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型电力机车:中国铁路的主力车型与变迁

韶山型电力机车,其前身是6Y1型电力机车,这款机车源于仿制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H60机车。其诞生可追溯至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6年,铁道部颁布了《铁路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旨在推动牵引动力由蒸汽机车向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技术转型。基于此规划,为应对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湘潭电机厂与铁道部株洲田心机车厂于1958年携手研发出首台大功率6Y1型电力机车。

在随后的十年间,铁道部采取“内燃、电力并举,以内燃为主”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电力机车的发展步伐。从1958年至1965年,株洲厂陆续试制了五款电力机车。直至1968年,6Y1型电力机车才基本定型,成为韶山型电力机车第一代产品的原型。经过多轮技术改进,该机车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韶山型系列电力机车技术的成熟与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6Y1型电力机车在经过多轮技术改进并基本定型后,株洲电力机车厂向铁道部提出了批量生产的申请。在1968年文革的特殊背景下,铁道部军管会于4月27日作出决定,批准了株洲电力机车厂的生产计划,并决定将这款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电力机车,以毛泽东的诞生地韶山命名,从而6Y1型机车正式更名为“韶山1型”。此后,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不断发展,从韶山3型迅速扩展至韶山8型、韶山9型,每一款车型都拥有其独特的功能优势,成为中国电气化铁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支柱。
一、韶山1型电力机车(SS1)

作为中国铁路的第一代国产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韶山1型(SS1)在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改进后,于1968年应运而生。当时,随着中国半导体工业的蓬勃发展,该机车成功将引燃管整流技术升级为大功率半导体整流,从而实现了技术的重大突破。自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以来,韶山1型电力机车一直是中国电气化铁路客货运输的重要力量,直至1988年,累计生产数量达到了826台。

轴式:Co-C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无具体数据
最高速度:无具体数据
用途:中国电气化铁路客货运输的重要力量
厂家:无具体数据

3780kW
90km/h
客货两用
株洲二、韶山2型电力机车(SS2)

SS2型电力机车是株洲厂和株洲所的杰作,它诞生于1969年,基于对法国6Y2型机车的深入学习和借鉴。经过两次重大改造后,于1978年成功投入试运行。这款机车采用了大功率可控硅元件和尖端电子技术,实现了无级调速的革命性突破。同时,他励牵引电动机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机车的牵引性能,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技术进步贡献了卓越力量。遗憾的是,SS2型电力机车仅生产了一台。

轴式:Co-C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3780kW
最高速度:90km/h
用途:客货两用
厂家:株洲二、韶山

这款SS2型电力机车,以其Co-Co轴式和交--直传动方式,拥有强大的持续功率和最高速度,非常适合客货两用。它由株洲二、韶山精心制造,展现了卓越的工艺和性能。
4620kW
100km/h
客货两用
株洲三、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

SS3型电力机车,作为我国第二代客货两用电力机车,采用了先进的级间相控调压技术与交直传动系统。在充分借鉴了SS1、SS2型电力机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由株机厂与株洲所联合研发,自1978年底试制成功以来,便开始了其批量生产的旅程。早期韶山3型电力机车所采用的级间相控调压技术,为后来的全相控调压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过渡与探索。
1991年,株机厂与株机所对韶山3型电力机车进行了技术革新,引入了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技术,并对转向架和电阻制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从而诞生了韶山3型4000系。这一改进机型自1992年起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株洲电力机车厂,大同电力机车厂、资阳机车厂以及太原机车车辆厂也都曾参与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生产,直至2006年停产,累计产量惊人地超过了1500台。

在命名方面,韶山3型4000系机车早期曾被铁路爱好者称为“韶山3B型”,但这一新型号并未得到铁道部的正式批准。因此,官方仍沿用了韶山3型的命名。而真正被命名为韶山3B型的,是2002年开始生产的韶山3B型双机重联电力机车。为了便于区分,铁路爱好者们通常将前者称为“小3B”,后者则被称为“大3B”。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主要用途
生产厂家
Co-Co
交-直传动

