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句话,搁在当下这厮杀激烈的汽车圈,那真是字字珠玑。
咱先撂开那些声名鹊起的角儿不谈,就说说这星途汽车,说不定还有人压根儿没听过它的名号。但这倒也无妨,丝毫不耽误它撺掇着推出新款纯电座驾,一心想在新能源这块炙手可热的蛋糕上分一杯羹。瞧,这不,星纪元ES新近推出了纯电改款,放出话来说是价格跳水兼配置升格,摆明了想靠着“薄利多销”和智驾系统的精进,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这事儿啊,就跟那旧时说媒一样。倘若你自身条件平平,那就得在其他方面狠下苦功,否则,谁会纡尊降贵,多瞧你一眼?
话说回来,星纪元ES乃是星途汽车目前唯一在售的轿车,亦是其轿车阵营里的独苗。2023年甫一上市,便放出豪言,预售24小时订单就突破了6000台。乍一听,气势如虹,但真实销量呢?恐怕连官方鼓吹的一半都难望其项背。从2023年岁末上市到今年暮春,一年有余的光景,累计销量估摸着还没能突破万辆大关。你说这境况,是不是有点儿尴尬?最近一载,卖了7900辆,这份答卷,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更令人扼腕的是,那销量走势图简直是一条一蹶不振的水平线,直到今年仲春时节才陡然有所起色。三月售出2373辆,四月更是扶摇直上,直冲2879辆,创下了历史峰值。然而,这番景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答案昭然若揭,盖因三月份推出了增程混动版本。换言之,纯电版的星纪元ES,在此之前几乎无人问津。
面对这般黯淡无光的现实,星途也未曾偃旗息鼓,5月18日,便马不停蹄地推出了新款纯电版本,即2025款。三个配置,价位区间定格在18.98万至26.98万。与去年孟秋上市的2024款相比,新款不仅在价格上作出了让步,配置上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外形内饰变化不大,但车机芯片已由8155升级至8295P,副驾驶零重力座椅也成了标配,纯电续航里程也略有增长。中高配车型更是加持了激光雷达,可为城市和高速公路路段的智能辅助驾驶保驾护航。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定睛一看,老款车型上原本标配的HUD抬头显示、车载空气净化器、车内香氛、后排侧隐私玻璃以及场景灯语等配置,要么惨遭缩减,要么只有顶配车型才能享有。这番操作,莫不是有点“拆东补西”的意味?
那么,这新款星纪元ES纯电版的真实竞争力,究竟几何呢?我们不妨将其置于市场洪流之中,与一众劲敌一较高下。
比亚迪汉EV、小米SU7、小鹏P7,哪一个不是叱咤风云的狠角色?星纪元ES新款纯电版,除了在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上尚能扳回一城,在价格相近的前提下,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舒适性配置等方面,委实乏善可陈。
这就引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消费者在购车时,究竟看重哪些方面?
续航里程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动力性能强劲吗?那自然是锦上添花。但在这个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时代,人们更为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是智能座舱的流畅性,是智能驾驶的便捷性,是各式舒适性配置所带来的惬意享受。
时下,许多车企都热衷于堆砌配置,恨不得将所有高科技一股脑地塞进车里,却往往忽略了用户体验。最终的结果便是,车是好车,但开起来却总让人觉得格格不入。
我依稀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案例,某个新晋势力品牌,在新品发布会上将自动泊车功能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体验呢?识别率低得可怜不说,操作还极其繁琐,用户压根儿不敢轻易尝试。
又比如,某些车企为了追求极致的智能化,将车机系统搞得眼花缭乱,功能林林总总,但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却寥寥无几。最终的结果便是,用户为了寻找一个简单的功能,往往需要在层层菜单中翻找半天。
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在警醒我们,智能化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以实用、好用为圭臬。就好比烹饪美食一般,食材再名贵,若是厨师技艺不精,也断然做不出令人垂涎的佳肴。
星纪元ES此番降价改款,也算是意识到了自身的短板,想要亡羊补牢。但关键在于,它补牢的速度,能否追赶上竞争对手高歌猛进的步伐?
汽车市场,说白了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唯有能够坚守到终点的人,方能赢得最后的喝彩。星纪元ES想要在这场鏖战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降价促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产品力、用户体验以及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下足功夫,精益求精。
我们翘首以盼,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品牌汽车扬帆出海,走向世界舞台。但前提是,它们必须真正了解消费者的所想所需,打造出真正实用且好用的产品。否则,再华丽的营销辞藻,再精美的PPT,也终究只能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