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突然大降价,车圈地震,老车主“炸锅”
说一千道一万,这次蔚来新ES8一出来,把整个新能源圈都给搅了个底朝天。起售价41.68万,等于比老款直接少了11万多,再加上电池也跟着降,主打一个“实打实给你省钱”。本来蔚来这些年一直在强调“高端不降价”,结果这次不光降,还是一降到底,谁受得了?尤其是那些八个月前刚买车的朋友,账面亏十七万,这搁谁都得喊一句“肉疼”。
作为球迷我见惯了各种“真香打脸”,你要说车圈、球圈到底有啥区别?其实就这么回事儿。以前咱们看球,哪个俱乐部换老板、断供血本大降薪,球员和老球迷不是也一样觉得“被骗了吗”?蔚来这回这么操作,老用户心里能没点怨气嘛。
老车主的心声,信任感被打折
其实最闹心的是这一波老车主。他们有的三十多万买了“信仰”,有的好家伙五十二万落地一辆老ES8,才没开几个月,官网一更新价直接蒸发十七八个W。咱们抛开升值不谈,心理落差真不小。就像买球票一样,刚花高价买的年票,结果下赛季换老板直接半价,谁不郁闷?
更别提蔚来之前“死磕高端,不讲价”的口号,老车主就是相信这套才托付身家,结果还是来了个骨折价。这种背刺,放到球迷文化里,有点像就像你支持一支说永远不换名的百年老队,第二年改名、搬家、球衣也削个新样式,然后还告诉你“没办法,生存重要”。你说,谁能没情绪?
蔚来说补偿就发2万元焕新券,这点诚意吧,说多也不多,拿到手基本是鼓励你再买,不换车就用不上。放到实际操作,等于变相“安慰奖”,不少车主只能认“倒霉蛋”。有一说一,这两年新能源贬值快,蔚来这波搞得用户反应特别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之前说的话太满了”。咱球迷圈也常见这种“反差型信任崩塌”,搞来搞去最后都成了段子。
蔚来的苦衷,其实真是“活下去”比啥都难
说完车主这边的不甘,再聊聊蔚来为啥非降不可。其实蔚来这两年日子真不好过,累积亏损都过千亿,一季度净亏六十多亿,怎么也得思考公司还扛不扛得住。外头理想、问界还有BBA下场,内卷都卷出新高度来了。偶尔翻翻数据,理想L系列月交付都两万五起步,问界半年十五万,特斯拉和理想都把价砍到三十几万,咬得死死的。蔚来要是还维持五十万往上的定价,那销量直接掉队,啥画饼都没用。
另外自家子品牌乐道L90都拉到二十六七万价位了,要是蔚来主品牌还死守高价,内斗都得打起来。有成本空间,竞争一激烈,“高端不降价”那一套就扛不住现实。李斌那句“活下去才最重要”,其实跟不少濒危球队搬家、卖核心主力差不多,道理很残酷,但有时候真就没得选择。
不光蔚来,整个新能源圈都快成“保级大战”。再看国家政策层面,去年还百款车型狂降价,今年主旋律就是控“内卷”,只有十几个产品有明显降幅,但蔚来这回反着来,压力无非更大。
贬值、亏损、补偿——消费者怎么想,下一步怎么看?
最扎心的,还是刚买车那批人。他们和车企真的成了“站在潮水两边,两头难做人”。你说下手早的老车主,一步落步步亏,当初选蔚来看中的“品牌信任、服务承诺”,真变现成大折扣了一地鸡毛。有几个朋友说,感觉以后纯电都得“等等党”了,买早吃亏,贬值太猛。
再说补偿,发个几万块券看似雪中送炭,实际上能换车或者升级的也就是极少一部分人,对大部分持有者来说作用真有限。特别你想,油车时代,三年最多掉个几万,新能源半年亏十多万,这心理落差全行业都堪称灾难。最近坛子里都在聊,以后不看体验不看参数,“保值率”三字才是王道。蔚来连夜补偿政策,反而点燃了二手市场观望情绪。
也不能全怪蔚来,车圈竞争是真的惨,政策风向一变,所有承诺都立不住,只能拼命活下去。但球迷和车主都是一个脾气,谁不希望“自己选的队伍、买的车,能走得更稳”?这次蔚来补偿和公开解释也确实算努力回应老用户,但归根到底,信任是最难修补的。
球迷视角唠一唠,“高端新能源”到底还能信谁?
咱们站在球迷的角度唠唠。蔚来这次降价爆雷,其实又给所有新能源汽车玩家提了个醒:承诺嘛,归根结底都得落在实际体验跟兜里的钱上。像当年那些“永不转会”、“死磕主场”的球星、俱乐部,真遇到大风大浪,还不都是走的走、变的变?
信品牌、信服务、信承诺,这事儿说容易,可真遇到现实,不是谁都能留下底气。蔚来的粉丝买的是品牌信仰,可老用户亏成这样,说实话下次还会不会信,真不好说。新能源这几年发展节奏太猛了,政策、市场、产品一变就翻天,谁也没法保证下一刻不会变。
有人说,以后的新车买卖得拿看球的心态去对待,“忠诚是加分项,但别再一次性梭哈”;保值率、服务跟上才是硬道理。就像支持一支队伍,不能光信口号,得看它真的能挺过难关。
这次蔚来的事,不光是老车主们的扎心账本,更是给所有人打了预防针。再买车、再看品牌承诺,心里都得有点数,不要把“高端不降价”当成铁律。最后希望蔚来真别只是嘴上说活下去,真得把用户的心安抚好,不然再好的产品,粉丝也会用脚投票。这波降价,其实更像一次新时代车圈的大考,蔚来到底答得怎么样,咱只能边看边聊了——你咋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