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廉价版”车型亮相,减配狠价格高,能否赢得消费者买单?

特斯拉这次又一次成功地“拉满预期”,然后狠狠地把期待者的热情泼了个透心凉。10月7日这场所谓的新品发布会,怎么看怎么像一场市场上的“滑铁卢”。股价跌了4.45%,市值蒸发了4600亿人民币,连带着投资人们的心情一起跌入谷底。之前吹得天花乱坠的发展蓝图,到头来不过是两款减配到极致的“廉价版”老车型。难免有人会吐槽,这是造车界版的“范志毅语录”——赛前你说“变天了”,结果出场还是“老三样”。

特斯拉“廉价版”车型亮相,减配狠价格高,能否赢得消费者买单?-有驾

关于这两款“廉价版”车型,真是减配得毫不手软,堪称“丐版中的战斗丐”。举个例子,全新Model Y从贯穿式灯条变成小灯片,座椅材质换成了织物,连前排座椅加热这种基本“人性”功能都没了。要说它,配置一减再减,价格却没有让人足够惊艳,谁买单还真是个大问号。其实,这套餐操作背后的小九九也不难猜。美国政策取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补贴后,钱袋子缩水的消费者买不起全配置车型了,马斯克就搞了个“减配降价”,硬是想把这些预算有限的用户拉回订单池。然而,这减配的狠劲儿,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马斯克的“主义真面目”。

说到价格定位,北美版“廉价”Model Y定价39990美元,折合人民币28.4万元。Model 3更便宜点,36990美元,约人民币26.3万元。但这个价位和预期低于18万的“亲民画风”相比,差了一个银河系。国内网友直呼“14.99万交个朋友”,结果发布会的价格一公布,大家伙都傻眼了。最有趣的是市场的反应,前一天股价涨上去的信心,第二天基本直接被拍回地面。这要是市场有弹幕功能,估计都在刷:“马斯克,你再看看?”显然,投资者也觉得,这事不配叫“新品”。

特斯拉“廉价版”车型亮相,减配狠价格高,能否赢得消费者买单?-有驾

当然,特斯拉本身还是有数据优势的。刚过去的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了近50万辆电动汽车,这个数字足以很亮眼。但冷静下来想想,其中有多少订单是赶在补贴政策末班车之前的“冲刺单”,把未来购买力提前透支?这波数据上涨就像小时候抢棒棒糖,抢得越狠,后面几天都要忍着不吃。这种追求短期利好的习惯,往往会让接下来订单数据和业绩“暴雷”,一想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特斯拉可能要过的日子,就觉得生意场上风雨飘摇。

对于国内市场,两款减配车型还没上架,不过如果上架,起售价预计在23万元到20万元之间。放眼几年前,你可能觉得这个价位还算有竞争力,但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卷得太狠了。20万到30万区间段的车型竞争白热化,各种配置比拼得眼花缭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减配版的Model Y和Model 3,还真没太多吸引力。尤其是国产品牌最近的性价比猛如虎,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毛坯车”恐怕很难杀出重围。

特斯拉“廉价版”车型亮相,减配狠价格高,能否赢得消费者买单?-有驾

某种程度上,特斯拉也曾试探过国内市场的心理底线。网上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的所谓Model Q,就差在凌晨蹲点守候发布会了。这个传说中的廉价车型如果真的下探到15万元以下,可能会让不少年轻人尤其是职场新人心动。但是,直到现在都没影子。说到底,特斯拉的定位依然偏高端市场,难免和当下国内爆火的入门级“小而美”车型形成直接冲突。

回头品品,特斯拉这波操作真的让投资者心寒,让消费者心累。新品营销是门艺术,但艺术不是用来敷衍的。问题是,减配到底值不值得?特斯拉会不会对中国市场做出真正符合实际的价格调整?消费升级、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全都摆在眼前。如果你搞不清全局,消耗的不仅是的信任,还有品牌的未来。特斯拉还有机会,但能不能守住这份机会,背后没有半点侥幸。用户更为期待的那些畅销车型,比如Model Q,会不会惊喜上线?这是个悬念,也是特斯拉该解读的“风向标”。再大的品牌也别把用户当点头之交,有诚意才有未来,不能只嘴上说爱护用户,“开门动作”却像摆甩手的棋局。

特斯拉“廉价版”车型亮相,减配狠价格高,能否赢得消费者买单?-有驾

最后一个问题摆在特斯拉面前,也摆在广大消费者面前:到底是哪种“新品”,能成消费市场的下一个爆款?还是说,所有的预期最终只是市场的泡沫?吃瓜群众等待答案,也许也是在问自己:究竟值不值,我会不会为它买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