4350kW
100km/h
客货两用
株洲、大同、资阳、太原
四、韶山3B型电力机车(SS3B)

韶山3B型电力机车(SS3B)是株洲电力机车厂在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的基础上,于2002年研发并投入生产的。它由两节六轴机车相连,构成一台十二轴的固定重联重载货运电力机车。这种设计使得每节车都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系统。与SS3机车相比,SS3B型机车的电路系统得到了扩展,增加了高压连接器、高压隔离开关、网压表、降压变压器等关键部件。此外,还配备了高性能的受电弓和真空断路器,这些部件均来自进口优质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株洲电力机车厂外,资阳机车厂、大同电力机车厂以及大连机车车辆厂也都曾参与韶山3B型电力机车的生产,累计产量已超过350台,充分展现了这款机车的广泛认可度和市场需求。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应用领域
生产厂家

韶山3B型电力机车(SS3B)的轴式为两节六轴固定重联,采用电传动方式。其持续功率高达4350kW,最高速度可达100km/h。这款机车不仅适用于客货两用,还广泛应用于株洲、大同、资阳、太原等地的铁路运输。
2(Co-Co)轴式
交--直传动方式
2×4350kW持续功率
100km/h最高速度
货运用途
株洲、资阳、大同、大连等地应用

五、韶山3C型电力机车(SS3C)
韶山3C型机车,作为国产货运干线电力机车,承载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它是在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及成都铁路局的支持下,由太原机车车辆厂在韶山3型电力机车4000系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于2008年诞生。目前,仅有一台SS3C型机车投入使用,它是由SS3-4062和SS3-4064两台机车合并,并去掉一个司机室后重联而成。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应用领域
生产厂家

六、SS3C型电力机车轴式

SS3C型电力机车,作为国产货运干线的重要力量,其轴式设计独具特色。这种机车不仅承载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更在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及成都铁路局的支持下,由太原机车车辆厂精心改进。其轴式设计,结合传动方式、持续功率以及最高速度等多方面因素,为货运用途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Co-Co)
交--直传动
2×4350kW
100km/h
货运

六、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SS4G)

韶山4型电力机车,作为中国铁路第三代电力机车的首型,承载着重要的货运使命。该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精心设计并制造,采用交—直流电传动技术,主电路为四段经济半控桥,实现相控调压。它不仅具备恒压或恒流控制的牵引特性,还拥有恒速或恒励磁控制的电阻制动功能。此外,空气制动系统采用DK-1型电空制动机,确保了机车的安全与稳定。每节车配备两轴转向架,采用抱轴悬挂式牵引电动机,为货运提供强劲动力。
1985年9月,第一台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0001)在株洲电力机车厂落成,标志着这一重要型号的诞生。随后,该机车在1989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为铁路货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然而,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早期韶山4型电力机车的一些问题逐渐浮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1993年联手,从韶山4型0159号机车开始进行重大改进,成功研制出韶山4改进型机车(SS4G),并从同年开始批量生产。尽管如此,为了保持机车型号的规范性,这些改进型机车仍统一称为韶山4型电力机车。

到了1997年,株机厂根据铁道部的技术规范要求,对韶山4型电力机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从韶山4型0480号机车开始实施。而在2004年,株机所与大连机车车辆厂更是携手合作,共同研制出韶山4改型网络重联货运机车,进一步提升了机车的性能和适应性。

为了推动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的技术普及和发展,铁道部统一安排了技术转让工作。截至2006年,大同、大连、资阳等机车厂已累计生产了1347台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为铁路货运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了力量。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主要应用
生产厂家

2(Bo-Bo)
交--直传动
2×3200kW
100km/h
货运
株洲、资阳、大同、大连

七、韶山4B型电力机车(SS4B)

