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FREE提车已到1400公里体验报告,纯电续航表现稳定,日常通勤节能效果不错,智能驾驶使用顺畅,后续还会分享更多真实体验

提车有一阵子了,算算也得1400多公里。刚开始我还挺担心续航问题的——从厂商公布的官方数据来看,岚图FREE的纯电续航大概是550公里左右(体感,估算不够精确),但实际用下来,反倒得心应手,油耗比起我之前开的小SUV,能省个三成左右。也就是说,平常的通勤基本能走个200-220公里没问题。而且,关键是,车子在消耗方面挺稳定,总体平均16-17度每百公里(这是我用车APP粉饰的粗略数据,估算)。

开车的日子,我渐渐发现,车上那套智能驾驶其实还不错,不会把人当个笨蛋,也不至于搞得像个绝对控制狂。我每次早高峰出行,基本一放手就行了。其实我心里有个疑问:这些自动驾驶功能,能用几个月还是很靠谱?——我知道,那些依赖传感器的系统,总得保持清洁、别积灰、有时候还能误判。我刚才翻了下我的行车记录,发现自动跟车偶尔会偏离车道一点点,算是正常小偏差吧。

岚图FREE提车已到1400公里体验报告,纯电续航表现稳定,日常通勤节能效果不错,智能驾驶使用顺畅,后续还会分享更多真实体验-有驾

你有没有觉得,尤其在长途或复杂的路况下,自动系统反应比人慢点?我试过,系统在差不多80%的情况下都挺顺的,可碰到突发状况,比如临时插入的自行车、突然横穿的行人,反应时间就明显比人慢一些(这段先按下不表)。相反,人工操作时,反应就快得多,尤其是在高速时自己能预判到。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怎么讲呢?其实我更偏向于用手开——这是惯问题,毕竟我以前开燃油车,谁不用手控制油门和刹车?我知道有人喜欢全自动,但我总觉得,还是自己要有点操控感,不然开什么车都觉得你看剩下的驾驶乐趣没了。是不是大部分人也有类似想法?还是我太偏执了。

岚图FREE提车已到1400公里体验报告,纯电续航表现稳定,日常通勤节能效果不错,智能驾驶使用顺畅,后续还会分享更多真实体验-有驾

那便于理解的比喻吧,供应链其实就像做菜。用料、调料都是逐级传下来的。某个配件,比如车用芯片,某个品牌像是大厨,质量不一。车厂跟芯片厂之间的博弈,像夹在厨房的厨师和原料供应商的关系。有时候取货少,就得拼命抢货,导致生产排期延误。你想,车厂要保持设计的创新,又得考虑供应链的风险,这其实挺像调味品调配,一个不小心就会味差。

我之前听销售说,今年的这个中规中矩车型,价格基本在18万到22万(估算,样本有限),对比同级别车,比如某品牌的紧凑型SUV,感觉差不到一万块,主要是配置上的差异。像这次我试驾时发现,岚图FREE的座椅调节虽然没有赛车款那样酷炫,但座垫硬挺,腰部支撑还算不错。这和别的车比,可能差几块布料,但用起来就知道细节打动人。

对比这点,也让我想到一句话:一辆车的用料厚度,其实要比外壳线条漂亮得多。你看,便宜车用的塑料材质,能装到个样子,但开一段时间就容易变形、掉漆。岚图比较在意这点,车门用的材料算不错,开门感硬朗,感觉像是用有质感的东西在支撑你。

岚图FREE提车已到1400公里体验报告,纯电续航表现稳定,日常通勤节能效果不错,智能驾驶使用顺畅,后续还会分享更多真实体验-有驾

嘿,说起这,真心觉得,很多人对车辆的体验感其实挺看重的——尤其是开惯了油车之后,纯电的驾驶感还是有点不一样。油车你可以感受到发动机的反应,转速变化,而纯电你几乎少了震动,但又多了安静。那天在车站等人,我朋友说:这车是不是太安静了,你能听到自己的思维在空转?我一笑,毕竟静得有点奇怪。

我也喜欢去想,未来会不会变成:所有驾驶都交给智能,自己只享受座椅和咖啡的乐趣?(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总觉得,技术再发达,也需要人去调味。有人会觉得,无脑按键多难受?简洁的界面是有讲究的——像用手机,无需记太多复杂操作,界面整洁,才不会卡死。

哦,忘了说,我在试驾时遇到过一个问题:自动泊车帮我倒车时,有次差点碰到后面那辆车,这是我没有提前打点位提醒。你会不会觉得,自动驾驶在城市复杂环境中的靠谱,其实还得自己配合。这也是我觉得,技术再好,真正能做到无误的还不多。

岚图FREE提车已到1400公里体验报告,纯电续航表现稳定,日常通勤节能效果不错,智能驾驶使用顺畅,后续还会分享更多真实体验-有驾

我算了算,自己的大概百分百成本,每公里电费,估算下来是真的便宜——按我家的电价,百公里差不多用掉5块钱左右(体感,估算,生活上也没算得这么细)。燃油车的话,差不多8到10块,节能还可以理解成减少碳排放的一点小心意?充电不麻烦,但也不能忽视夜里突然断电的可能。这就像突然停电那样,仿佛打了个折。

你觉得,未来我们的出行,是不是都得靠钢铁猫车自己跑?还是还得有人在旁边随时瞄准变化?其实我心里一直在拼,一个问题:那些智能技术,真正解决了多数人的烦恼吗?还是只把问题转移到另外一种复杂里。

岚图FREE提车已到1400公里体验报告,纯电续航表现稳定,日常通勤节能效果不错,智能驾驶使用顺畅,后续还会分享更多真实体验-有驾

或者说,今天讨论这么多,到底谁不仅满足于开着车,还会【关注】到车里的那些细节?比如我那次路上,看见一只鸟站在车警示灯上——真心想,未来是不是车还能带动物识别或者点亮?这只鸟,我还不知道是不是迷路的,但它那微小的动作却让我觉得:其实生活,就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