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关注新能源 SUV 市场,那天看到新闻说阿维塔07换新款,感觉真是冲顶未来的节奏。其实我也试过开一辆阿维塔07,那种沉浸感比很多传统车强多了。开门那一瞬,那个隐藏式门把手会微微弹出来,操控感像开别扭的电子宠物,轻巧又带点未来感。
上下午的调研中,大概有20辆左右的阿维塔07,样本少。油耗大概在估算:增程版的综合工况油耗可能在10-11L/100km(体感,估算偏保守),纯电车型的话,续航绝对不低于官方的650km(估算,体感似乎还可以再高点),不过我更关心:那会不会有人觉得续航一长,充电那么快值不值得?说到这个,超级快充真的能帮我解决烦恼吗?我猜大多数人上班在公司充,晚上回家充,时间根本占不到用车的60%以上。
对比同级别的车型,比如蔚来EC7和理想L7,我一直觉得阿维塔07的车机交互界面更偏尤其是那块HALO交互屏,不是简单的中控屏,而是好像在看一个未来操作界面。可细想——实际用起来效果真的直观吗?去年我装一个动态场景测试,发现屏幕那点浪费的空间,手指大概有点太敏感了。
谨慎点说,这次的全系华为激光雷达ADS,跟前几次有点凑。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激光雷达,是真的提升安全吗?我当时有点困惑:是不是为了让AR导航更精准一些?还是研发预算不够,硬加上去的?这些激光雷达,上了之后,能不能长时间不出错?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新车用了宁德时代的82.16kWh电池,假设每百公里用掉15kWh,理论续航能跑快点到550-600公里。保守估计,百公里成本可能在1.2-1.4元左右(考虑充电电价和电池损耗,样本少)。不过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充电速率(420千瓦)真的那么快,车主们是不是就会把充电焦虑丢掉了?
说到焦虑,一个销售跟我聊过,他说:很多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在极端天气下续航到位。我心里的想法是,极端天气影响的不只续航,还会影响电池寿命,像我不喜欢折腾极端测试,但现实情况没那么友好。
这次升级的底盘,配备了高应力螺旋弹簧、定制化调校,感觉上点心了。我在想:用生活比喻,这不就像是从普通轮胎换成了跑车的悬挂系统?但这带来的真实变化,是不是像我预料的那样明显?我觉得很多车厂,都在用硬件升级去骗焦虑,但其实核心还是看调校师傅怎么调整。
还记得我跟一位修理工聊过,他笑着说:别看那悬挂多迷你,调好了后,跑高速像溜冰一样顺。我就想,是不是很多硬件升级其实也只是在调一些调校的灵魂?
我挺好奇:这个全域800伏的平台,实际体验会不会像宣传说的那么炸裂?我觉得,这是个有趣的小问题。直觉告诉我:其实很多技术看似高端,核心还是要看用料和调校。就像我平时用手机,不是越贵越好,而是用起来舒服才是真的。
这车配了英国之宝扬声器,峰值超过2000W,支持7.1.4声道——是不是有点过头?我试过几次,声音效果挺好,但如果放到家庭影院里,可能只值个V级别吧。顺带一提,那个中央扶手箱里加了个迷你冰箱,茶水、果汁随时来两口——我心想,这是真的为了提升豪华感还是白日梦?
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这个未来美学的设计,到底是让人觉得科幻,还是容易审美疲劳呢?难啊,毕竟美学这个东西主观得很。
我又想到之前那次试驾,销售指着辅助驾驶灯:看那‘小蓝灯’,都是智驾的标志。我心里想:一台车能不能简单点?非得全套‘科幻装备’。其实我猜(没细想过,或许是真的靠谱)——现在的辅助驾驶,已不单是硬件的堆砌,更像是一门心理战术,让你觉得你有全能护卫。
好在这车的整体调校让我觉得,体验还算不错,尤其像我这种喜欢折腾的人。嗯,不过我始终觉得一点:别太依赖这些高科技。因为,唉——人一多就容易出错。
偶尔我会想:到底是硬件强才是真正的强? 还是软件聪明更关键?也许都对,但我更相信一点:车辆的感受才是王道。
说了这么多,我想知道一个——你会为了未来感而买车,还是更喜欢用得顺手的?或者,别管未来感,手感最重要?
(这段先按下不表)
小细节:我昨天瞥见销售在教一位客户调节座椅位置,那个档位调节按钮竟然有点像游戏里的快捷键。你觉得这样的小细节,能否提升买车的仪式感?还是只会让人觉得繁琐?
我总觉得,未来的新车设计,很多时候都在把复杂变简单,但背后的逻辑,依然是:怎么让用户愿意去用。问题是:你愿意遇到新东西就探索,还是快用完就弃?
最后说句吧:我猜,未来打动人心的,或许还不是那些硬件堆砌,而是一个优雅的细节——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