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美市场上传来消息,宝马X5又搞事情了!
2026款标准轴距版悄悄更新,虽然外观还是咱们熟悉的模样,但价格却悄悄涨了60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4330元。
现在起售价定在66300美元,算下来差不多47.8万人民币。
这波操作有点意思——车没变样,钱包先瘪,估计是原材料涨价或者研发成本又上去了。
不过宝马对自家这代X5倒是信心满满,丝毫不担心涨价会影响销量。
说到北美市场的玩法,真应了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车"。入门款X5 sDrive40i用的是3.0T后驱发动机,这和国内满大街的四驱版形成鲜明对比。最让人眼馋的是北美独有的插混版X5 xDrive50e,73800美元的售价约合人民币53.2万,用EPA标准测出来纯电能跑61公里。要我说这续航放在国内一线城市通勤,每天回家插电基本能当电车开。可惜这么香的车暂时进不来中国,不知道要让多少车迷干瞪眼。
动力系统方面,北美版全系3.0T发动机配48V轻混,280千瓦马力和540牛·米的扭矩,配上8AT变速箱,这套组合拳打得相当稳。国内现款的xDrive40Li虽然参数稍低(520牛·米),但实际开起来差别不大。要我说,与其纠结参数,不如看看北美版标配的那些硬核配置:自动开合的进气格栅像会呼吸的鼻子,20寸轮毂看着就带劲,12.3英寸仪表盘连着14.9英寸中控屏的曲面大屏,坐进车里就像钻进了未来科技舱。这些配置在国内高配车型上才能见到,北美直接全系标配,难怪人家敢涨价。
说到国内市场,宝马X5的江湖地位确实稳如老狗。指导价61.5万到83万,半年卖掉4万多辆,在国产中大型SUV里排第五。这成绩放在合资品牌里绝对算爆款,但和奔驰GLE(69.98万起)、奥迪Q7(60.98万起)这些老对手比,价格优势其实挺明显。不过要我说,现在年轻人买车越来越精,光靠品牌溢价可不够。看看隔壁蔚来ES8、理想L8这些新能源车,动不动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宝马要是再不把插混版引进,真怕被抢了风头。
说到新能源布局,宝马在北美推插混版倒是积极,国内却迟迟不见动静。要我说这里头门道不少:一是国内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二是政策风向变幻莫测,三是国产化后成本控制压力大。不过看看奔驰GLE在国内卖得风生水起,宝马多少得着急。听说国产X5加长版马上要上市,轴距拉长到3105mm,后排能跷二郎腿,但配置上是不是要减配?比如北美标配的魔毯悬挂、L3自动驾驶这些高端货,估计得加钱选装。
价格这事儿最能体现商业智慧。北美市场涨600美元,国内指导价反倒比北美便宜十几万。这里头既有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优势,也有品牌针对不同市场的定价策略。不过精明的消费者会发现,北美版后驱布局更纯粹,插混版续航更实在,而国内全系四驱虽然稳当,但想体验后驱乐趣还得看平行进口。这就像买手机,国行版功能阉割,海外版水货又怕用不了,左右为难。
在豪华SUV市场,宝马X5就像西装革履的商务精英,奔驰GLE是穿高定礼服的贵族,奥迪Q7则是科技感十足的极客。要我说,X5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平衡——既有德系车的严谨操控,又不失美式SUV的粗犷大气。不过现在新能源车势头太猛,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这些对手都在蚕食市场份额。宝马要是不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加快脚步,恐怕连"公路之王"的称号都要保不住。
最后聊聊消费者心态。现在买车不像以前只看车标,年轻人更看重实际体验。宝马X5的操控确实没得黑,但后排空间比不过加长版GLC,智能配置又不如新势力。就像买手机,有人喜欢苹果的生态,有人觉得华为拍照强,还有人冲着性价比选小米。宝马要守住江山,光靠情怀可不行,得拿出点真本事。听说下一代X5要搞纯电版,不知道能不能把北美那套插混技术搬到中国,让我们也体验体验61公里纯电续航的快乐。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宝马X5这波涨价是趁火打劫还是物有所值?要是插混版能引进,你会考虑放弃四驱选后驱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最高的送宝马车模一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