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

很快,朋友圈就要被赛博朋克那点蛊惑劲头给炸翻了。

一台披着金属外骨骼,方头方脑还自带“小书包”的iCAR V23赛博版,咣当一下亮相成都车展。

当然了,谁还没点儿黑科技信仰?

这台车是iCAR和超境汽车联手炮制出来的“限定玩具”,号称要用双电机四驱把你和街头潮流一起卷进未来。

那问题就来了,咱们这些普通打工人,拥堵的生活已经够不像赛博了,这车到底图啥?

是真力压同级,还是个蹭造型割韭菜的新把戏?

嗨,说到底,外行看门面,内行看动力,赛博风格这套滤镜到底能有几分硬实力?

话说回来,这款新晋“赛博方盒子”,真不像咱小时候画小汽车那种可爱呆萌。

通体哑光银,亮黑点缀,从前格栅到轮眉,光泽走向都挺不走寻常路。

要说去年那一波iCAR V23 CYBERSPACE原型车,其实挺低调的——今年改装一出,光是碳纤维扰流板,车顶行李架,LED射灯这些装备,一下子把皮革与钢铁的气质拉满。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有人说,它“像变形金刚长成了SUV”,也有一批人吐槽“显得太机械了,没温度”。

行,你有你的feel,我有我的调戏方法。

再说尺寸这块,比起传统城市SUV,这船身长度不过四米出头,轴距2735毫米,宽度直奔1.9米。

一个字:厚。

城市里穿梭是没问题,但要说真去野外“造梦”,怕是也得看看那动力窗口。

赛博版这一波升级,把单电机到了185千瓦,双电机直接冲上335千瓦。

听着挺猛啊,对比老版才100/155千瓦,这涨幅比股市还带劲。

不过嘛,参数再高,实际体验才是王道。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像续航:现在说401公里到550公里——香不香你心里有数,毕竟电车标续航一向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电机到底能不能撑住四驱的野心,开出去才知道。

走进车内,别指望那种“仿赛博酒吧”氛围灯,布局依然还是iCAR原本那一套,白调配色,看着躁,摸着温柔。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皮革包裹倒是舍得下料,银色电镀件装饰了一圈,细节比主流车企那种“能省则省”的套路多了几分诚意。

但说到底,玩赛博的多半更在意外观和个性,内饰这块估计不会加分太多。

横看竖看,这“CYBERSPACE”专属标识是妥妥地把用户群体圈死在小众潮流领域,叫你一脚踩进那种“圈内人”的自我陶醉。

对了,还有个小插曲。

别以为协同开发只是在“科技感”路线上发力。

上个月,iCAR和超境汽车还顺手捞了一把复古派,那个CYBERSPACE复古版,套件定价18999元。

看这个价,谁说新能源不卷改装市场?

同样的套路,坦克300也跟超境汽车凑团玩赛博风。

赛博坦克,限量版,赛博骑士,指导价都三十多万。

PLAY.STH这种改装套件其实最懂潮人心理:平台、前杠、踏板、什么都有,18999元起,买不买?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那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改装值得花钱?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这年头,消费者可太精了。

光靠外观,撑不起一个车子的灵魂,尤其是玩潮牌的人,更想要个性和独立感。

老话讲,咱要的是产品力,而不是盲目的流量包装。

哪怕赛博风格一时走俏,真正买单的还是那群“讲究实用”的老司机。

有人说赛博是情怀,咱觉得,情怀只是漂亮话,赛博本质还是为了让市场变得更卷。

这里插句嘴,大部分人的烦恼其实都跟赛博无关。

家用、通勤、偶尔想“装点酷”。

性能是基础,配置是加分,价位才是门槛。

现场看车的人都在打听,这车价格到底会落在哪?

毕竟,现款iCAR V23的官方定价在10.98万到14.98万,赛博套件加身,涨幅会不会超出预期?

