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新款宝马X1的展厅前,看着那闪闪发亮的车标和31.69万元起的售价,有没有问过自己:现在这个时代,这样一台豪华品牌的入门SUV,到底还能打动哪些人?尤其是当国产新能源车型动不动就来个顶级配置、价格砍到骨头的时候,宝马X1到底还能靠什么吸引属于自己的用户?
首先,动不动三十多万的价格,确实让很多人绷一下。这时候你是不是要问:这车真值那价吗?说真的,看配置表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打怵。老宝马的传统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确是该夸就夸,2.0T+双离合、前后独立悬挂,日常开开稳、坐着舒服,宝马这个级别的驾驶质感没变。问题是,这些年国产新能源车把底盘调教、动力响应做得越来越牛,体验上没那么容易分出胜负了。而20来万的国产轿车,座椅通风、加热、四个大屏,能选的全给你配齐了,配置厚道到没边。反观宝马X1,很多时候你在顶配车型才能捡到小羊毛,低配配置啥该给啥不给,厂家资金链仿佛很紧张。座椅通风、加热这种基础幸福,依然得加钱选装。这让很多“精打细算”的朋友,自然心里要打鼓:我花了“三十多万”,买了个配置不厚道的合资SUV,我图啥?
当然有人会说,“买宝马X1,买的是品牌”。这话有点道理,但也不能全当真事儿。宝马车标确实有面子,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三线及以下的地方,开辆宝马确实是“豪车体验”,邻居亲戚提起来都会给你竖大拇指。但面子归面子,真到自己花钱、用车的时候,面子的分量就没那么重了。谁愿意花冤枉钱只图邻居眼光?更何况,新能源车的“电子面子”也逐渐流行——大屏幕、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语音,配置拉满,新潮到爆。同样的钱,电动SUV能让你体验各种新功能,省钱还省心,一场新玩法正在诞生。
说到用车成本,宝马X1百公里油耗7升多,油价高的时候,一公里成本四毛、五毛往上飙,这年头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承受呢?对比下20万级国产电车,每公里一毛多,长途跑充电桩多也方便。油车的经济账本,已经很难打得过电车。还能吸引谁?更多是那些不急于拥抱新能源、对合资品牌“情有独钟”的叔叔阿姨们,或者“单位有购车福利”、喜欢德系机械味、有怀旧情结的用户。
再拆解下空间和实用性。宝马X1这次车长、轴距拉得不短,空间表现还可以。后排不算太拥挤,家里有孩子的能勉强应付日常通勤和周末小出游。跟宝马以往的轿车风格比,SUV当然更接地气,能应付“买菜、接娃、拉行李”这类事情。但国产SUV早就把空间、灵活性玩明白了,动不动一百五六十分的车,空间尺寸压根比宝马X1还要宽大。于是宝马X1的空间优势,事实上只能算中规中矩,绝非买它的决定性理由。
动力系统方面,宝马给X1上了2.0T大心脏,起步不肉,高速不虚。可别忘了,现在国产电车加速有多猛你比比就知道——零百成绩做到5秒内的比比皆是。你说“用车体验”,宝马驾驶感受优雅沉稳,可电车再加上智能辅助驾驶,各种萌新都能轻松驾驭。在这个时代,油车的“机械美学”有点像老派绅士,保留那点古典风度,但大众已经不那么容易买账了。
而且宝马X1的辅助驾驶系统,其实也只能算够用,不敢说出类拔萃。主动刹车、车道偏离、导航、影像这些功能,现在国产新能源车普及率太高了,不用再担心“买贵就是买最好的”,很多时候国产车“功能比你多,体验还新鲜”。宝马一边是“原汁原味的德国电子”,一边是“国产自研车机”。你细看那套屏幕和交互系统,宝马也已经慢慢往中国市场靠拢,但无奈“传统豪车”在智能化这块还是跟不上自主品牌极限发展速度。
讲到市场前景,宝马X1其实和其他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一样,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尴尬的阶段。燃油车,尤其是合资品牌紧凑型SUV,这两年的日子普遍都很难过。原因很简单,新能源横空出世,强势降维打击。同样的价位,国产电车不仅配置堆得满满当当,还给你超级流水线的售后和用车体验。大家越来越看重“花一分钱能不能换来两分幸福”。油车没了排面和独家体验,市场份额就自然下去了。
那宝马X1还能吸引什么人?我的理解是有三类:
第一类是执着于品牌的老用户。他们信仰德系,大力信奉“久经考验的机械三大件”,买新车的选择里宝马依然有优先位置。对这类人来说,甚至“多花点钱也没关系,图个放心”。
第二类是公司购买、商务用车群体。对于一些企业,买车要来做招待、做礼仪,宝马X1虽然不是最高级别的车型,但在“豪华品牌”圈里,依然能打出商务公关的范儿。三五年后还能卖个不错的二手车价钱,对企业成本也还算划算。
第三类是部分年轻用户,对电车还心有抵触,不愿意成为“电池小白鼠”。他们更乐意花钱买成熟的老牌油车,哪怕配置普通,用车成本稍高也愿意兜底风险——这其实是一种“用惯了汽油机不想试水新鲜货”的观望心理。
那剩下的用户呢?坦白说,随着新能源渗透率逐渐拉高,宝马X1很难再大量吸引20岁到35岁这一代智能消费者。不是宝马不努力,而是整个消费大势在变。三十万的价格,年轻人可以选到更大空间、更强性能、更多智能配置的国产新能源SUV,还能享受各地的购车补贴、充电便捷。人比人,气死人。
至于宝马官方指导价31.69万元,你甭看,这年头别家都在做活动、“腰斩价格”大行其道。等到新款宝马X1上市没几个月后,实际成交价能低到20万以内,甚至有可能“击穿心底价”,和主流国产品牌的顶级车型做正面PK。那时候,面子和性能还能打个平手吗?
未来一两年,宝马X1这种车型的生存其实是尴尬的。要想让自己在中国市场有希望,不光需要在动力上努力,更要在智能、人性化、舒适性等各方面做到诚意十足。否则大家只会在展厅里看看宝马,拍个照发朋友圈,然后去边上的国产新能源专区下单。
最后说一句,燃油车还远没到被淘汰的那一步。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机械党、品牌党、油车党依然是存在的。而且在某些城市、某些场合,宝马X1有它不可替代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但时间推移、市场变化,燃油车和传统豪华品牌必须顺应潮流,早日打出让人心动的全新牌面,不然“月销4000辆”的成绩,很快就只剩回忆了。
所以,你要问我新款宝马X1还能吸引哪些人?大白话就是,“还愿意花钱买面子,又不想和电车较劲的人”,以及那些有实际公务需求的企业用户。这款车最大的卖点依然是宝马的那块标,以及品牌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信任和传统。至于性能、配置、价格、体验,虽说不至于完全没戏,但已经不是决定用户选择的最关键理由了。时代变了,宝马X1也只能慢慢找机会,努力在夹缝里生存——等着新能源浪潮褪去,看谁还能笑到最后。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