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挺纳闷的,你说一辆车,顶着A7的名号,怎么说也算奥迪家有点“格调”的那个系列吧?结果呢,落地价都能压到30万出头,比它那个常青树兄弟A6L都还能便宜点。按理说,这性价比,这牌子,这价格,不应该卖爆吗?可现实是,它虽然有那么几个月冲高到6281辆,但很快就蔫了,整个2024年加起来也就卖了26918辆,最近几个月更是稳定在2000多辆的水平,比如1800辆、2300辆、2504辆这样。
这销量,对于一个奥迪,还是带着A7光环的奥迪来说,真的挺尴尬的。你把身段放到这个地步,甚至比A6L还低姿态了,结果还是没能激起市场的热情。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国人不喜欢这种“变种”A7?
其实看脸,这车的前半部分真没啥可挑的。低趴的车头,奥迪那标志性的六边形大嘴,里面是点断式的横向格栅,黑武士版弄个全熏黑,挺有运动范儿的。大灯组当然是奥迪强项,造型犀利,点亮后辨识度很高,确实是年轻人会喜欢的那种帅气。比起A6L的稳重,A7L的车头显然更“潮”。
但一到侧面,事情就开始变得微妙了。如果你完全抛开进口A7不谈,就把它当成一辆普通的奥迪三厢轿车看,那腰线啊,轮圈啊,也都挺大气动感的,没毛病。可一旦脑子里蹦出那个原版A7的优雅溜背,国产A7L这个硬生生拉长的三厢屁股,就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味儿。
轿跑的灵魂,很大一部分就在那个流畅滑落的车顶弧线和性感的尾部设计。A7L为了中国市场加长,为了空间妥协,把最精髓的东西改了。虽然尾灯还是时髦的贯穿式,和前灯呼应得不错,但整体侧面轮廓的“不协调感”,可能是让不少潜在买家望而却步的关键。
别以为加长就带来了巨大空间优势。这车长5076mm,宽1908mm,轴距3026mm,确实比A6L(长了26mm,宽了22mm,轴距短了2mm)看着更低趴修长。但实际坐进去,后排空间跟A6L真没拉开决定性差距。取消溜背确实让后备箱和后排头部空间宽裕了点,这是唯一的好处。
但坐中间那个位置,脚下巨大的地台隆起还是逼着你劈开腿,舒适性可想而知。当然,这个级别的车,中间座位的乘坐体验通常不是优先级。所以,为了一个并不是压倒性优势的空间,牺牲了外观最重要的辨识度和原版精髓,这笔账划不划算,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内饰倒还是奥迪那套熟悉的配方,科技感拉满。三块大屏,10.1英寸中控、8.6英寸功能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操作逻辑清晰,看着也很显档次。方向盘有稳重的四幅式也有运动的三幅式平底,镀铬饰条点缀得恰到好处,豪华氛围是到位了,跟同级对手比不落下风。
可就在这堆科技配置里,又藏着让人费解的槽点。L2级驾驶辅助这么普遍的功能,竟然只给了最贵的两款车,指导价65.62万和66.62万的次顶配和顶配才有。你想啊,现在连不到10万的国产车都标配L2了,你一个奥迪A7L,哪怕是30多万的入门版,也不给配?这操作,感觉就像在告诉你:“想完整体验科技,加钱,狠狠地加钱。”
虽然3.0T车型大方地全系标配了空气悬架,这确实是个提升竞争力的配置,但只局限于高端动力版本。如果能在更多走量车型上普及一些高感知度的配置,比如L2辅助驾驶,也许能让它在价格战之外,多一些打动人的筹码。
动力层面,2.0T和3.0T V6的选择,配上7挡湿式双离合,除了入门版都有quattro四驱,底盘前后都是多连杆独立悬挂,硬件素质是过硬的。尤其是3.0T版本,性能绝对强劲。
三大件没问题,内饰科技感也有,价格更是破天荒地低,比A6L还便宜。按理说,这应该是个“捡漏”的好机会,一个更显高级、更运动的奥迪C级轿车,卖出了比A6L更低的价格。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销量上不去,说明这些“优点”还没能完全抵消它在消费者心中存在的那些“缺点”。
或许是那个争议十足的侧面造型始终无法让多数人满意,或许是入门和中配车型在配置上的某些“抠门”让人感觉不够诚意,又或许是A7L这个名字本身承载的轿跑期待,和国产加长后的形态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总之,即使价格降到了30万出头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区间,奥迪A7L依旧像个被低估或被误读的选手,在努力喊着“我都这么便宜了,你们怎么还不看我?”但回应它的,却是一份不够理想的成绩单。未来,它需要更大胆的改变,不仅仅是价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