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涌动,车展中央的玻璃地板下,反射出几辆已然成为焦点的“异类”。闪光灯如子弹扫过,引来一批表情复杂的手机摄影师——他们试图捕捉的是那个顺着激光雷达微微眨眼的新面孔,领克07 EM-P和领克08 EM-P,两台号称“智能插混”的新生物种。你站在熙攘的人群里,被外围绳索牢牢困在“观众”身份,一时间,想象自己是否也会被这些数字和配色安抚住冲动神经。如果你站在展车前,面对那不再普通的紫色、银色车身,是否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不是,越来越像一场精密计算后的展示呢?
回到车展本身,事情其实蛮简单。一群工程师悄悄在前台后头,替领克07 EM-P做了造型细节调整,顺势加装了车顶激光雷达,顺带投放了璃光紫和极光银这些你去年还可能听错的颜色名。定位是一台中型轿车,即将在9月下旬上市,怎么看都是为城市主力用户量体裁衣——车身尺寸在4835/1900/1480毫米,轴距2843毫米,要空间有空间,要造型有造型,像一位踩着职业节拍的模特,既不过分敢穿,也不落俗套。动力则是老配方新做法:1.5T发动机配电机的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63马力,系统综合功率381马力,搭配3挡DHT变速箱,小电池容量18.99kWh,纯电续航CLTC标准下能扯到126km,快充可以在27分钟让电量完成从30%到80%的急行军——这个数字,甚至快过冬天在派出所打印几页材料的速度。
若觉得07还不够带劲,展台边那台领克08 EM-P则更清楚地发出“别拿我跟前代比”的信号。光是外观升级就弄出了不少花活儿:运动风格加码,前大灯塞进去璀璨星河元素,下进气口和导流槽统统加大,车顶也有激光雷达站岗。轮圈也有新鲜感,颜色更丰富,晴空蓝和鎏光金新的诱惑。动力系统维持一贯插混思路,分单、双电机版:单电机版综合功率280千瓦,扭矩615牛·米;双电机版直接暴力到436千瓦、905牛·米,几乎都能拿来带货了。续航策略也贴心,120km、220km、245km多种版本,看起来对不同类型焦虑也做了定点投放。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这些参数、这些颜色,我的第一反应其实蛮无趣——工程师永远对数字没有审美疲劳。就像你见惯了案发现场尸体上的指纹,什么“璃光紫”“极光银”“鎏光金”到最后都不过是案卷上的一串编号。车顶激光雷达加了,颜值田径赛赢了,但在车展这种拿宣传片套在行为艺术上的舞台,证据链永远比故事线紧密硕实。你可以说产品迭代代表着行业进步,也可以说一切只是供应链上游拉了一次预算——设计语言再创新,动力数据再飙高,归根结底还是一台交通工具。它可以“更懂你”,但它从不会“理解你”。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发布会现场的裂痕。去年某品牌激光雷达刚出来,没多久就被用户投诉下雨天误报,把小区树枝都识别成移动路障,导致一票智驾专家夜里加班到脱发。领克07、08这回也好不到哪儿去,智驾体验“有望出色”——其实无非是再添一个可能出错的点。激光雷达的优点和缺陷,在刑侦里都能找到同款:它可以精确分辨障碍物,但遇到“耍赖”的天气,识别结果和真人嘴硬差不多;智驾系统宣称“解放双手”,但出事故的时候,谁在驾驶席,谁在道德法庭,永远是一笔糊涂账。
技术升级,性能增长,续航提升——一切没问题,甚至像挥舞着一张张授权的技术证书。但末了还是回到一个杀伤力不高但侦查难度极大的现实问题: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提升吗?领克们在车身设计上玩得越来越漂亮,动力上越来越过劲,续航越来越让手机电量焦虑症患者自愧不如,但在堵车的成都二环,静止的速度,让所有参数都变成了背景噪音。智能驾驶能帮你在写材料的时候刷一圈短视频,但遇上考驾照老是挂科的小区大妈,恐怕仍有不少人愿意抓住方向盘发声:我自己来。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进步就没有意义。每次看到快充时长缩短,续航参数刷新,激光雷达密密麻麻地“瞄准”未来城市生活,我总有点自嘲情绪难以遏制:工程师们是不是和刑侦人员一样,永远在为已知问题下赌注,期待下一个意外来破局?产品经理可以拿设计美学写一堆宣言,写到最后还不是被市场反馈收审——你能造多快,你能跑多远,路上谁最安全,最后都成了智驾系统的事故判定书,没人敢画句号。
于是每年车展,我都愿意从这个“证据堆积”的角度看待新车。不管是领克07 EM-P优雅地在数字中找平衡,还是领克08 EM-P用激进动力送出激光雷达的新花样,都是这个时代制造的“实验样本”:它们也许能节能减排,也许更聪明,但它们永远不会预判成都下雨天的交通事故,也不会帮你分辨人生哪个路口靠谱。也许他们能帮你缓解堵车带来的压力,但他们并不会问你为什么焦虑,只会告诉你车还剩多少电,可以快充多久。
最后,我更愿意把问题留在案发现场:你到底想从一台车里得到什么?是数据上的胜利,体验上的舒适,还是一种“智驾安全”的精神保障?领克们的迭代速度很快,汽车行业的智驾技术像是刑侦里的新型设备,永远应付着下一个未解之谜。当我们站在车展现场、在反光玻璃面前驻足,是否应该更诚实地面对自己对于“进步”本身的判断?这个问题,可能比选什么颜色更值得每个人独自推敲——今后,在快充和续航之间,你会选择谁做你的伙伴?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