钱,比我自己花钱有意思多了。这就是中年人的恶趣味,你懂了,就说明你也老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