韶山4B型电力机车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携手打造的8轴大功率干线货运电力机车。它继承了SS4型与SS4G型机车的稳固技术基础,并融合了国外8K、6K、8G、6G型等机车的精湛技术。自1995年12月首台SS4B型机车落成以来,便以其卓越性能在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大准铁路及包神铁路的煤炭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每台韶山4B型机车的价格约为1400万元人民币,而韶山4改型机车则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神华集团是该型机车的唯一用户。目前,除最初的两台试制机车外,神华集团旗下各铁路公司均配备了韶山4B型机车,共计258台,成为煤炭运输的重要力量。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适用场合
生产厂家

八、轴式与传动方式

在电力机车领域,轴式与传动方式是两个关键技术指标。轴式,即机车轴的配置和排列方式,直接影响着机车的稳定性和牵引性能。而传动方式,则决定了机车能量的转换效率和动力传递的可靠性。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力机车,这两种技术指标的选择和优化,都是确保其性能卓越、适应各种运输需求的关键。
2(Bo-Bo)轴式,采用交--直传动方式,持续功率达到2×3200kW,最高速度可至100km/h。这种配置特别适用于货运需求。而韶山4C型电力机车,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在韶山4改型和韶山4B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于1997年精心研制的实验性机车。它属于25吨轴重,仅试制了两台,便因线路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批量生产。不过,韶山4C型电力机车在中国机车发展史上,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轴式:2(Bo-B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2×3200kW
最高速度:100km/h
用途:货运
厂家:未知
2(Bo-Bo)轴式,交--直传动方式,持续功率2×3200kW,最高速度100km/h,专为货运设计,轴重25t。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一款历史悠久的电力机车——韶山5型电力机车。

韶山5型电力机车,被誉为中国的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先驱。这款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研发,基于消化吸收进口8K型电力机车的先进技术,于1990年成功问世。其诞生背景复杂,不仅涉及技术引进与国产化,更承载着中国铁路发展的厚重历史。

韶山5型机车在技术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如采用两段相控整流桥电路、空心轴全悬挂牵引电机、轻量化车体设计、再生制动以及功率因数补偿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韶山5型成为当时国内技术最先进的电力机车。然而,由于粘着性能方面的不足,该车型并未能大规模投入生产,仅试制了两台。尽管如此,韶山5型机车的研制试验仍为后续韶山8型准高速电力机车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轴式:Bo-B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2×3200kW
最高速度:100km/h
用途:专为货运设计
厂家:未提供

这款机车,以其Bo-Bo轴式、交--直传动方式,以及2×3200kW的持续功率和100km/h的最高速度,专为货运而设计,承载着重要的运输任务。然而,关于其厂家的具体信息,在给出的文本中并未明确提供。
3200kW
140km/h
客运
株洲十、韶山6型电力机车(SS6)

韶山6型电力机车,一款为满足陇海铁路电气化需求而诞生的客货通用电力机车。继6K型电力机车引进后,它于1989年通过国际招标、利用日元贷款,成为第二批采购的4800千瓦六轴机车。这款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携手研发,既继承了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经典设计,又融入了进口8K型电力机车的多项先进技术。自1991年4月首台机车落成,同年5月完成试运行,到年底前53台韶山6型电力机车已全部投入使用,为客运事业贡献力量。然而,2014年4月,随着所有机车的退役,这款电力机车也结束了它的使命。

轴式:Co-C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3200kW
最高速度:140km/h
用途:客运
厂家:株洲十、韶山6型电力机车(SS6)

这款韶山6型电力机车,以其独特的轴式设计和交--直传动方式,拥有强大的持续功率和最高速度,专为客运而打造。由株洲十、韶山6型电力机车(SS6)厂家精心研发,它不仅继承了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经典元素,更融入了多项进口8K型电力机车的先进技术。自1991年投入使用以来,这款机车一直为客运事业贡献力量,直到2014年4月所有机车退役,它才完成了光荣使命。
4800kW
100km/h
客货两用
株洲十一、韶山6B型电力机车(SS6B)

