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

原价39万的宝马3系 2024款,售价22万元。

原价26万的岚图FREE 2024款,售价18万元。

原价29万的蔚来ET5T 2024款,售价18万元。

……

在二手市场中,那些近几个月上牌、总里程不足100公里、价格明显低于官网新车售价的“准新车”,正悄悄等待着它的消费者。

这就是2025年盛夏,车圈闹得沸沸扬扬的 “0公里二手车”。

数百辆覆盖车膜的大众、比亚迪、奥迪等汽车整齐排列,它们游荡在瓜子二手车、闲鱼等平台里,售价普遍比新车低20%—30%,部分车型的价格甚至腰斩,共同命运是:刚出厂即被注册,未驶出展厅便沦为“二手”。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售车平台上的“0公里二手车”

而从中国西北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之间,围绕“0公里二手车”出口贸易,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直到2025年俄罗斯相关税费调整法令出台之前,来自国内和当地的货代公司、维修厂和贸易商,齐聚中亚楚河河谷,甚至有专门负责车机改装的从业人员,将中国新能源车中文车机改为俄文。

以“平行出口”的名义,上了牌的“0公里二手车”驶出国门,成为曾经拉动中国二手车出海的重要增长力量。但现在,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升温的当下,因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痛斥,一辆辆被“贱卖”的国产新车被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魏建军炮轰的怪象

近日,魏建军在一次访谈中称,行业有一种怪象叫“0公里二手车”。

他在采访中直言:“所谓‘0公里二手车’,就是指上完牌照就算完成了注册,好像是卖出去了,但又回到二手车商手里。有三四千家都在卖,是非常乱的。”

比如,在懂车帝、瓜子、闲鱼等线上平台,有数千家公司在销售“0公里二手车”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一次访谈中称,行业有一种怪象叫“0公里二手车”

就在魏建军采访发布的几天后,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集车企和相关行业机构等开座谈会,规范整治“0公里二手车”乱象,同时引导二手车出口,彻底将此事推上了风口浪尖。

盐财经通过采访与梳理发现,中国汽车行业的二手车出口自2019年开始探索布局,囿于早期可供试点的城市和企业数量较少,市场开拓有限,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特别军事冲突

那时起,不少国际车企撤离俄罗斯当地,在供应链出现明显缺口后,嗅到商机的中国车企与贸易商,或直接向俄市场出口汽车,或出于避税考虑,经由哈萨克斯坦等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中转,来向俄罗斯境内输出实为新车的“0公里二手车”。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等待运往海外的几辆“0公里车”/图源:猛犸工作室

在今年1月到4月,超193万辆中国汽车出海的背景下,热度渐起的“0公里二手车”事件同样得到了外国媒体的关注。

比如,有俄罗斯汽车媒体称,有一些中国车企的新车,通过关联经销商或第三方平台进行销售登记后,在没有实际行驶里程的情况下,流入二手市场,最终,汽车制造商报告销量增长,而买家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一辆“新”汽车,其中,数千辆跨境北上被运至俄罗斯的“0公里二手车”,其车价折扣有时甚至能高达建议零售价的7折

看上去,车企以这种方式低价促销减轻了库存压力、带动了销量增长,消费者也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

但是,这些准新车以二手车的面目大规模流向市场,既是当下愈演愈烈“价格战”的延续,对于行业、车企和车主,也隐含着一定程度上边界模糊的待思考之处。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0公里二手车”见怪不怪?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走向海外时,“0公里二手车”就是主要车源之一。尤其是在中东、东南亚、南美和部分东欧地区,中国新车只要卖得好,立刻就会有二手车商跟进。

在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看来,这更像是方向调转的“平行进口”汽车贸易。

汽车行业中,“平行出口”是一种非传统的车辆出口模式,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国内市场(或其他市场)采购新车或准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到海外市场销售的行为。这一模式与“平行进口”相对,但方向相反(国内→海外)。

站在加速汽车产品市场流通的角度,严斐向盐财经提醒道,“0公里二手车”作为汽车“平行出口”的一部分,“在汽车出口市场里,对于一些没有精力做出口的汽车厂商或渠道不多的厂商,这是很好的补充。在鼓励二手车出口的政策背景下,‘0公里二手车’出口和内销,应该用不同的概念看待这一事物”。

中国二手车的出口,在6年前试点启动时,相比欧美、日韩品牌竞争力仍比较弱。国外的传统车企已经做了多年的汽车出口,海运、销售渠道等整体供应链更加紧密、成熟,而中国的二手车出口作为新生事物,供应链成本更高,渠道的入驻也会受到别人稳定供应链的排斥。

“这些原因导致我国真正的二手车出口在2019年时,不如欧美、日韩。”广东省最大的二手车知名企业广东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好车”)的总经理廖智勇告诉盐财经。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出现大幅增长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即中国汽车出口量出现大幅增长的时候。

自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品、技术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实现弯道超车后,海外对中国汽车印象改观,整体出口量大增。

与此同时,廖智勇指出,新车出口是主机厂主导的行为,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还有对应的出口授权名额等资质管理,“对于合资车企如大众等全球性品牌来说,它们也不允许中国产的自家产品在非授权的情况下出口,随意跨区串货,以防扰乱其他地区的授权体系和产品价格”。

种种限制之下,业内称为“准新车”或“平行出口车”的“0公里二手车”应运而生。

“这些车辆已经不属于主机厂,在卖给个人用户后支配权是属于后者的,这些车辆通过什么渠道出口到什么地区,厂家对于它们没有管理的权力。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二手车商就可以让这些‘0公里二手车’更加自由流动。”廖智勇称。

来自中国的“0公里二手车”在海外加速流通,在廖智勇看来,积极之处在于能够帮助厂家拓展市场,尽快建立品牌认知度。如在上述的俄罗斯市场,长城汽车、奇瑞汽车等国产品牌在当地都有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更有助于它们的产品以二手车的名义得到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

尽管,如今,在俄罗斯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之下,中国汽车出口至当地的计税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结合出口目的地市场逐渐多元的趋势,“0公里二手车”出口高速增长的阶段正在变化。但客观而言,北方邻国提供的市场契机,的确为中国二手车出口成长带来了助力。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库存车”敢买吗?

