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

6月26号那天晚上,我在家里啃着西瓜,一边盯着手机直播。其实原本想着只是随便看看,没想到小米汽车这次又搞了个大新闻——YU7正式登场。这是小米的第二款车,也是第一台SUV。刚开场就有点不一样:雷军站在舞台上,表情还挺自信,说这不是简单把SU7拉高一截,而是全新设计,还说90%零部件都重新做过。

价格出来的时候我手里的西瓜差点掉地上——25.35到32.99万元。比我想象中要激进一些,但看配置,又觉得“嗯,有东西”。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有驾

外观和SU7还是有些神似,不过细节处仔细琢磨,是能看出不少门道的。9种配色,我记得当时弹幕都在刷哪个颜色好看,这事儿对年轻人来说真的挺重要。我朋友就纠结半天到底选哪一个,他说现在买车跟挑手机壳似的。

风阻优化这个话题,看直播的时候大家也聊起来了,说19个风口、40多处优化,这种级别能做到0.245风阻系数,在SUV里确实罕见。我以前开过一辆老款城市SUV,高速油耗总是下不来,那会儿真羡慕现在这些新能源车讲究空气动力学。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天际屏”。HUD抬头显示早见怪不怪了,小米直接整了一套前挡全景曲面投影,下方三块Mini LED屏幕,还有超黑涂层,据说1.1米宽、108PPD高清、1200nits亮度。这数据念出来像背单词,但实际用起来啥感觉?我脑补了一下夜路开长途,看导航不用低头扫仪表盘,两侧还能显示盲区影像,对经常带娃出门或者走陌生路的人来说应该很友好。有一次高速服务区倒车,我媳妇就在副驾提醒我注意左后角,要是这种大屏辅助,估计更安心吧。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有驾

智能座舱部分,小米玩得越来越顺溜了。这次四合一域控模块+第三代骁龙8平台,用4nm工艺,不仅快,而且升级只要15分钟。我还记得以前某品牌OTA更新动辄卡半小时,现在谁还受得了?还有那个主副驾1/4螺纹口,这回加上27W供电,可以连无线充电板,上次出去自驾拍照支架老掉下来,如果磁吸点位多一点就方便多啦。据说纸巾盒、眼镜盒都能吸住,也支持物理按键绑定几十种功能,对强迫症用户算是一种福音吧。

安全锤这个事也挺特别,小米直接标配一个定制钨钢破窗尖,还带割刀,可以收纳到中控下面。有时候看到隧道事故视频,总有人被困玻璃打不开,这样的小工具关键时刻真救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给家人备应急包的小习惯?反正我是每年都会检查一下后备箱里的装备,多准备总没错。

再聊聊基础能力,其实很多人关心空间和舒适性。YU7定位中大型SUV,4999*1996*1600mm尺寸摆在那里,还有3000mm轴距。一听就是宽体路线,比起传统紧凑型舒服太多。我自己平时拉货搬家,经常嫌空间不够,他们1970L储物容积,包括141升前备箱,都很实用。而且机盖可以语音开启(需要录入声纹),或者用外部按键和手机感应打开,有几分科幻味道。如果赶上下雨提重物,就不用再摸钥匙找按钮那么狼狈了。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有驾

内饰部分,全软包Nappa真皮座椅,一键躺倒双零重力座椅,还有135°可调豪华电动后排,加个冰箱和独立控制屏幕,不光坐着舒服,也考虑到了乘客娱乐体验。有时候长途旅行孩子闹腾,把他安排到后排控制一下音乐或空调温度,大人省心不少啊。

安全性方面,小米拿出了2200MPa超强钢,比主流1500MPa热成型钢抗拉强度高40%,屈服强度提升24%。A柱B柱内嵌防滚架,同样用了2200MPa材料,通过热气胀工艺装进去,据称A柱承载力提升35%,B柱70.5%。翻滚保护这一块,让人联想到那些年看碰撞的视频画面,有没有觉得心理踏实许多?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有驾

底盘结构也是亮点,全系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中高配闭式空气弹簧还能主动调节软硬高低,再加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以及道路预瞄功能。从理论参数来看,对喜欢操控感的人比较友好。不过具体驾驶体验如何,只能等试驾才知道。但至少纸面实力已经打满分数线了吧?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一直被视为短板,这回小米干脆一步到位,新车搭载1000万clips级别端到端大模型,全系英伟达Thor平台最高700TOPS算力,还标配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提高雨雾天气识别能力,并采用ALD镀膜摄像头减少眩光鬼影,各类复杂环境都有对应方案。在城市拥堵或高速巡航这些场景下应该会更轻松一点。当然啦,每个人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不同,但技术升级肯定不会停步就是咯!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有驾

动力续航方面标准版为后驱,加速5.88秒极速240km/h续航835km;Pro版四驱零百4.27秒续航770km;Max则3.23秒253km/h极速搭101.7kWh宁德时代麒麟三元锂电池CLTC 760公里。不管选哪款,都基于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可实现最大5.2C充电倍率,对于赶时间的人群简直解放焦虑。当初第一次体验快充,从30%冲满只花十几分钟,那叫一个爽字!

发布会高潮当然还是订单量爆发——3分钟20万台!微博评论区瞬间炸锅,“几个零?”“怎么抢?”各种催产量的话题层出不穷。据官方数据,今年特斯拉Model Y全球销量117万辆,而今年第一季度约19万辆。而小米汽车2025年的交付目标已调整至35万辆,所以未来是否挑战Model Y年度销冠,目前还不好预测。但以首批订单速度来看,无论怎么看都是现象级表现。想起身边同事去年抢SU7排队半年,如今又开始讨论是不是该换成YU7。他们甚至打趣问:“什么时候轮得到我们去试乘?”

小米YU7上市夜,20万台订单刷屏,雷军的SUV新作凭啥这么火?-有驾

生活里遇见这样的新车型,总让爱折腾的新司机跃跃欲试。一辆属于自己的智能“大玩具”,既要颜值在线,又希望舒适、安全兼顾,更离不开科技氛围营造。如果你身边也有人关注YU7,会不会也一起掰指头算交付周期呢?毕竟等待中的期待,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呀!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