韶山6B型电力机车,作为继韶山6型电力机车之后的重要升级产品,于1993年通过国际招标采购,成为第三批4800千瓦六轴电力机车中的一员。这款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精心研制,技术上依托韶山6型和韶山4型机车,同时吸收了进口8K、6K型电力机车的诸多先进技术。在设计上,韶山6B型电力机车遵循了简统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使得其电气系统与韶山4B型电力机车高度一致。这款机车的问世,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电力机车产品线,满足了客货两用的多样化需求。
1994年12月,第一台韶山6B型电力机车(编号1001)顺利完成试制。随后,在1995年6月,首批共计30台机车便全部交付使用。到了2000年,韶山6B型机车更是成功通过了铁道部的科技成果鉴定。此后,该机车开始大规模投入生产。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株洲电力机车厂按照铁道部的指示,将机车的设计图纸交由大同机车厂共同参与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厂生产的第一台韶山6B型机车也在2000年3月顺利下线。截至2002年停产时,株洲厂累计生产了148台(编号1001至1148),而大同厂也累计生产了53台(编号6001至6053)。

轴式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4800kW
最高速度:100km/h
用途:客货两用

厂家

株洲与大同

韶山7型电力机车(SS7)

为满足山区小半径曲线区段的电气化铁路需求,SS7型电力机车应运而生,成为一款客货两用的干线电力机车。该机型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及成都机车车辆厂等多家单位于1992年联合研制,并成功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SS7系列是株洲电力机车厂唯一未参与的韶山型电力机车。
1980年代末,中国山区铁路的电气化建设蓬勃发展,但面临着弯道多、曲线半径小(如250~350米半径的小半径曲线)的挑战。当时,韶山1型和韶山3型电力机车是国产主流车型,它们都采用Co-Co轴式设计,这种设计在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上,轮缘和钢轨的磨耗问题尤为突出。相比之下,Bo-Bo-Bo轴式的设计在这一线路上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1996年,大同电力机车厂开始批量生产韶山7型电力机车。截至2007年,该厂已累计生产了113台这一型号的机车。韶山7型电力机车不仅吸收了进口8K、6K型电力机车的先进技术,还采用了Bo-Bo-Bo轴式转向架、两段相控整流桥电路、复励牵引电动机、再生制动以及功率因数补偿等创新技术。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韶山7型电力机车在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上表现出色,成为一款真正满足山区铁路需求的干线电力机车。

轴式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用途
厂家
Bo-Bo-Bo
交--直传动
4800kW
100km/h
客货两用
大同

十三、韶山7B型电力机车(SS7B)
SS7B是中国重载货运电力机车车型之一,采用25吨轴重,属于实验性车型。该车型由大同机车厂于1997年成功研制,并仅试制了两台。其中,SS7B-0001号车曾投入南昆铁路运用,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山体滑坡的意外中,该车损毁严重,因此提前报废。

轴式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用途
厂家
Bo-Bo-Bo
交-直传动

在探讨不同机车车型的技术特性时,我们关注了轴式传动方式、持续功率、最高速度、用途以及厂家等多个方面。其中,Bo-Bo-Bo轴式传动方式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性能,在机车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传动方式结合了交-直传动技术,为机车提供了稳定的持续功率和较高的最高速度,从而满足了客货两用的广泛需求。大同机车厂作为这款机车的生产厂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成功研制并推出了这款性能卓越的机车车型。
4800kW
100km/h
货运25T轴重
大同
韶山7C型电力机车(SS7C)

SS7C型电力机车是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及成都机车车辆厂于1998年联合研发并成功推出的。这款机车是在韶山7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为满足铁路客运提速的需求而进行改进设计的。它是一款六轴客运电力机车,拥有4800千瓦的强大牵引力,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

在研发过程中,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牵引客车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国内外客车的先进经验,对机车的牵引性能、动力学特性以及主要电机电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截至2006年,大同电力机车厂已累计生产了171台韶山7C型电力机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期生产的0157至0171号机车,其车身采用了独特的黄色涂装,这种配色在中国铁路机车中颇为罕见,因此被铁路爱好者们亲切地称为“香蕉”。


