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半年召回两次,11万辆背后真相让车主心凉!

小米汽车最近又出事了。

小米SU7半年召回两次,11万辆背后真相让车主心凉!-有驾

9月19日,他们宣布召回11万辆SU7标准版。

这些车是去年2月6号到今年8月30号之间生产的。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召回了。

我一个朋友,老李,上个月刚提的SU7。

小米SU7半年召回两次,11万辆背后真相让车主心凉!-有驾

他跟我说,那天晚上看到新闻,心里咯噔一下。

本来觉得开小米车挺酷的,手机车机一套生态,多方便。

结果现在发现,高速上那个自动领航功能,有时候会“发愣”。

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听着高级吧。

小米SU7半年召回两次,11万辆背后真相让车主心凉!-有驾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

在一些特别少见的情况下,比如弯道突然出现障碍物,或者光线特别差的时候,系统反应不过来。

它不报警,也不减速,就那样直愣愣往前走。

要是司机没盯着,后果不敢想。

小米SU7半年召回两次,11万辆背后真相让车主心凉!-有驾

这就像你买了个会做饭的机器人,宣传说啥都能做。

结果你发现,它炒菜到一半突然停住,锅都快烧穿了。

你说气不气。

小米的办法是OTA升级。

远程打个补丁,把漏洞修一修。

听起来简单,但我觉得,这种涉及安全的功能,光靠软件更新,有点悬。

我自己去年试过一次某品牌的自动泊车。

那天下着雨,地库光线暗,车子自己倒进去的时候,差点撞上柱子。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完全相信这些“智能”功能了。

这次召回的事,让我想起:技术跑得太快,安全容易跟不上。

小米想用智能驾驶当卖点,这没错。

SU7刚出来的时候,订单爆了,外观帅,加速快,价格也合适。

到今年8月,总共交了33万多辆。

对一个新车品牌来说,这成绩真不算差。

可问题是,第一次召回是因为停车识别不了障碍物。

这次又是高速领航出问题。

两次都是软件相关的安全巧不巧。

现在新能源车拼的就是智能驾驶。

特斯拉、小鹏、理想都在卷。

小米本来想靠科技人设突围,结果自家最得意的功能接连翻车。

消费者心里能没疙瘩吗。

我问过几个打算买车的朋友。

有人说:“我可以接受功能少一点,但不能接受不安全。”

还有人说:“我现在宁可买老牌子,也不想当小白鼠。”

这话听着扎心,但现实就是这样。

我觉得,小米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赶紧升级完事。

而是把测试做扎实。

特别是那些极端情况——大雾天、暴雨夜、复杂匝道、突发事故现场。

这些场景必须反复模拟,不能等出了事再补。

另外,别光自己说了算。

请第三方来测,结果公开。

让大家知道,这个系统到底靠不靠谱。

其实不止小米,整个行业都该警醒。

智能驾驶是趋势,但不能为了“先进”两个字,把安全踩在脚下。

最近工信部出了个新国标征求意见稿。

关于自动驾驶怎么测,怎么管,总算开始动了。

这是好事。

但我认为,标准慢了一步。

很多车已经上路了,才想起来要立规矩。

科技发展总会遇到坎。

小米这次摔了一跤,不一定是坏事。

关键看能不能爬起来,走得更稳。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坐进车里,按下自动驾驶按钮时,真的可以放心睡觉。

而不是一边开着,一边提心吊胆,随时准备接手。

那才是智能汽车该有的样子。

现在嘛,我还是自己开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