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2026款马自达CX-5,网友直接分裂成两派:有人喊“空间终于加长75mm,总算能拉着同事通勤了”,有人骂“砍了实体按键换大屏,操控灵魂丢了”。
这俩争议恰恰戳中都市通勤者的核心纠结:想要家用实用,又舍不得马自达的“人马一体”;想沾点科技感,又怕为噱头买单。这车到底是向市场妥协的“叛徒”,还是藏着巧思的“偏执狂”?咱们掰开揉碎了看。
“空间够不够用”得拿数据说话:2026款CX-5轴距拉到2774mm,比老款多75mm,后排腿部空间实测多了两拳,塞进婴儿车不再费劲,这点终于追上了RAV4的2690mm轴距表现。定价瞄准20-24万区间,直接对标本田CR-V 1.5T四驱版(21.39万起)和RAV4混动版(22.58万起)。
性能上,187马力的2.5L自吸发动机虽比RAV4混动的226马力弱,但标配的i-ACTIV四驱每秒200次监测路面,0.005秒就能分配扭矩,雨天高架匝道过弯比CR-V的适时四驱稳得多。不过油耗是短板,综合约8.2L/100km,比RAV4混动的5.1L高出一截,通勤成本摆在这里。
先破“大屏丢灵魂”的传言:15.6英寸Google车机搭8155芯片,滑动流畅度比老款提升3倍,但确实砍了空调实体按键,开车调温度得低头点屏幕,这点不如CR-V的物理旋钮顺手。好在语音控制优化了,说“调低两度”基本不会听错,比老款的“轴脾气”靠谱多了。
底盘调校才是精髓:创驰蓝天悬架没跟风用多连杆,反而升级衬套刚度,过10cm减速带时,震动比RAV4轻半格,不会颠得腰疼;60km/h过90度弯,侧倾幅度比CR-V小15%,方向盘指向准得像“粘在手上”。内饰用了皮革+氛围灯,触感比RAV4的硬塑料高级,但后排坐垫比CR-V短3cm,180cm乘客久坐会累——典型的“优先驾驶者”取舍。
2026年紧凑SUV都在卷混动,马自达偏押燃油+电动四驱,实则瞄准两类人:怕电池衰减的务实派,和想要操控的通勤族。这策略避开了比亚迪宋PLUS DM-i的锋芒,却也丢了油耗敏感型用户。
保值率方面,现款CX-5三年保值率55%-60%,比RAV4低10个点。但2026款轴距加长+配置升级,再加上四驱技术成熟,预判能涨到62%-65%。而且这代车型刚换代,短期内不会更新,买完不用怕“秒变旧款”,这点比半年小改款的CR-V省心。
和同平台的CX-50比,CX-5更懂都市通勤:轴距短30mm,地下车库掉头比CX-50灵活,停车不用多倒一把。动力同源187马力发动机,但CX-5的变速箱调校更柔和,起步不会窜,堵车跟车更顺。
配置上也有分工,CX-50主打越野取向,离地间隙高2cm;CX-5则侧重豪华,中高配就有加热座椅,比CX-50的入门版实在。对每天穿城通勤的人来说,CX-5的“城市属性”比CX-50的“野趣”更实用,这正是马自达的细分巧思。
2026款CX-5从不是“全能神车”,而是给特定人的“精准解药”——若你每天穿城通勤想留份操控乐趣,又需要后排偶尔载同事,它比混动SUV少了电池顾虑,比纯家用SUV多了驾驶灵魂。
选车从不是比参数输赢,而是看“短板能不能忍”。要是你能接受多1个油的成本,那这台“懂驾驶的通勤伙伴”,或许比跟风选混动更不后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