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五位数?
别说了,刚看到这个消息那会儿,我还以为是哪个段子手熬夜胡编出来的。
FX Super One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好莱坞大片的主角,结果在现实里,活像朋友圈里永远的“下周见”。
魏牌高山、长城汽车、贾老板……要不是亿欧汽车这波爆料搅进来,我都快忘了贾跃亭还在地球另一端捣鼓汽车产业桥梁。
有时候,你以为车圈的故事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还能再加一勺。
贾老板一边在美国蹲着,一边隔空喊话国内主机厂,说FX Super One要跟魏牌高山合作,甚至抛出了一整个“中美桥梁战略”。
你说巧不巧,这桥还真有人敢上。
长城汽车点头说OK,魏牌高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不知道是被贾老板的PPT画得晕头转向,还是早就和资本市场打过眼色。
其实这事要往前倒几年看,味道更足。
FF91当年也是这么热闹,什么“全球首发”“订单爆棚”,可真正交付的那几台,估计还不够送媒体老师试驾。
FX Super One又来这一套,难免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然,谁是真正的“装睡”,这得看后续。
别的车企抢地盘、卷技术、拼渠道,贾老板玩的是“借梯上楼”。
他这几年,资本市场里翻江倒海,嘴上说要“让汽车跑进未来”,实际上,一车难求、工厂难落地,PPT倒是出得飞快。
长城的供应链、魏牌高山的MPV平台,贾跃亭全都想借力。
可惜,新能源MPV这块蛋糕,去年全国才卖了十二万多辆,魏牌高山能月交付三四千台已经算会过日子的主了。
FX Super One连实车都难得一见,订单数据喊得再大声,也有点“空气里抓月亮”的意思。
这种“曲线救国”,车圈其实见了不少。
蔚小理能混出头,那是背后有真金白银的供应链和服务体系顶着。
贾老板想靠合作“蹭”到量产,未免想得太美。
技术、量产、用户,缺一条都得跪地唱征服。
别说什么“中美产业桥梁”,有几个人真在乎桥的两头?
大家只关心车子啥时候能开上路。
其实长城也不傻,新能源市场越来越卷,品牌升级、技术换代、国际化,谁不想呢?
但这波和贾跃亭的联手,怎么看都有点“临时组队”的味道。
像体育圈那些救火外援,来了就想刷个存在感,留下什么,得掰着手指头算。
毕竟,车圈的“故事大王”太多,真能把故事讲成销量的,没几个。
说远了。
你要说贾老板没两把刷子也不对,PPT造车能忽悠到华尔街和中国主机厂,真不是谁都能干来的。
可惜造车和讲故事不一样,车子开不上路,故事再多也只是段子。
网友看着新鲜,资本等着兑现,最后车主怎么想?
这一环断了,谁还买单?
这事跟体育圈挺像。
NBA有球星来CBA打几场,“中美篮球交流”,场面好看,结果大家看完还是回头琢磨自家球队。
车圈也一样,贾老板和长城的“桥梁”,热闹归热闹,真要落地,问问供应链、工厂、售后,没人会只看热闹。
再说说贾老板的铁粉,那是真有追星少女的劲头。
每次有新消息,弹幕比球场上的加油声还热烈。
可理性点想,车圈看的是交付和体验,不是PPT和流量。
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年怎么熬过来的?
每一台车都要自己扛下来。
贾老板能不能靠“桥梁”把FX Super One送进中国家庭,说实话,我还真想看个热闹。
数据不会骗人。
新能源MPV去年全国才卖了12万辆,魏牌高山月交付3000多台,FX Super One订单五位数?
怎么来的,谁清楚?
车没影儿,订单数字像天边的云,风一吹就散。
要说真有戏,大家都盯着呢,谁都想吃瓜。
长城和贾跃亭这波,是不是产业新范本?
也许是未来的某种尝试,但现在,看着像是各自找台阶。
谁也不想做第一个掉队的,谁都在试水。
行业变局、资本角逐、舆论狂欢,混成一锅粥。
你问我信不信?
我信八分瓜,剩下两分等实锤。
聊到这,想起以前乐视造车那一摊子事儿,资本热钱一进一出,留下一地鸡毛。
FF91、FX Super One、PPT造车、产业桥梁,套路都换汤不换药。
只不过,这回多了点国际范儿,多了点“合作”外衣,不知道底裤换没换干净。
网友爱看热闹,谁家车能先落地、谁家车主先提车,才是真正的“桥梁”。
有时候,大家盯着别人家的故事不撒手,自己却忘了车库里那辆二手轩逸还能战三年。
说到底,FX Super One是来当英雄,还是继续做PPT里的男主角?
评论区见,不见不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