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摊牌了:用开卡罗拉的油耗,开一台六座大平层是什么体验?

讲真,吉利最近有点不装了,摊牌了,搞了个银河M9出来,直接把“大六座SUV必费油”这张所有家庭用户心里默认的桌子,给掀了个底朝天。24小时订单破两万三,这数据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那个信号,那个充满挑衅和戏谑的眼神,仿佛在对所有同行说:你们继续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我来把你们的餐厅给爆了。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它挑战了一个物理学和玄学上的双重常识。物理学上,一个又大又重的铁疙瘩,想跑得快,还想吃得少,这本身就有点反重力。玄学上,我们这些中年人,尤其是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早就被现实教育了:买车的时候跟你说的油耗,跟你老婆说的体重一样,都是出厂设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只会让你怀疑人生。所以当一台零百加速4.5秒的大家伙,跟你说它馈电油耗4.8L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哇塞好牛逼”,而是“坏了菜了,这哥们儿是不是吃错药了?”

我作为一个真的被油耗背刺过的老韭菜,对这种“既要又要”的宣传早就免疫了。但银河M9这波操作,坏就坏在,它好像不是在吹牛逼,它是在给你上物理课。首先它端上来一个叫“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的电混专用发动机”的东西,热效率47.26%。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修仙者,别人打坐练气,练半天漏一半,真气转化率极低。而这位直接一步到位,进入了“能量守恒但我不完全守恒”的境界,每一滴汽油烧出来的热量,都被它像压缩毛巾一样,压榨得干干净净,转化为动力。别的发动机是锅炉,它这个,更像一个炼丹炉,烧的是油,出来的是修为。

吉利摊牌了:用开卡罗拉的油耗,开一台六座大平层是什么体验?-有驾

如果说发动机是硬件上的金钟罩铁布衫,那它那个“星睿AI云动力2.0”就有点道诡异仙的意思了。官方说这是“AI场景引擎”,讲人话就是,这车里住着一个开了天眼的赛博会计,它比你还懂你接下来要走的路。比如你导航去一个地方,它一看,诶,前面有个五公里长下坡。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已经默默把车切换到强动能回收模式,嘴里念叨着“不能浪费,不能浪费”,把这点势能全给你存成电,比你妈关灯都积极。

吉利摊牌了:用开卡罗拉的油耗,开一台六座大平层是什么体验?-有驾
吉利摊牌了:用开卡罗拉的油耗,开一台六座大平层是什么体验?-有驾

再比如,它检测到你进入了北京西直门那种三体人来了都得绕道的盘丝洞路段,它就立马调整油电策略,让你在蠕行中尽可能用电,避免发动机反复启动跟得了帕金森一样。这种感觉很奇妙,它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它是一个精打细算的“老司机”附体,在你旁边不停地帮你省钱。讲真,我有时候堵在路上,真想给导航公司打电话,问问他们是不是在故意整我,顺便卖我点东西。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AI比喻成一个会算命的神棍,可能有点对不住吉利的工程师们,但讲真,感觉就是这么个感觉。它试图用算法来对抗人类世界最不讲理的混沌系统——交通。但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AI节油的终极考验,也不在实验室,而在一个宿醉的新手司机,在周一早高峰,开着它去送娃。只要大爷躺得快,任何AI都得懵圈。

但能过,就是能过。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结果就是那个吓人的数据: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家庭,这台车在城市里开,就是一个纯电爹。充电方便就充电,不方便就加油,完全没压力。以前你出远门,得像做作战计划一样规划沿途的加油站、充电桩,生怕在半路抛锚,被老婆孩子用眼神凌迟。现在呢?一箱油从北京干到上海,中间甚至还能绕路去趟服务区吃个德州扒鸡。这种从“续航焦虑”到“续航藐视”的转变,是一种精神上的任意门,是中年男人在家庭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掌控感来源。

同行看了也得傻。真的,心态直接就爆了。大家都在卷冰箱多大,屏幕多少块,座椅按摩有几种手法的时候,吉利突然开窍了,悟了,它直接掀了最基础的那张桌子:用车成本。这就好比武林大会,大家都在比谁的剑法更花哨,谁的内功更深厚,结果一个人走上台,掏出了一把AK47,对着天空一顿扫射,然后问:还有谁?这他妈谁受得了啊?

之前大家默认,买大车,就得接受高油耗,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为家庭付出的“甜蜜的负担”。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你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社交光环。特斯拉最值钱的是它的科技信仰,你买的是一种“未来已来”的参与感。这些都是品牌玄学。但银河M9在干嘛?它在解构这种玄学。它告诉你,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不是装逼,不是信仰,是TMD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

吉利摊牌了:用开卡罗拉的油耗,开一台六座大平层是什么体验?-有驾

所以,你看,银河M9成为一个现象,根本不是因为它技术有多么领先,参数有多么漂亮。而是因为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戳破了一个皇帝的新衣。它告诉所有潜在的家庭车主:别听他们扯淡,省钱,才是硬道理。加大加大加大。让你用开卡罗拉的油耗,享受一个移动大平层的快乐,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你会发现,买这台车的人,可能根本不在乎那个47.26%的热效率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也不关心那个AI大脑是用什么算法跑的。他们的决策逻辑非常简单:这玩意儿,又大,又快,还省钱。齐活了。所以买这车跟爱不爱家没关系,核心是为了在加油站鄙视旁边那些传统豪华SUV车主时,更有底气。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胜利,你懂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