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动车突然卖不动了?过气网红背后,真相让人意外!

最近这车市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大伙儿留意到没有。

就那么一两年的工夫,前些年还被大家当成“香饽饽”的油电混动车,好像一下子就没人提了。

想当年,提到省油,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丰田、本田的那些混动车,感觉技术又高级,开着又省心,是既不想充电又想省油钱的最佳选择。

油电混动车突然卖不动了?过气网红背后,真相让人意外!-有驾

可现在你要是再去汽车市场里转转,会发现情况完全变了。

那些曾经加价都难求的油电混动车,如今要么是降价好几万摆在角落里等着清仓,要么干脆就从新车列表里消失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曾经的“明星产品”,怎么就突然成了过气网红,被大家给冷落了呢?

这事儿说起来,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市场、技术和咱们老百姓的用车习惯一起变化的结果。

咱们先得弄明白,油电混动车(HEV)当初为什么那么火。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挺巧妙的,车上既有发动机,也有一套电动机和电池系统,但电池很小,不能从外面插电充电。

它的电完全是靠车辆行驶中,比如刹车、滑行的时候自己产生的。

在市区里开,车速不快时,它就多用用电,这样就比纯烧油的车省下不少油。

需要加速或者跑高速了,发动机就站出来当主力。

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你只管踩油门就行,跟开普通燃油车没任何区别,但油耗确实能降下来不少。

在那个充电桩还是稀罕物,纯电车跑个一两百公里就得找地方趴窝的年代,这种“不用充电的省油车”自然就成了大家眼里的宝贝。

油电混动车突然卖不动了?过气网红背后,真相让人意外!-有驾

它解决了人们对油价上涨的焦虑,又没有充电和续航的烦恼,可以说是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时代过渡的一个完美跳板。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就在油电混动还沉浸在自己的优势里时,一种叫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的车,带着一股颠覆性的力量冲了进来。

这插电混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超级加强版”的油电混动。

它不光有发动机和电动机,关键是它背上了一块大得多的电池,而且车身上多了一个充电口。

这一个小小的改变,直接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大的不同就是,插电混动车能实现真正的“短途用电,长途用油”。

现在主流的国产插电混动车,纯靠电池跑个一百五六十公里都是家常便饭了。

这是什么概念?

对于绝大多数每天就是上下班、接送孩子、买买菜的城市家庭来说,只要家里或者单位能充电,这车就完全可以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用。

有人算过一笔账,同样是每天开个四五十公里,开插电混动车回家充个电,一个月电费可能也就一两百块钱。

而油电混动车虽然也省油,可它毕竟每一公里都得烧汽油,一个月下来油钱怎么也得好几百。

这么一对比,在日常使用成本上,插电混动车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油电混动车突然卖不动了?过气网红背后,真相让人意外!-有驾

光是省钱还不足以让天平彻底倾斜,更关键的是产品体验上的代际差异。

这一点,只要你亲自去4S店试驾一圈,感受会特别明显。

很多合资品牌的油电混动车型,用的还是很多年前的老平台,技术更新非常缓慢。

你坐进车里,会发现中控屏幕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尺寸不大,反应迟钝,功能也少得可怜。

而你再去看同价位的国产插电混动车,那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十几英寸的高清大屏、像智能手机一样流畅的车机系统、能听懂你说话还能控制全车功能的语音助手、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些在过去看来很高科技的配置,现在几乎都成了标配。

更别提什么全景天窗、360度全景影像、座椅加热通风这些舒适性配置了,国产插混车恨不得在入门版上就全给你配齐。

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一边是配置老旧、智能化程度低的“功能车”,另一边是配置丰富、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车”,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说产品力的超越是内因,那么外部环境的变化,就是给了油电混动最沉重的一击。

过去油电混动最大的卖点就是“不需要充电的便利性”。

可如今,这个优势正在被快速普及的充电设施所瓦解。

咱们国家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是巨大的,根据官方数据,现在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个,而且还在飞速增长。

在很多大中城市,商场、写字楼、公共停车场甚至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已经随处可见,数量甚至比加油站还多。

油电混动车突然卖不动了?过气网红背后,真相让人意外!-有驾

以前找充电桩像探险,现在打开手机APP,附近的充电站一目了然。

当充电变得越来越方便,加油反而可能因为排队而更麻烦时,油电混动“不用充电”的优点,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最致命的一点,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混动技术上的强势崛起。

过去,提到混动技术,大家都会觉得日本品牌是绝对的权威。

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通过多年的研发,推出了像DM-i这样的超级混动技术,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这种新技术的核心理念是“以电为主”,发动机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的是一个“发电机”的角色,主要任务是给电池充电,而不是直接驱动车辆,这样能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高效的区间。

这带来了一个颠覆性的结果:在电池没电的“亏电”状态下,这些国产插电混动车的油耗,竟然比以省油著称的日系油电混动还要低。

这就好比,你在别人最擅长的领域里,用一种新的方式把他给打败了。

当油电混动连最后的“省油”阵地都守不住的时候,它的市场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你看,现在市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消费者去看车,要么就考虑彻底告别加油站的纯电动车,要么就选择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灵活性极高的插电混动车。

油电混动这个曾经的“最优解”,处境就变得非常尴尬。

它的省油效果比不过插电混动用电的成本,智能化和配置水平又被远远甩在后面,曾经引以为傲的“不用充电”的便利性,也随着充电桩的普及而不再是核心优势。

厂家的态度也很明确,新推出的车型几乎清一色都是纯电或者插电混动,传统的油电混动车型逐渐停产,剩下的库存车只能通过大幅优惠来处理。

就连二手车市场,油电混动的保值率也大不如前。

可以说,油电混动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过渡性产品,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在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它被更先进、更具性价比的插电混动所取代,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