综合公开信息来看,在汽车行业内,普遍认为在取得车辆号牌的情况下,行驶里程数小于80公里的国产车、小于120公里的进口车可被称为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

这样的车况似乎与全新无异,但对于消费者,特别是不熟悉国内新能源车企质保政策的国外买家,选购“0公里二手车”首先需要面对的现实因素就是,首任车主权益的损失。

有来自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的公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连续数月超过50%,但在二手车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却不能与之匹配,仅在7.9%上下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世界各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图源:乘联数据

差距背后,主要体现在续航里程缩水、电池安全隐患等方面,广大潜在消费者对购置二手新能源车辆,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顾虑。

这样的顾虑,与新能源车企的售后质保政策有关。

要知道,截至去年,还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质保范围,规定仅限于首任车主。当车辆转手后,新任车主也就难以享受到同等质量的维修保障服务。

这也意味着,不少跨过国门驰骋在异国公路上的新能源二手车,当其动力电池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发生问题故障时,品牌方难以为这些“0公里二手车”的车主提供免费质保。

“0公里二手车”的实际风险还在于,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盐财经表示,它类似库存车,在还没有交付给用户正常驾驶前可能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开,然后卖给消费者。车辆本身可能会出现生锈、润滑油沉淀等状况,使得汽车的使用寿命缩水,存在影响安全行驶的可能。

说白了,它们就是库存车,卖不动了才降价处理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0公里二手车”的实际风险还在于,存在影响安全行驶的可能/图源:瓜子二手车APP

而当车辆的登记信息与保险、售后数据并未打通时,想要追溯关于这些二手车的真实交易链路,亦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做好对这类交易的更有效监管。

“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车内和云端都具备了硬件条件,来记录和储存车辆的行驶轨迹等信息。一般车主购置了二手车辆在第一个月会正常行驶,以确保车辆发生故障问题可以及早发现,若有车辆完成购买后没有行驶轨迹显示,它属于批量的‘0公里二手车’的概率就会上升。”张翔向盐财经建议,在未来加强对国内“0公里二手车”交易的监管行动中,考虑保障车主的隐私权前提下,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所发挥的作用。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压库与返点

“0公里二手车”由来已久,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因素是,整车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向经销商强行“压库”的现象不在少数

车企将销售压力转移给经销商,把自己相对滞销的车型压给经销商,导致双方难免催生出更多没有实际行驶距离的“0公里二手车”。

“在如特斯拉、蔚来等品牌的直营店里面,我们是不会看到‘0公里二手车’的”,张翔向盐财经进一步分析称:“但是在经销商环节,由于大部分车企是通过经销商合作卖车的模式来运营,‘0公里二手车’的交易情况并不少见,经销商每年承担着车企布置的销售任务需要完成,而车企会给予经销商返点作为奖励,这些客观因素共同造成‘0公里车二手车’的存在。”

这种饮鸩止渴的模式,让经销商沦为数据游戏的提线木偶。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营业中的二手车市场/图源:猛犸工作室

必须看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与销量挂钩的背景下,在国内汽车经销市场中,或为了完成厂家的销售任务“冲量”,或为了应对库存压力主动通过大客户销售渠道低价批量出售,车企和经销商有了天然促成“0公里二手车”交易的动力。

今年5月下旬,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集行业协会和企业座谈会,研究“0公里二手车”和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流通消费的相关内容。尽管会议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向外界披露太多,但有关部门留意甚至警示该类二手车交易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

另一个大的背景是,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旗下多款智驾车型参与限时促销后,为争抢市场份额,包括零跑、吉利等一众头部车企也纷纷跟进降价——2025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已经出现多轮车型降价潮,对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空间造成客观挤压。

从这个角度来看,车辆品质与新车相当接近甚至无异,销售价格却只能向损耗二手车看齐,其根本原因为汽车行业连绵价格战的潮响回声。

在过去的公开报道里,已有从业人员对“0公里二手车”的盛行,干扰影响市场真实的供需关系,表达着这样的循环担忧:主机厂用“虚高”销量数据推导来年的产量计划,就会造成大量新车产能的闲置,进而导致汽车工业进一步的产能过剩。

国产新车当二手车贱卖,老外热抢-有驾

2024 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超过 80% 的消费者表示价格战对自身购车决策未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国内和国外汽车市场日渐兴起的“0公里二手车”,该如何看待它们和市场调整供给、车企刺激销量与公平竞争之间的关系,面对盐财经的采访邀请,尽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未予置评,但在6月9日乘联分会举办的乘用车市场分析发布会上,他表示,将新车转为“0公里二手车”销售,是经销商应对严峻压力时常见的自救行为——而汽车厂家应当给予经销商稳定的价格及回款保障,保护经销商利益。

事实上,业内各方已然意识到这样的“内卷式”竞争,会对各家车企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造成损害,并长远影响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面对近乎疯狂的价格战和越来越长的账期,6月10日、11日两天内,多家车企相继官宣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到60天内,这或许是当下汽车行业的集体自救之举。

严斐向盐财经总结道,供大于求是目前造成行业过度竞争的根源,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供给侧抓起,厂商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销售目标,建立起良性竞争体系,把卷价格变为卷品质。

一场低价的狂欢仅为表象,汽车行业供需失衡方是根源。而当创新让位于内卷,繁荣终成幻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