轴式:Bo-Bo-B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用途:
厂家:
4800kW
120km/h
客运
大同十五、韶山7D型电力机车(SS7D)

SS7D型电力机车,专为适应中国铁路大提速需求而设计,特别针对陇海铁路郑州至西安段,是一款准高速干线客运用机车。它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及成都机车车辆厂于1999年携手打造。该机车持续功率高达4800千瓦,最高速度可达170公里/小时。

基于韶山7C型电力机车的设计理念,韶山7D型电力机车进行了诸多创新与优化。其设计遵循了简统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不仅沿袭了Bo-Bo-Bo轴式,更在牵引电机架承式全悬挂、轮对空心轴六连杆传动方式上进行了升级。通过一系列技术改进,如降低轴重、减小簧下重量、优化悬挂刚度等,韶山7D型机车既能在小半径曲线上灵活穿梭,又能在直线区段满足提速需求。此外,微机控制系统、逻辑控制单元以及独立风道通风等新技术的运用,更是为机车注入了科技与智慧的活力。

自2001年投入批量生产至2002年12月停产,大同机车厂共生产了59台韶山7D型电力机车,全部配属西安机务段,为其干线客运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保障。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用途
厂家
Bo-Bo-Bo轴式
交--直传动
4800千瓦
170公里/小时
客运
大同机车厂等联合制造

韶山7D型电力机车采用Bo-Bo-Bo轴式,配备交--直传动系统,拥有强大的持续功率和最高速度,专为客运设计。这款机车由大同机车厂携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及成都机车车辆厂共同打造,成为陇海铁路郑州至西安段准高速干线客运的重要保障。
4800kW
170km/h
客运

韶山7E型电力机车(SS7E)

SS7E,这款六轴准高速干线客运电力机车,是由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大连机车车辆与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研制设计的。其持续功率高达4800千瓦,最高速度可达170公里/小时,成为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的主型机车。

在技术上,韶山7E型机车借鉴了韶山7D型电力机车的成熟经验,并进行了多项创新。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机车转向架从传统的Bo-Bo-Bo轴式改进为六轴Co-Co轴式,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机车的稳定性,还优化了动力学性能。此外,机车还采用了牵引电机架承式全悬挂、双侧六连杆轮对空心轴驱动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机车的牵引性能。

在供电方面,韶山7E型机车装备了2套直流600V列车供电系统,能够为旅客列车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满足空调、采暖、茶炉、照明等各项需求。

自2001年底首台韶山7E型机车(SS7E-0001)完工以来,该车型在2006年停产,累计生产了146台。其中,编号0001—0140、6001及6002号车由大同电力机车制造,而编号7001—7004号车则由大连机车车辆制造。这些机车在陇海铁路郑州至西安段等准高速干线客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轴式
传动方式
持续功率
最高速度
用途
厂家

Co-Co轴式
交--直传动
4800千瓦
170公里/小时
客运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大连机车车辆与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研制设计。
4800kW
170km/h
客运
大同
大连

韶山8型电力机车(SS8)

韶山8型电力机车,作为一款四轴准高速干线客运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曾是广深准高速铁路的专用电力机车。后经改良,成为干线铁路牵引提速旅客列车的核心机车,其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70公里/小时,试验速度更是高达240公里/小时。

SS8的研制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从1993年10月至1994年6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与株洲电力机车厂紧密合作,完成了机车总体、转向架、电器、空气管路系统以及牵引电机等多方面的设计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试制,首两台韶山8型机车样车(SS8 0001、0002)终于在1995年2月竣工。随后,这两台机车赴广铁集团韶关机务段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运行,并在同年8月正式投入牵引旅客列车。

