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

先看产销总量与结构哈。前7个月,整个行业产销挺不错,生产了1249.32万辆,卖出去1249.93万辆,跟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0.35%和10.14%呢。这里面燃油摩托车是1064.52万辆,同比增长13.60%,它可是贡献了核心增量。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可电动摩托车就不太行了,只有185.41万辆,同比还下降了6.27%,一直在承压。不过呢,行业里也有结构性亮点。大排量休闲娱乐车型,就是排量大于250cc的,卖出了59.03万辆,同比增长37.89%,增速那是一马当先。还有三轮摩托车,卖了145.31万辆,同比增长4.84%,发展得挺稳健。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再看看区域市场对比。出口那可是相当给力,贡献率超过60%呢,内销就不太景气,同比下滑了5.5%,只有302.99万辆。这就形成了双轨分化的局面,外需拉着行业增长,内需这边却在转型升级,正经历着阵痛。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说完行业整体,再看看竞争格局。燃油摩托车十强企业的集中度在提升哦。大长江以145.94万辆的销量稳居龙头,在出口品牌化方面有突破。隆鑫卖了98.53万辆,虽然有点小幅下滑,但人家在中大排量技术上有储备。宗申呢,销量是64.81万辆,在进行结构优化,而且还在燃油和电动双赛道布局。电动摩托车这边,雅迪那是绝对领先,卖了61.40万辆。绿源和宗申也不错,分别是26.57万辆和26.13万辆。还有个黑马,春风动力,电动摩托车销量达到16.09万辆,同比增长了533%,相当厉害。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出口市场也是有看头。整车出口761.53万辆,同比增长23.52%,出口额是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74%。非洲市场简直是爆发了,出口到非洲327.02万辆,同比增长75.28%,都替代东南亚,成了新的增长极。企业出海模式也不一样。大长江坚持自主品牌出口,哪怕牺牲点短期利润,也要长期做渠道,它的出口量占比达到61.36%。隆鑫和春风则在高端化上突破,250cc以上车型出口增速在61%77%之间。不过行业也有痛点,贴牌代工占比超过60%,很多企业还依赖退税来盈利。现在还有个新兴趋势,像宝马、KTM这些品牌,在国内保税区组装,然后再返销国内。而且出口均价也有分化,海关统计均价是526美元/辆,商会统计是662美元/辆,这是因为二手和散件出口把均价拉低了。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内销市场整体是萎缩的,只有302.99万辆,同比下降5.5%,不过降幅在收窄。头部品牌也有分化,新大洲本田靠新品NS150LA逆势增长,增加了7.77万辆销量,可隆鑫和五羊本田内销就下滑了,分别下滑4.78万辆和1.61万辆。增长亮点也有,中大排量,就是250cc以上的,内销有28万辆,同比增长13%,说明休闲娱乐需求还是挺刚性的。但价格战也很激烈,豪爵和五羊本田靠降价来稳住份额,7月的促销还挺有效果。不过也有风险预警,政策上禁限摩城市在扩容,这就压制了通勤需求。而且行业洗牌在加速,中小企业产能面临出清。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产业链也在深度变革。技术路线上,燃油车这边,250cc以上发动机技术成了竞争壁垒,像隆鑫的DS900X,在800cc以上出口车型里占比95%。电动车那边,雅迪靠规模化优势,春风动力则在高性能上突围。在全球化2.0阶段,品牌出海有进展,春风动力获得Moto3冠军,提升了国际认可度。产能布局上,钱江摩托借助Benelli的渠道,打入欧美高端市场。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短期来看,出口方面可以抢占非洲、拉美这些增量市场,因为那边基建需求大,低端车型有市场。内销呢,可以走高端休闲摩托和电动化下沉市场双轨并行的路线。长期竞争力方面,要突破800cc以上发动机技术封锁。

2025年1-7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发生了啥?双轨分化、战略转型全解析-有驾

模式上可以创新,比如海外本土化生产,规避关税;国内“保税返销”,升级价值链。政策上也呼吁放宽内销限制,试点摩托车高速路权,或者进行牌照分级管理。出口退税也可以更精细化,向自主品牌技术输出企业倾斜。

2025年前7个月,中国摩托车行业有挑战,更有机遇,行业正在转型,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