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

讲真,最近的车圈,已经不是内卷了,是直接发癫。

以前大家还讲究个武德,你降八千,我送点配置,互相留点面子。现在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就是掀桌子。我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活。比亚迪汉L EV和小鹏P7这两位,最近的动作就特别有意思,简直就是神仙打架现场,一个雷电法王,一个御剑飞行,非要争谁才是25万级唯一的真神。

这事儿的起因特简单,就是价格。两台车的高配落地价,几乎一模一样,就差个买菜钱。这已经不是巧合了,这是赤裸裸的战书。比亚迪的意思是,我王朝网旗舰,老大哥,一身肌肉,现在放下身段跟你贴脸肉搏,就问你怕不怕?小鹏的意思是,我新势力代表,科技宅男,虽然之前被人锤得有点懵,但我悟了,直接开大,不跟你扯那些虚的。

所以说,现在选这两台车,已经不是在选产品力了,是在选一种信仰,或者说,选一种精神状态。

先说比亚迪汉L EV,这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不务正业。一个中大型家轿,零百加速给你干到2.7秒。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开着它,在红绿灯前,隔壁的保时捷911都得尊称你一声大哥。这个加速,你用得到吗?讲真,你一辈子可能也踩不出几次,99%的时间都是浪费。但比亚e迪就是要给你,而且是摁着你的头给你。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为什么?因为它知道,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参数的竞争,是情绪的竞争。2.7秒不是一个数字,它是一枚战斧导弹,直接砸在所有同行的脑门上。它的潜台词是:“我能把成本压到极致,同时还能给你一个完全过剩的性能,你们拿什么跟我打?” 这是一种暴力美学,一种不讲道理的碾压。就像你在打牌,别人还在算牌,比亚迪直接把桌子给劈了,说这局我赢了。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然后是那个所谓的1000V高压快充,6分钟从10%到70%。这个场景特别魔幻。你想象一下,你去充电站,插上枪,去隔壁便利店买瓶水,还没拧开瓶盖,手机APP就提示你:大哥,充满了,该走了。这已经不是充电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灌顶”,直接把真气打给你。这种技术本身牛不牛逼?牛逼。但它更大的作用是制造一种“技术恐慌”。它让每一个潜在的电动车主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万一以后充电站都是这种超快充,我的车不支持,我是不是就成了原始人?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这就是比亚迪的阳谋,它用一个你可能根本没地方用的技术,给你制造了必须拥有它的焦虑。纯纯的降维打击。

再来看小鹏P7。如果说比亚迪是开了狂暴模式的战士,那小鹏就是个有点偏执的法师。它好像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在掀桌子这件事上,我干不过比亚迪,那我就换个赛道掀。

你看它的底盘,双腔空悬。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让你坐着更舒服,过个减速带,屁股没那么颠。在比亚迪追求“一力降十会”的时候,小鹏在琢磨“怎么让你在堵车的路上舒服地怀疑人生”。这是一种错位竞争,也是一种无奈。打不过你,我还不能让你舒服点吗?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智能驾驶,XNGP。现在所有车企都在吹自己的智驾多牛逼,能识别这个,能避让那个。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说句实话,我对现在所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都抱着一种看耍猴的心态。为什么?因为决定自动驾驶上限的,根本不是你那几颗激光雷达或者几百TOPS的算力,而是马路上那些不讲武德的老头乐。

只要大爷的三轮车走位够风骚,只要外卖小哥的电瓶车能瞬移,你所有的算法都得崩。XNGP也好,天神之眼也罢,在真正的“中国特色道路”这个大型开放世界RPG里,都只是新手村的水平。小鹏的逻辑是,我不用激光雷达,我也能把城市领航做好。这是一种倔强,也是一种赌博。它在赌纯视觉方案的未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会为它的偏执买单。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汉L EV的车机,用着比亚迪自家的DiLink,UI设计就跟老年机一样,简单粗暴。但它稳定,不卡,能装一堆APP。小鹏P7呢,高通8295芯片,XOS天玑系统,名字一个比一个玄幻,屏幕还能转来转去,搞得跟变形金刚一样,花里胡哨的。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这就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哲学。比亚迪是典型的直男工程师思维:车,首先是个交通工具,然后才是个电子产品。所以它给你冰箱、给你ETC,这些都是开车过程中实实在在用得到的东西。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但关键时刻真能解决问题。而小鹏是产品经理思维:车,首先是个移动的智能终端,其次才是个交通工具。所以它给你Nappa真皮,给你无框车门,给你一大堆听起来很酷的功能,核心是为了让你觉得“我很潮”。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这两种思维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突然想起我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刚卖了他的特斯拉。我问他为啥,他说受不了那种被当成“小白鼠”的感觉了,每次OTA都像开盲盒,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我觉得这个心态很有代表性。

你看,比亚迪汉的用户,大概率是看重“水桶车”的属性,什么都有,性能还炸裂,价格还便宜,国货之光,开出去有面子。而买小鹏P7的用户,他们买的不是车,是“科技感”这个标签。他们享受的是跟别人解释XNGP是什么,享受的是那个无框车门打开瞬间的仪式感。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我很懂”的信仰。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所以,汉L EV和小鹏P7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宗教战争”。比亚迪的教义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力出奇迹”。小鹏的教义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智能才是未来”。

你问我谁更胜一筹?我只能说,这根本不是一个能用参数去回答的问题。

你要是问我,我选哪个?我选择坐地铁。真的,别买了,买了就得焦虑,焦虑续航,焦虑充电,焦虑保值率,焦虑哪天就被背刺。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选择。这个结论是不是很流氓?是是是,但它真实。因为在这场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大逃杀里,唯一的赢家,就是那个站在圈外看热闹的人。他们两个打得越狠,我们这些等等党就越开心。就问你,气不气?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车圈发癫,比亚迪和小鹏杀红了眼,最后的赢家竟然是他?-有驾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