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冷思考:珍惜“你敢批评”的车企

这几天,小米陷入了舆论漩涡,直播间被极端言论刷屏,微博更是天天挂热搜;连一些主流媒体,都在阴阳小米没有机械门把手(可是,这也不是小米一家的情况吧,哪家电车有?为啥小米就承担了所有?)。

这次事件的责任已经很清晰了:司机酒驾+超速,需要承担所有责任,保险都不赔的,幸好没有伤及路人。车速高达150公里,必然导致车身变形打不开门、电池受挤压刺穿起火。一个有经验的司机,肯定会理解这一点。详见前文《小米事件,说一些客观事实》https://xueqiu.com/9210717241/356618212

那么,在事实很清楚的情况下,小米依然被挂在热搜,我个人是持保留态度的,但也理解一些网友的心情(也有不少带节奏的)。

这里,只对买车的朋友说一句:珍惜“你敢批评”的车企。

不少车企有“批评过敏症”,但凡有人说它家车子不好,轻则微博删评,重则律师函警告。

小米汽车有个什么事,不出5分钟,满大街都知道了;有的车企出个大事故,半年过去了,却没几个人知道发生了啥事。

小米标准版SU7前阵子做了一次召回,涉及一项辅助驾驶功能,是小问题,通过OTA就可以消除安全隐患。结果“小米召回”的报道到处都是,被媒体编排成了负面。

汽车召回很常见,奔驰刚刚宣布召回93074辆,劳斯莱斯在澳洲召回23辆Spectre车型,宾利召回888辆添越……汽车是工业品,不是艺术品,几万个零部件组成,出现个别瑕疵实在是正常,召回,恰好是负责任的体现。

国内很多车企,却对“召回”非常过敏。出了问题,要么就偷偷的远程OTA,要么在保养时偷偷更换新零件。更有甚者,厂家也不说,你开车发现问题了,去4s修,他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新零件;你不找他,他就装聋作哑。

这样一看,小米既能坦然地面对瑕疵,并及时完善,也能承受网友的批评声音,不做辩解和删帖。——小米是遵守这个游戏规则的,车主与小米是平等的关系。

相反,某些车企的新车装配得稀里哗啦,或者一些核心零部件有大问题。刚提的新车就这样,也不能退车,你说糟心不糟心?但这么大的事,你能在网上看到吗?

15日山东聊城一起醉驾,导致 8 人死亡,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车。当年的特斯拉,如今的小米,出点事,全部网友给你“维权”。这看似一句玩笑话,但仔细想想,只有被人拿放大镜盯着的企业,才会如履薄冰,做得更完善。一出事就“捂嘴”的车企,对质量就没那么上心了。

大多数网友还是理性的,因此特斯拉、小米也越卖越好。

当你买车的时候,尽量选择“你敢批评”的车企。

小米的冷思考:珍惜“你敢批评”的车企-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