要真狠狠一刀,恐怕赛博信仰也不顶用啊。

现在大家讨论更激烈的不是马力和续航,而是“定价是不是炒作”?

从产品布局来看,iCAR V23赛博版其实不是首次玩改装,野心显然不只在本体。

更像是“IP衍生”,拉拢喜欢差异化的潜力用户。

赛博版主打年轻、猎奇、社交属性。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但到底有啥实际用处呢?

说白了,搞一堆外部套件,能不能真正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没人敢直接拍胸脯保证。

想象一下,电机升级后,动力性确实提升,但是电池寿命和稳定性呢?

另外,车重增大会不会影响续航?

这些可都是“工科生才操心”的事儿。

咱普通人,就拿它去拍个小视频、朋友圈炫炫,外接个行李架,假装五一自驾,也挺美。

在市场层面,赛博版一出,屏幕前的键盘党立即热议:

“买它,是为了显得跟别人不一样,还是实际体验真能突破?”

这个中心问题可把“潮人”和“实用党”划分了阵线。

有人说,这种高功率双电机,再配上四驱和高配套件,能不能客串越野?

也有人直接反问,“这续航其实没那么理想,赛博滤镜下的电车依然只是城市代步。”

另外,还有一派“务实派”,单车两驱高功率,也够了,何必给自己找费电的麻烦?

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国内汽车圈那种“特色定制化”的风向越发明显。

传统汽车厂早已不满足于裸车销售,“共创、限定、套件”,都是在给你加分项。

不过想想,这些操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炒”了个稀缺感,逼着玩家们付费追新。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消费者如果只认“加套件价格”,那就是在为个性买单。

但一旦主流市场转向务实,赛博风会不会像潮鞋一样,几年后又被新风向甩下?

没人能拍板,流行就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再补句,iCAR V23赛博版这次用的高亮黑、金属银涂装,其实挺有“网络语言”的即视感。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赛博大饼轮辋”,“半隐藏门把手”,就像是在跟大家暗示,这车不是拿来日常油盐酱醋,是用来玩“潮”。

但说到底,新能源市场卷成这个样子,装备升级后一样得回到用户用车场景本身。

你不去越野,那一堆前杠、射灯、扰流板,最终成了朋友圈装饰。

许多人买车,其实是找个自我定位的窗口——能和朋友嘻哈两句,带着家人假装度假,生活就多了点赛博仪式感。

真相闹明白了,赛博这套“未来感”最终是服务于市场区隔的。

对于潮流玩家来说,这些特定外观与套件能带来独特身份认同。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但更大多数人,也许只是好奇试试,拍两张照片打卡,然后就开回现实世俗。

赛博不是万能钥匙,也不是实用主义理想车,它就是个符号。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你喜欢,它就是你的情感出口;你不感冒,它就是“下一个被淘汰的风潮”。

另一方面,厂商持续在细节上做文章,包括造型调整、动力进阶,都是想试图跨过消费者那道“价格心理线”。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但不得不说,一旦定价偏离大众预期,这波情怀溢价就未必能被市场消化得了。

毕竟,老百姓买车最关心啥?

好开省心,颜值在线,性价比靠谱。

赛博套件加进去,如果涨到让大家咬牙,那最后可能就让“潮牌”成了小众自嗨。

所以,看车展是乐趣,思考买不买才是现实。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当然啦,潮流不等于野性,也不等于驾控巅峰。

iCAR V23赛博版这一波,是把“快与酷”都扔给了大众,剩下的选择权在你手里。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有人说,这台车就是逛街神器,出游爆款,是年轻人钱包收割机。

其实吧,买车哪有那么多哲学,自己喜欢最重要。

iCAR V23赛博版亮相车展,动力升级,改装套件引争议-有驾

但至少,赛博风和双电机这种配置,留给了市场一个新的选择。

你说这车咋样?

值得追吗?

装配感拉满的赛博方盒子,你给它打几分?

评论区聊聊。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