在样车的基础上,设计团队进一步进行了技术革新。他们采用Bo-Bo轴式,并配备了应用有补偿绕组六极串励直流(脉流)牵引电动机,电机功率达到800千瓦,而机车持续功率则提升至3,200千瓦。到了1996年4月至5月,株机所及株机厂又根据设计要求,设计了新的900千瓦牵引电机和轮对空心轴转向架,并对0001、0002号两台机车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机车采用ZD115型900千瓦脉流牵引电动机和轮对空心轴传动结构转向架,持续功率进一步提升至3,600千瓦,从而满足了最高运营速度170公里/小时的需求。
1998年6月24日,韶山8型电力机车SS8-0001在京广铁路许昌至小商桥区段的实验中,以239.6公里/小时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的纪录。这一速度至今仍被韶山8型电力机车保持着,成为中国铁路机车中的最高速度记录。

在1996年10月至12月间,株洲电力机车厂开始了韶山8型电力机车的小批量生产,这一生产工作在2001年停产,累计生产了245台机车。

轴式:Bo-Bo
传动方式:交--直传动
持续功率:未知
最高速度:239.6公里/小时
用途:铁路运输
厂家:株洲电力机车厂

3600kW
170km/h
客运株洲十八、韶山9型电力机车(SS9)

韶山9型电力机车,这款六轴准高速干线客运电力机车,自1998年初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开始研发以来,便致力于满足时速160公里/小时准高速旅客列车的牵引需求。其设计理念是提升机车功率和牵引力,以适应在坡度较大的线路上大编组旅客列车的提速要求。新机车最终被命名为韶山9型,代号SS9。

韶山9型电力机车是在韶山8型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不仅吸收了韶山6B型电力机车的宝贵经验,还成功克服了韶山8型机车在技术上的不足。其高速动力学性能、牵引和制动性能均优于韶山8型机车,非常适合长距离、大坡道以及大编组旅客列车的牵引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韶山9型机车采用了不同于韶山8型的Bo-Bo轴式,而是选择了更先进的Co-Co轴列式。
1998年12月26日,株洲电力机车厂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首两台韶山9型电力机车(编号0001、0002)在这里顺利竣工。自2001年起,韶山9型电力机车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截至2002年5月,短短时间内便制造了43台(编号0001至0043)。这些早期出品的韶山9型机车,以其青绿色的车身涂装赢得了铁路爱好者的亲切昵称——“青蛙”。

轴式传动方式:Co-Co
持续功率:4800kW
最高速度:170km/h
用途:客运

在2002年,铁道部向株洲电力机车厂发出了《SS9型电力机车改进设计任务书》。该任务书要求在早期韶山9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针对首批机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改进工作遵循“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涉及机车的设备布置、通风系统以及车体钢结构等多个方面。此次改进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的机车设备布置设计平台,并保留原韶山9型电力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牵引制动特性。

改进型机车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同时,引入了诸多创新设计。其中包括独立通风系统、中央贯通走廊、屏柜化设备布置方式、标准化司机室、卧式主变压器以及流线型车体外观等。尽管铁道部并未为改进型机车赋予新的型号,但铁路爱好者们普遍将其称为“韶山9G型”或“SS9G”,并亲切地称之为“烧酒”。

自2002年6月首台改进型机车(编号0044)在株洲电力机车厂落成以来,该型号机车便开始了批量生产之旅。直至2006年停产,株洲电力机车厂累计生产了170台韶山9型改进型电力机车(编号0044至0213),且所有改进型机车均采用了红白色涂装。

轴式传动方式:Co-Co
持续功率:4800kW
最高速度:170km/h
用途:客运
生产厂家:株洲电力机车厂

在2002年,株洲电力机车厂接受了铁道部的任务,对SS9型电力机车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机车,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技术优势,还融入了诸多创新设计,如独立通风系统、中央贯通走廊等。这些改进使得机车在设备布置、通风系统以及车体钢结构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自首台改进型机车落成以来,该型号机车便开始了批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客运领域。
4800kW持续功率与170km/h最高速度,专为客运打造,源自株洲电力机车厂的精湛工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