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个新闻,东风公司前九个月在欧洲卖了4.8万辆车,一半多还是新能源。这事儿吧,讲真,它传递的信号不是“我们牛逼了”,而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以为这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荣耀远征?错了,这是诺亚开着方舟找陆地。因为家里的洪水已经快淹到房顶了,再不划出去就得集体变水鬼。
国内现在是什么局?是修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蛊王争霸赛。价格战打得跟渡劫一样,一天一个天雷,劈得所有人都外焦里嫩。今天理想MEGA发布会刚开完,明天小鹏X9就敢直接降价两万;这边小米汽车还没定价,那边极氪已经把价格打到了地板上,还附赠把地板撬开让你看下面有没有石油。这帮人是真的要把自己都给逼死!
我之前就说过,现在车企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抢走别人的蛋糕,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都没得吃,一起喝西北风,看谁先饿死。在这种背景下,你跟我讲东风出海是为了“全球化战略布局”?别装了,摊牌了,就是在家卷不动了,出去找个新手村喘口气。这不叫开拓,这叫逃难。
为什么是欧洲,尤其是北欧?因为那地方的竞争烈度,跟国内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你在这边跟一群卷王打生打死,研究怎么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塞进车里,还得20万以内落地,那边欧洲老铁还在纠结大众ID.3的后轮是不是还是鼓刹。你把国内任何一款卷到极致的新能源车扔过去,那效果,不亚于往一群冷兵器步兵方阵里,空投了一个满配的雷电法王。
就问你怕不怕?
你看报道里说的,东风纳米01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车身小、空间大,适应欧洲狭窄街道”。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欧洲那帮老钱,守着几百年的破石头路,开个大车跟开航母进澡堂子一样,天天刮底盘。你跟他们讲智能座舱、讲城市NOA?他们听不懂,他们只关心一件事:这玩意儿能不能在我家那个连老鼠都得侧身过的巷子里掉头?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的道理,征服欧洲市场的关键,不在于你的技术有多么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而在于你的产品能不能解决最基础、最民粹、最不讲理的现实问题。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叫皮埃尔的法国大哥,开着一辆国内卷出来的六座大SUV,想在巴黎市中心停个车。左边是卢浮宫的墙角,右边是邻居家的咖啡座,后面一个老太太遛狗的绳子已经缠你后视镜上了。这时候什么8155芯片,什么激光雷达,都是虚妄。唯一有用的科技,是上帝赐予他的一双能看见次元裂缝的眼睛,或者是一辆东风纳米01。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挺形象的。
我作为一个天天在北京胡同里找车位的中年人,我对这事儿的理解就特别深刻。真的,什么百公里加速,什么智能驾驶,最后都败给了一个宽度一米八的限宽墩。我们用血泪和保费趟出来的产品经验,对于欧洲用户来说,就是天降福音,就是来自东方的任意门。
但是,这事儿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你以为东风最大的敌人是大众是BBA?错了,最大的敌人是欧洲人脑子里的那个钢印。那个叫“品牌玄学”的玩意儿。
奔驰车主堵在路上,他会觉得这是在享受人生;你开个国产车堵在路上,你就是在浪费生命。特斯拉车主发现车门缝能塞进一个鸡蛋,他会说这是“工业美学,不拘小节”;你的车要是有这毛病,那就是“品控拉胯,国产之耻”。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道理。
所以你看东-岚图-猛士这个海外草台班子,打法就很贼。它不去硬碰硬地跟BBA的信徒们辩经,说我的车比你的好。它直接绕开主战场,去打那些BBA看不上的生态位。猛士917这种车,在欧洲就是个压缩毛巾泡开之前的怪物,当地土著压根就没见过这种形态的生物,好奇心就够干掉一批人了。而岚图和纳米,就是精准地切入那些“想买电动车,但又觉得大众特斯拉太贵或太素”的中间地带。
说起来,我楼下那辆停了半个月的共享单车终于被骑走了,感觉世界都清爽了一点。
这种打法,说白了就是用我们的内卷去填他们的空白。我们的产能过剩,恰好是他们的产品力不足。我们杀红了眼的价格,恰好是他们消费降级的最优解。这不是闪电战,这是诺曼底登陆。不是去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而是先找个没人防守的沙滩,把工兵铲、折叠床和方便面先运上去,活下来,再谈别的。活下来,就是一切。加大加大加大。
但这种打法,能填多久,天知道。
所以,东风在欧洲卖了4.8万辆车,这个新闻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我们的车企突然开窍了,悟了,而是被逼到墙角之后,心态爆了,开始不按套路出牌了。是一种“掀桌子式”的求生。是对国内地狱级难度市场的一种应激反应。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东风在欧洲卖得好,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不了什么高大上,就说明了一件事:还是活着好。至于怎么活,体不体面,先活下来再说。毕竟,只有活着的PPT才有机会改下一版。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